欢迎访问树枣文字网!

四季田园诗(十一)| 落尽百花春去远,喜看幽竹尚依然——《晚春归山居,题窗前竹》赏析

147小编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晚春归山居,题窗前竹(唐)钱起

溪上残春黄鸟稀,

辛夷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

不改清阴待我归。

作者引见

钱起(722?—780年),字仲文,吴兴(今浙江湖州市)人,唐代诗人。大书法家怀素和尚之叔。

创作背景

此诗又名《暮春归故山草堂》,记述了诗人在暮春时节前往故山草堂的所见所感。因诗人久居蓝田谷口,心中不断将此地视为故乡,故称“故山”。草堂:茅草盖的堂屋。

溪上残春黄鸟稀

正文

黄鸟:黄莺、黄鹂 ,叫声婉转悦耳。

【译文】

山谷口已是暮春凋残,黄莺儿的叫声几乎听不到了。

辛夷花尽杏花飞

正文】 小扣:悄悄地叩 超级链接:柴扉(古诗中经常出现) 柴扉:柴门,扉:门

超级链接 辛夷

辛夷,名称较多,又名玉兰、紫玉兰、望春,木兰科木兰属落叶灌木或乔木。花色娇媚倩丽,亭亭玉立,花香芳香浓艳,沁人心脾。

二十四番花信歌曰:

小寒,一候梅花、二候山茶、三候水仙;

大寒,一候瑞香、二候兰花、三候山矾;

立春,一候迎春、二候樱桃、三候望春;

雨水,一候菜花、二候杏花、三候李花;

惊蛰,一候桃花、二候棣棠、三候蔷薇;

春分,一候海棠、二候梨花、三候木兰;

清明,一候桐花、二候麦花、三候柳花;

谷雨,一候牡丹、二候荼蘼、三候楝花。

其中立春三候的“望春”,便是辛夷花。

楚辞、本草中的“辛夷”,芳香高洁、内敛质朴

“露申辛夷,死林薄兮。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九章•涉江》

他这是以芳香的露申、辛夷死于林薄,来比拟本人不能接近君王。

“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九歌•山鬼》

“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九歌•湘夫人》

阳春时节,辛夷花、桃花杏花竞相开放,辛夷花风姿绰约,温婉而美好,因而在唐诗之中经常被诗人吟咏。

超级链接 桃花和杏花

杏花的花期在桃花之前。

杏花和桃花,两种很接近。区别是一花瓣颜色:杏花白色或稍带粉红;桃花花瓣浅红色。二是花瓣质地:杏花的质地稍厚;桃花花瓣比较薄。三是花萼颜色:杏花花萼暗红色,雄蕊花丝绿白色;

【译文】

辛夷花早已开过,只要片片杏花飞落芳尘。

始怜幽竹山窗下

正文

怜:喜爱。

【译文】

山窗下的修竹实在幽雅,惹人爱怜

不改清阴待我归

【译文】

它依旧苍劲葱翠,等待着我的归来。

第三句写竹子可爱,第四句则反过来将竹子拟人,他在等我回家。

赏析

一二句的描写很寻常,所起的笔调也比较低,因为它们是在为三四两句的输出做铺垫。作者在写完黄鸟和飞花再写幽竹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这“幽竹”果然异乎寻常,果然比那飞花要“靠谱”得多,而“咏竹”也正是作者的目的所在。

眼前的景色:黄鸟(稀) 飞花(尽) --> 幽竹(清阴)

脑海中想到:离我而去 --> 待我归来

内心中感受:落寞遗憾 --> 欣喜

那么作者在后两句中写幽竹,无非是为了突出它的特殊魅力,这种魅力来自它不曾改变的“清阴”;后两句简单明了、随意勾勒,却将清新可爱、天真坚强的“幽竹”抽象呈现于纸上。

在诗中对“幽竹”加以特写,不但达到了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目的,更是为“暮春”之气象带来了不尽的生机,为全体所勾勒的画面框住次要物象,把背后宗旨推了出来。

思想感情

寄寓了诗人对幽竹的赞誉, 表达对那种不畏春残、不畏秋寒、不畏俗屈的高尚节操的礼赞。

-------------------------------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不妨关注以下我新开启的这个专栏——

在这个专栏里,我试图将小学生必备古诗文按照不同的主题和线索,用大语文的理念串起来。 目前正在进行的主题是——四季田园诗

我将用和季节有关的古诗,和二十四节气进行融合穿插,协助孩子体会季节特征、不同时节的物候特征。同时进行历史、文化、文学常识的穿插,从而达到以下目的:

1.能够古诗中的景物判断出时节。

2.能够体会诗中的情感基调。

3.对于格律有一定的体会。

4.对于常见的诗人的身世、交际圈、时代背景有轮廓上的认识。

5.不断强化和记忆诗人的名、字、号,以及深化对诗人的了解。

6.熟悉古诗中的常见但是现实中不常见的物品,如木屐、箬笠、蓑衣、柴扉、篱落。。。

7.词语积累。

8.对于古诗中的意象有简单的理解。 我本人的孩子正在按照这个线索进行学习,希望能够对你有协助感激看到这里。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