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我是古代诗人,我在写诗时是什么感觉?本文采用穿越的方式,穿越成为古代诗人,通过他的角度来感受古诗文,用自传式故事记忆法+绘图记忆法,来强化记忆古诗文!
公元1345年,在一座凄冷的宫殿内。
“太子要登基了,天下即将大变,我们是做还是不做?”漆黑的房间里,传出来一个年轻人的声音。
“国家已经到了如此危急的时辰,已经不能再等,必须干!”
于是第2个人说干,第3个人说干,第4个人说干……
群情激奋,这几个人在一夜之间做了一个决定,一个决定天下大势的决定。
第2天清晨,房门终于打开了,从里面走出了10个人。这10个人摩拳擦掌,望着东方的日出,心中都在想:梦想即将成真!
这个国家即将迎来巨变,此时此刻的他们,似乎从来都没有想过,他们的这个严重的决定,这次改天换地的举动,在短短100天之后,就失败了!
当时的唐朝经历了安史之乱,盛世大唐已不复存在,但是人们对当时大唐的繁荣景象,依然追想不止。中唐的中国,朝纲崩坏,混乱不堪,宦官专权,藩镇割据。
今天我们要穿越到大唐刘禹锡的身上,去体会一下,这场持续了100天的永贞革新是怎样一回事?
刘禹锡一生都在坚守永贞革新的理念,哪怕是他被三次流放,哪怕是他被整整外放30多年,哪怕是到了生命的最初时辰。
他依然在坚持本人的信心,他人生最初的一封绝笔遗书,还在为当年的那场革新辩护,他用本人一生的坚守,来告诉世人: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潮。
身处顺境是如何看到光的,坚守信心本人的坚守,保持本人的信心,保持本人的方向!
一
信心不死,倔强不屈
你好,我是唐朝刘禹锡,我的一生可谓三起三落,跌宕崎岖。
公元793年,襟怀壮志的我,满怀自信地奔赴长安,参加科举,没想到一考就中,当时的我只要21岁。
唐朝的科考,除了科举状元之外,还需要经历另外两场考试,也就是吏部内部考试和博学鸿词科。
没想到,我一鼓作气两年内先后拿下这两场考试,三科及第。可谓风华绝代,名传千古。
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概念呢?在我前一年考中进士的韩愈,也曾三次参加吏部考试,却三次都考不中,当时的吏部考试三年才举办一次,也就是说10年岁月蹉跎潦倒。
可以说我的人生在起跑线上,就已经好运连连。后来作为一个30岁年轻的官员,就当了监察御史。
这个官等级虽然不高,但是权力却非常之大,就连当时的首都市长见到我都要乖乖让步,有“八品宰相”之称。相当于现在的巡视组成员。
更为重要的是,我已经得到了太子以及太子党的中意,王叔文称赞我说,梦得有宰相象!
可惜,太子中风卧病。我们只要在没有太子的协助之下,在他登基之后,迅速发起新政,以图打击宦官和藩镇势力。
可惜却遭到他们的反扑,没多久就被太子和宦官合力逼宫退位,轰轰烈烈的永贞革新只坚持了100多天,就仓皇落幕!
这短短的100天,没有改变大唐的命运,却彻底改变了我刘禹锡的命运。大唐送走了一个宰相,却迎来了一个“诗豪”!
如果你没有被顺境降服,那你必然会成为一个更强的人。从诗歌才子到命运的战士,是因为一件东西,信心!
永贞革新虽然只要短短100天的寿命,但是我将永贞革新的信仰,坚持到了生命的最初一刻!
永贞革新失败后,我被流放外地,多年之后我再次前往京城时写了一首留念诗。《游玄都观》,讽刺保守派的碌碌无为。
没想到这一首诗触怒了保守派,我再次被流放,这一次,整整是23年。
再次讽刺那些保守派的碌碌无为,置国家兴亡于不顾,命运不能让我屈服,于是命运决定,再一次考验我,我又一次被流放,这是第3次被流放。
这一次流放,再也没有实质性的回归,等我真正回来之后,也就我退出了历史舞台的时辰。退居洛阳6年之后,我写下了人生最初一篇文章,绝笔遗书,《子刘子自传》。
我没有夸耀我一生的文学才华,没有说一代诗豪的成就,没有说如何天纵英才,没有说本人坎坷一生,三次流放,而是花了将近一半的篇幅,为当年那个短短100天的永贞革新的主将王叔文辩护。
永贞革新之后,他被赐死,但是当初的那份信心,却没有死,至多我用一生在坚守!
公元842年,刘禹锡离开人世,终年70岁。在才子如林,诗将如云的大唐诗坛,我刘禹锡之所以能称为诗毫,之所以能成功,这是因为我身处顺境而不弃,身处险局而不退,身处困局而不丧: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千淘万路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今。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你看看,这哪里有一点悲观?这哪里有一点失望?信心不死,倔强不屈!
二
自传式故事记忆法
如今直上银河去
虽然被流放30年的,但依然无法改变我本人的态度,改变我对这世界的热爱。
这一天,我来到黄河边玩耍。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好像是来自天涯一般。
看着天边的河,好像要直飞上高空的银河。
我不只感慨到:“黄河啊,请你带上我扶摇直上,一起去寻访牛郎织女的家吧!”
于是,我写下了这样一首诗:
《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
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本段故事记忆法,亲子可共同回忆故事记忆古诗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