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树枣文字网!

古诗词文化常识,了解这些,更好背诗!

147小编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01中国古诗词文体常识

古代诗歌包括诗、词、曲。按方式分为:

(一) 古体诗

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歌”、“歌行”、“引”、“曲”、“吟”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

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方式上较自在

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如:《陌上桑》《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迢迢牵牛星》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李白《蜀道难》白居易《琵琶行》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二)近体诗

包括律诗和绝句。

1.绝句:五言或七言,全诗四句,五言绝句首句一般不入韵,七言绝句首句入韵较多;平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五言绝句如:孟浩然《宿建德江》柳宗元《江雪》等。

七言绝句如: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杜甫《江南逢李龟年》杜牧《泊秦淮》等。

2.律诗:五言或七言,全诗八句;押韵、对仗(对偶):三、四句对仗,五、六句对仗。平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五言律诗如:孟浩然《过故人庄》杜甫《春望》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等。

七言律诗如:杜甫《望岳》王湾《次北固山下》李商隐《无题》等。

律诗第一、二句叫首联,第三、四句叫颔联,第五、六句叫颈联,第七、八句叫尾联。

(三)词

1.词的名称:词初名曲、曲子、曲子词。简称“词”,还被称作诗余、歌曲、长短句。如《稼轩长短句》。

构成于唐,盛行于宋。其特点是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2.词的分段:词的一段叫一阙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阙、上阙、上片,第二段叫后阙、下阙、下片。

3.词的分类:按字数分: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字到90字),长调(91字以上)。按段落分:单调、双调、三叠、四叠。

4.词的牌与题:词牌与词的方式有关,规定词的调、字数、平仄等;词的题目与内容有关。如辛弃疾《江城子 ·密州出猎 》“江城子”是词牌名,“密州出猎”是题目。

(四)曲

又称为词余、乐府。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

散曲衰亡于金,兴盛于元,体式与词相近。特点: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数(套曲)两种。

套数是连贯成套的曲子,至多是两曲,多则几十曲。每一套数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为全套的曲牌名,全套必须同一宫调。

02古诗词中的常见意象

(一)树木类 

1.松柏 松柏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诗人以此句勉励堂弟要像松柏那样坚贞,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保持高洁的质量

2.竹子竹子具有“性直”“心空”“节贞”等特点,用以比拟君子的品德修养。王维《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竹子、竹林深为隐者所爱。

3.杨柳“柳”谐音“留”,常作留客之意,又因柳丝柔长,风吹而成缠绵难舍之状,故古人常折柳送别。将别情用柳化成抽象语句的是柳永,他在《雨霖铃》中写道:“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以杨柳岸配合晓风、残月等意象,把本人与情人分别的凄惨之意描绘得淋漓尽致。

4.梧桐梧桐凄凉悲伤的意味。如李煜《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缺月”、“梧桐”、“庭院”渲染了一种凄凉的境界,词人内心充满孤寂之感。

(二)花草类

1.黄叶秋风萧瑟,落叶飘零,常给人凄凉孤单之感,故古典诗歌中黄叶常常指凋谢或美人迟暮之意。最为著名的是杜甫《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流。”

2.采薇借指隐居生活。文天祥《南安军》:“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饥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诗中用伯夷、叔齐责备周武王代商为“以暴易暴”,因而隐居首阳山,不食周粟,采薇而食,以至饿死的故事(见《史记·伯夷列传》),表示了蓄不投降的决心。

3.红豆即相思豆,借指男女爱情的信物,比喻男女爱情或朋友谊谊。源自王维的《相思》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劝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诗人借生于南国的红豆,抒发了对友人的眷念之情。

4.芳草“芳草”是一种香草。崔颢《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唐宋时期,“芳草”在唐宋诗词中,漫漫无边际的离离芳草寄托了多少文人的别情离绪、思旧念旧之情。

