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树枣文字网!

刘禹锡最美的一首诗,只需四句,却美得让人心醉!

147小编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刘禹锡,字梦得,唐朝著名诗人。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白居易合称“刘白”,有“诗豪”之称。刘禹锡的诗涉猎题材广泛,还曾将巴蜀间的民歌变成一种诗体,创作出了著名的《竹枝词九首》。这种诗体次要以吟咏地方风土为次要特色,具有鲜活的地域文化气味,对于研究历史、人文、地理等领域,有着极为重要的史料价值。

小编今天向大家引见的这首诗,便是刘禹锡《竹枝词九首》中的第九首。《竹枝词九首·其九》是一首山水诗,但它不同于一般的山水诗,并没有着力在表现山水容态精神上,而是次要通过对巴东山区的自然景色描绘,来表现巴东山区劳动人民的创造美,宛如一幅风俗画。《竹枝词九首·其九》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

诗的首句“山上层层桃李花”,刘禹锡描绘了一幅漫山开遍桃花、李花的自然美景。以“山上”开头,说明了刘禹锡此刻是面对山观赏山景的一个形态。对于桃李花来说,我们都晓得一般是李花先开,桃花后开。而诗中桃花、李花一同怒放,则说明是在山地才特有的景象。次句“云间烟火是人家”,由景及人。刘禹锡遥望山顶,在那云雾缭绕中看到了升起的炊烟袅袅,于是便推断,那一点是村民聚居之地。“云间”突出了这山的高度。这句诗中最值得留意的是那个“是”字,说明在刘禹锡看来,这满山的春色,都是这山上居住的人所创造的。这山间的桃花、李花等等,都来自于山村人民的劳动之美。为下文描写山村人民的劳动场景做了铺垫。

诗的最初两句“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是对山村人民劳动场景的描写。即佩戴着首饰的女子们正在山下挑水,预备做饭。挎着长刀、戴着短笠的男人们正在烧荒预备种地。“银钏金钗”、“长刀短笠”是刘禹锡根据民歌中借代的表现手法,来展现了巴东山村人民的劳动生活场景。而从巴东山村人民抽象上的描绘,不只突出了浓厚的地域色彩,还展示了古代人民男耕女炊的社会现象。而男女各自劳动的画面,也表现了劳动人民质朴勤劳的本色。流露出了刘禹锡对劳动者的赞誉之情。而从刘禹锡这首诗所描绘的景象中,我们能够感遭到的美,就不只要山间的美丽春色,最美的还是要属那劳动者的创造之美。

综观刘禹锡的这首诗,言语清新流丽,虽然篇幅短小,仅仅二十八个字,却将巴东山区浓郁的生活气味和地方特色,展示的淋漓尽致。所具有的自然美、人文美,更是美得让人心醉。感兴味的朋友,还可以去读一下刘禹锡的《竹枝词九首》其余八首。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