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盆池
--唐•杜牧
凿破苍苔地,偷他一片天。
白云生镜里,明月落阶前。
这是一首极富情韵的抒情诗。杜牧之心驰八极,思飞天外,说凿地成池,如偷天一片、造化人间,一个“偷”字,妙趣横生;描述水波清澄,则以“白云生”“明月落”来衬托。“偷天”、“白云”、“明月”等比喻和描写显得流畅自然,毫无雕饰凑泊。
2、听雨
--宋•方岳
竹斋眠听雨,梦里长青苔。
门寂山相对,身闲鸟不猜。
禅宗所说“静、空、悟、能”,此为静之法门。非是竹斋听雨,而心入静境,而是心本闲静,而能于竹斋听雨中,身世两忘。此时雨非但不喧闹,且能令人脱离尘世,遁入妙境。本诗虽无一字禅语,但处处可见禅趣。
3、有寄
--唐•杜牧
云阔烟深树,江澄水浴秋。
美人何处在,明月万山头。
极为精炼的言语呈现出一副云阔烟深、江水澄澄的秋日画面,转而在含蓄多情的问答中,让万重山峰更添伊人眉黛,使云树、江水、丛山融为一体。全诗意境既有秋水连天的辽阔明净,又有明月佳人的清新含媚,可谓杜牧之五言精品。
4、书事
--唐·王维
轻阴阁小雨,深院昼慵开。
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
宛若青烟的细雨刚刚停下,天尚微阴。虽然在白昼,还是懒得去打开院门。坐下静观台阶上的苍苔,那令人心情舒畅的绿色几乎快要爬到衣服上来。
神韵天成,妙趣横生来描述此诗再好不过了。也愿你能在这个略显浮躁的社会中,能有发现美的眼睛,看遍世间所有美好。
5、碧涧驿晓思
--唐·温庭筠
香灯伴残梦,楚国在天涯。
月落子规歇,满庭山杏花。
梦中惊醒,只要那盏孤灯相伴身旁,楚国远在天涯,我像极了一个流浪的人儿。月儿落下后,那杜鹃也安静了下来,杏花却开满了整个庭院。
只身在外,难免会有对故乡的思念,现如今的游子也大多如此。待到春暖花开的时候,想见的人定会出现在眼前。
6、枕石
--明·高攀龙
心同流水净,身与白云轻。
寂寂深山暮,微闻钟磬声。
心灵好像流水般清净透彻,身体好像白云一般轻盈自由。沉醉在那诱人的山中晚景之中,听见轻轻作响的钟磬声。
将流水比作“心”,白云比作“身”,轻松惬意让人霎时沉浸,随着诗人踏入那山间净地,身心都得到了洗涤。
7、舟夜书所见
--清·查慎行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轻轻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漆黑无月的夜里,河面上飘着一艘渔船,孤单的灯光像是一点茧火。微风轻拂,吹起簇簇细浪,水面上的光点被吹散,好像满河星光。
简短四句写出舟夜小景。黑夜、渔灯、萤光、簇浪、河星之状,由一点星光散作千万点星光。美好的夜晚,泛舟出游,惬意浪漫,逍遥自由。
8、春庄
--唐·王勃
山中兰叶径,城外李桃园。
岂知人事静,不觉鸟声喧。
山林中有一条路边长满兰花的小路,城外还有种满桃李的园子。远离了凡尘俗世安静下来,连鸟叫声也丝毫不觉喧闹。
行走在幽静的山林之间,自由而惬意,应该就是王勃的心情吧!
9、春夜
--唐·虞世南
春苑月裴回,竹堂侵夜开。
惊鸟排林度,风花隔水来。
春天的林苑里,月自天穹慢慢移动,而竹林掩映下的厅堂在夜色中打开了。喧闹声惊起林间宿鸟,擦过林子穿飞而去,隔岸花木的花香隔着春水远远地送将过来。
有着灵动鸟影、醉人花香的地方,一个优美、浪漫的世界出现在了读者的面前。
10、苔
--清•袁枚
白日不四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春天和煦的阳光照不到的背阴处,生命照常在萌动,苔藓仍旧长出绿意来。苔花虽如米粒般微小,依然像那高贵的牡丹一样热烈绽放。
苔花如此细小低微,自不能跟国色天香的牡丹相比。可是牡丹是受人玩赏而悉心栽培的,而苔花却是靠本人生命的力量自强,争得和花一样开放的权利--这世道并非仅为少数天才和英雄而存在的,普通人也有本人的精彩!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