5.落花

“落花”的意象,往往代表生命的短暂,惜春、伤时的难过和对于死亡的焦虑、忧伤。诗人由花落而感叹人生的无常,这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个典型主题。晏殊《浣溪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6.菊花 作为傲霜之花,它不断以来遭到文人墨客的亲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孟浩然《过故人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7.梅花 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而梅花与菊花一样,遭到了诗人的敬仰与称颂。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句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又委婉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陆游的《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要香如故。”借梅花来比喻本人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8.莲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莲子”即“怜子”,“清如水”意味爱情的纯洁。这里是实写也是虚写,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莲还常用来意味高洁的品行。如:周敦颐《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三)鸟兽类 

1.杜鹃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本人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于是古诗中的杜鹃也就成为凄凉、哀伤的意味了。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子规鸟即杜鹃鸟。起句写即目之景,在萧瑟悲凉的自然景物中寄寓离别感伤之情。三、四句以寄情明月的丰富想象,表达对友人的无限怀念与深切同情。

2.燕子

燕子属候鸟,随季节变化而迁徙,喜欢成双成对,出入在人家屋内或屋檐下。因而为古人所青睐,经常出现在古诗词中,或惜春伤秋,或渲染离愁,或寄托相思,或表现时事变迁,抒发昔盛今衰、人事代谢、亡国破家的感慨和悲愤,如:刘禹锡《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晏殊《浣溪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3.鹧鸪 

鹧鸪的鸣声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愁绪。如: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4.寒蝉寒蝉(秋蝉)是悲凉的同义词。唐人骆宾王《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以寒蝉高唱,渲染本人在狱中深深怀想家园之情。宋人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还未直接描写别离,“凄凄惨惨戚戚”之感已充塞读者心头,酿造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愁别绪的气氛。

5.雁雁是候鸟 ,随季节变换而迁移, 春天北飞,秋日南归。季节更替之时,大雁都仿佛在奋力飞回故巢,这种特点常常唤起人们逆旅乡思、离恨别愁的情感。因而诗人常常借雁抒情,寄寓本人浓浓的乡愁和天荒地老永不褪色的亲情。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疆场征战,物换星移,雁能归家,人几时回?杜甫《月夜忆舍弟》:“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夜深人静,思乡情切,秋雁无情,为何啼断人肠?雁还代指书信、音信。如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乡音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6.青鸟青鸟是传书的信使。传说西王母有三只青鸟,一只先被遣为信使,前来给汉武帝报信,另外两只随西王母而来,并服侍在王母身旁。李商隐《无题》:“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7.沙鸥沙鸥,是诗人们常常用来抒发内心因漂泊无依而伤感的意象。杜甫《旅夜书怀》:“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诗人即景自况以抒悲怀,水天空阔,沙鸥飘零,人似沙鸥,转徙江湖。

8.乌鸦

乌鸦因抽象不美,叫声难听,常用以描写荒凉之景,表凄清之情;也指“小人、俗客、庸夫”。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9.猿

猿源于大自然对人的影响而积淀下来,内涵是哀愁凄厉。这种悲愁常与思乡、怀人或迁谪的痛苦相联系。如:郦道元《三峡》:“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0.黄莺  

黄莺善于歌唱,是春天的意味。杜牧《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用黄莺歌唱写出江南美丽的春景;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用黄莺鸣啼、燕子轻飞来说明春天的来到。

(四)自然现象

1.残阳  夕阳残照,能引起无穷思绪:家国之悲,身世之感,古今之情,往往错综交错,感慨万千。诗人笔下的夕阳(包括斜阳、残阳等)多给人以失落凄凉、漂泊沧桑之感。李商隐的《乐游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古人常用“夕阳”发思古之幽情。

2.月亮月亮是诗人抒情达意争相选取的一种意象。它在许多诗人笔下都是思乡、念亲的标志。李白的《静夜思》中写道:“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月已成为千百年来人们思乡的意象。杜甫在《月夜忆舍弟》中“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游子流浪在外,思念家乡,总觉得无论什么事物都是故乡的好,连天上的月亮也是故乡的又圆又亮。“月是故乡明”是异乡游子对家乡深切思念的外现。

