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树枣文字网!

苏轼绝美的一首诗,开篇就是千古名句,却被后世拿来描述云雨之事

147小编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众人皆知苏轼是北宋词坛领袖,婉约豪放双派通吃,诗词书墨百花齐放,然而很少有人晓得他还是北宋写诗最多的文人。苏轼的词冷艳千古,苏轼的诗更是雄奇飘逸:“暮鼓朝钟自击撞,闭门孤枕对残红”,这个被世俗与官场泼满一身脏水的人,顿生禅意;“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寻常的雨水,却撩拨起诗人不寻常的心态;“人生四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他总能从景色中看到人生的样子。

苏轼的言语不断辽阔于大宋田野,任何风吹雨打都无法击垮这位少年,反而能令他从中汲取力量,完成反击。苏轼一直对权贵嫉恶如仇,但又无法明言,他只好写下绝美之词,而在其中巧妙地暗讽权贵,这也是他在官场屡受挫败的次要缘由。今天小解就为大家引见一首这样的诗,它表面上写春夜之美,可谓绘景之绝调,实则讽刺权贵,然而却被后世误拿来描述云雨之事。《春宵》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起句即是广为流传的千古名句“春宵一刻值千金”,相信大家对其再熟悉不过,小解更相信大家对它再误解不过!它长期被人们用于描述人生四大喜事之“洞房花烛夜”,代指鱼水欢。然而其真正的含义却是:短暂的春日夜晚分外珍贵。苏轼一人踱步于千年之前的某个春夜,微风吹来花卉的清香,虫鸣叫出朦胧的月色,远处舞榭歌台仍未停歇,眼前的院落却是寂静无声。多么美好的夜晚!多么动人的景色!每个人都有过这种被黑夜之美捕获的时辰,苏轼正是有感于此,才发出千金的感慨。这首诗看似简单如白话,通俗易懂,然而苏轼所运用的高超手法却不容易看出,接下来小解就带大家一起赏析,并处理三个问题:春宵一刻为何价值千金;这首诗高超在何处;这首诗是怎样讽刺权贵的。

第一个问题,其实小解已然作出解答。古代文人总是对春天有莫名的神圣感与亲切感,咏春、伤春、惜春的诗词数不胜数,苏轼也不例外,面对短暂而美好的春夜,他深深沉醉之中,并发出肺腑之言:春啊,千金难买!第二个和第三个问题要放在一起解答。诗歌的后两句是一组鲜明的对比句,“歌管楼台声细细”描述了土豪聚会热闹非凡的场景,苏轼单是在楼下都能感遭到其中奢豪的氛围,读者依稀可听见管弦丝竹的奏吟声;“秋千院落夜沉沉”则将一切喧闹都收入沉寂,安静的世界使人倍感静谧,这才是春夜该有的样子。

通过前后动与静的对比,“声细细”与“夜沉沉”的激烈碰撞,苏轼表达了对仕豪权贵没日没夜尽情享乐的不屑,良辰美景当静心享受,日夜颠倒、灯红酒绿的奢靡生活并不可取。再者,众人在楼上长歌欢饮,而苏轼独自由楼下赏心,大有一副“众人皆醉而我独醒”之势,表明了他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正确人生导向。“春宵一刻值千金”是用来描述良辰美景之短暂之宝贵的,然而后世用其指云雨之事,其实算起来也没有太多出入,毕竟成亲乃人生大事,好好珍惜洞房花烛确为幸事。好了,小解的解读完毕,希望大家以后再读到这首绝美诗时,可不要忘记它的本来面目。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