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笔指替别人写,又称代写。在某些场合会出现代笔的情形,如出现被代笔的人不识字、年龄尚小、残疾等无法亲笔的情况,授权别人代笔。
辛弃疾已经就做过一次代笔之人,一位女性的意中人刚离开她走了,她正处于无限思念、无限悲伤的境地,于是在不晓得何种缘由的情况下,辛弃疾为她代笔作了一首词《鹧鸪天·代人赋》:鹧鸪天·代人赋宋代:辛弃疾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在。
这首词真可谓“工于发端”。开头两句展示的两种景象、两种感受、两种感情所体现的复杂的心理活动,使抒情主人公神态毕现,因而以下文字,即从她的肺腑中流出。“柳塘新绿”,春光明丽,倘能与意中人象鸳鸯那样双双戏水,永不分离,便青春永驻,不会白头。而现实上,意中人却在“晚日”将沉、“寒鸦”归巢之时走向天涯,如果信手拈来,“相思令人老”那句古诗,正可以作为此时心情的写照。
然而文学是一种创作,贵在独创。“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两句就是创新,表现心绪低回含蓄,笔致可谓摇曳生姿。“无离恨”是假设,不“白头”是假设变成现实之后希望出现的结果。可如今假设未能成立,“白头”已是必然,于是下片紧承“离恨”、“白头”,以“肠已断,泪难收”开头,尽情吐露,略无委婉。当感情如洪水暴发,冲决一切堤防的时候,是不可能委婉、因为也用不着委婉的。
“相思重上小红楼”一句,妙在一个“重”字。女主人公送走意中人之后,一次又一次地爬上小楼遥望。开始是望得见的,后来就只见“晚日寒鸦”,望不见人影了。由于十分相思的缘故,望不见人影,还要望,因而“重上小红楼”。结句“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栏干不自在”中的“频”字,正与“重”字呼应。明知行人已走到远山的那一边,凝望已属徒然;然而还是身不由己地“重上红楼”、“频倚栏干”,其离恨之深、相思之切,就不言而喻了。
欧阳修《踏莎行》下片云:“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写行人愈行愈远,故女主人公不忍继续远望。辛词则写行人已在山外,而女主人却频频倚栏远望,无法控制本人。表现不同个性、不同心态,各极其妙。
上一篇:人称“千古不能有二”的诗词第一名句,并不夸张,读后觉实至名归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