3.流水

流水常常能引起人对时光流逝 ,愁绪绵长,历史变迁的感叹。《乐府诗集·相和歌辞》:“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诗人见流水思年华易逝;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水流的持续不断而给人以无法

4. 细雨、烟雾  

细雨蒙蒙,烟雾无边,寄托诗人无边的愁绪和郁闷的心情。秦观《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无边丝雨细如愁”,细雨绵绵,愁也洋溢。崔颢《黄鹤楼》:“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归家不得,或者漂泊他乡,不知家在何处,渐渐升起的烟雾使人生出诸多愁绪。

图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写作《我的植物朋友》:写《迎春花》范文

三年级下 1-8单元同步教材课本 专项指点写作

四年级下 1-8单元同步教材课本 专项指点写作

五年级下 1-8单元同步教材课本 专项指点写作

六年级下 1-8单元同步教材课本 专项指点写作

一年级下册看图写话专项辅导练习及范文10篇

二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看图写话练习5篇(附范文)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作文《放风筝》写作指点+例文赏析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作文:《我的乐园》写作指点+例文赏析

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作文《写读后感》写作指点+例文赏析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知识梳理填空,附答案+好句摘抄

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习作:《家乡的风俗》(写作指点+范文点评)

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知识点归纳二年级语文(下册)全册知识点归纳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知识点归纳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必背古诗(附解释、译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必背古诗(附解释、译文)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知识梳理填空,附答案

初一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写作《写出人物精神》范文

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写作 怎样选材

统编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热爱生活,热爱写作》写作实践高频素材积累

统编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热爱生活,热爱写作》写作实践满分作文引领

统编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旧事写作》高频素材积累

统编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旧事写作》满分作文引领

关于秋天的30首古诗词,一起领略古人笔下的秋意之美!史上最美的20首咏梅的古诗词,清寒高洁,冷艳了整个冬天古诗词整理:春、夏、秋、冬、山、水、日、月、风、花、雨、雪描写雪景古诗词 100句,欣赏大自然的奇美景色60个古诗词文化常识大串烧,简单又好记老冯驻徐州,大树绿油油。谁砍我的树,我砍谁的头。快来看看这些套路满满的古诗词。古诗词里的亭台楼阁,傻傻分不清楚人民日报:100首春天唯美古诗词用古诗词翻译流行语,太冷艳“樱桃进士”蒋捷最经典的10首宋词,意境绝美这些经典短诗,你背过几首?有关24节气相关的古诗诗词名句积累,为你的作文在增光添彩古诗词中的素材古诗词当作文标题绝了!18个范本赶紧珍藏国庆节手抄报设计方案、素材(来历、好词好句、名言警句、古诗词)“五一”劳动节手抄报:绘画方法、卡通素材、边框、实例、名言警句、古诗词!小学阶段语文古诗词分类百科集锦小学语文趣味古诗词填空,挑战你的诗词储备!常用古诗词、成语、名言、谚语归纳总结小学语文1-6年级常见古诗词详解及重要知识点总结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0首及释义语文趣味古诗词填空,挑战你的诗词储备古诗词名句填空100题人民日报选出的30首古诗文,让孩子背熟,考试一定能用上20句最美新年诗词,深藏美好祝福在诗意中迎接春暖花开,描写春天的古诗词李白最“狂”的6首诗,五千年来无人能及!在古诗词里品尝雨带给我们不一样的风景描写花朵的好诗用顺口溜串起中国文学常识初中语文中考文学常识超全汇总2022各地中考语文试题汇编:文学文化常识初一语文下册:要考的【文学常识】有哪些?重点知识都在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文学文化常识整理初中语文【文学常识阅读】必备8大高分要点,期中考用得上!小学中高年级的文学常识积累

古诗词文化常识大串烧,值珍藏

看古人是如何用诗词来写水的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必背古诗(附解释、译文)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必背古诗(附解释、译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