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树枣文字网!

杜甫《绝句》赏析

147小编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绝句四首(其三)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这是杜甫的一首写景诗。全诗看起来是一句一景,犹如四幅独立的挂轴,似无关联,但一经组合,竟成一幅春归图,且呈一派生机。

在一派和煦的春日里,杜甫的心情特别好,面对着生气勃勃的景象,情不自禁地写成这首千古名作。

上联写屋外所见之景。嫩绿的柳枝上一对黄鹂在愉快地歌唱,悠远的蓝天上一行白鹭在自在地飞翔。场面愉悦,有声有色。“翠柳”点明时间,“翠”是新绿,初春时节柳枝刚出嫩叶。“鹂鸣翠柳”而成双成对。“一行”表明杜甫观察细微。“鹭”这种长腿鸟飞起来姿势优美,自然成行,白色的羽毛在蓝天的映托下,色彩极其鲜明。“鹭上青天”而且成行,动感十足。黄、翠,白、青四种颜色在联中同时出现,组织成一幅绚丽多彩的画景,而黄鹏的鸣叫则传达出无比愉快的感情。

下联写屋内所见之景。凭窗远眺,西边山岭的千秋积雪历历在目;再向门外一瞥,远下东吴的万里行船就停靠在江边。“西岭”一词点明地点是在成都。

成都西面的西岭,因岭上积雪终年不化,所以积聚了“干秋之雪”。从成都看西山雪岭,天气不好是见不到的。杜甫见到了,说明这个春日天气十分晴好,空气十分清新。一个“含”字,仿佛将西山雪景快在窗框中,成为一幅挂图。观赏到如此难得见到的美景,杜甫心情之舒畅不言而喻。门外泊船木是常见的寻常之物,但“万里船”却意味深长,因为它来自“东吴”。当你想到这些船只即将离岸,沿岷江、穿三峡、中转长江下游时,就会觉得很不平常。因为在杜甫当时的战乱年代,交通常常为兵戈所阻,行不成“万里船”,现在能看到东吴来的“万里船”,说明战乱平定,交通恢复,本人回乡无望,怎不令人喜上心头呢?“万里船”又与“千秋雪”相对,一言空间之广,一言时间之久。杜甫身居草堂,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胸臆何等开阔!

四句景语两两相对,各成一联,是本诗的特点之一;四句景语既各自独立成景,又一以贯之构成一个统一的意境,是本诗的特点之二;四句景语随着杜甫视线的游移又逐个转换画面,完整地表达了杜甫这时复杂细微的内心活动和思乡之情,是本诗的特点之三。读者可细心体会。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