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树枣文字网!

日本人最喜欢的一首唐诗,被列入小学课本必背,网友:壮哉大唐!

147小编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盛世王朝,可谓当时的世界第一帝国,它不只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的空前繁荣上,还体现在对世界范围内的影响。比如邻国日本对大唐几乎是魂牵梦萦的崇拜,究其缘由就在于日本是凝聚力超强的大和民族,他们拥有着对强者与生俱来的狂热,想要师从强者而自强,因而强者的文化对之便有极大的吸引力。

说起唐朝文化,就不得不提唐诗,精炼的言语刻画着大唐的文化脉络,工整的对偶承载着墨客的文化信仰,深远的意境里搁着的是触动心灵的文化精神。日本对于唐诗的追捧也很疯狂,今天小解就为大家带来一首著名的唐诗,它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而在日本则同样风靡,日本人甚至还将诗中景物抬入现实,建设成了景观!这首诗就是《枫桥夜泊》,作者张继,如果小解记忆无误的话,它应该是小学教材中的必背曲目,而且是滚瓜烂熟的那种,直到现在都不曾忘却。而很多人不晓得的是,其实它也是日本小学课本中的钉子户,长期被日本小学生朗读背诵!

首先再次感受一下来自千年大唐的孤单:“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那么这首诗绝妙在何处呢?开头两句,作者运用落月、啼乌、满天之霜,以及江枫、渔火、不眠之人,将一个大大的“愁”字摆在读者眼前,不只营建出旷远的画面感和浓郁的孤单,还借机表达出了他的思乡之情;后两句将镜头拉回到现实,运用“钟声”与“夜半”的突兀对比,利用“渔火”与“寒山”的明灭冷暖对照,将幽远的意境更添了一层疏密参差之觉!

我们常说艺术和文化是无国界的,张继的孤单即便言语不相同的日本人亦能感知,所以这首诗成为了日本国内流传最广的一首唐诗,他们对此诗喜爱到何种程度呢?日本早在1929年就将《枫桥夜泊》中的苏州城景象重现在了日本青梅山。日本在青梅山外建造了一座寺庙,名曰寒山寺,规划和风格都按照苏州寒山寺一般,更于寺旁立下石碑一座,上刻《枫桥夜泊》全诗,还有钟楼一座,名曰“夜半钟声”,更在河流之上建有“枫桥”一座!清朝作者俞樾曾在《新修寒山寺记》中写道:“凡日本文墨之士咸适庐来见,见则往往言及寒山寺,且言其国三尺之童,无不能诵是诗。”日本文人墨客无不提及寒山寺,而日本国内三尺小童都可诵此诗,可见这首诗多么受日本人喜爱!参考书目:《全唐诗》《新修寒山寺记》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