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树枣文字网!

南朝四百八十寺,少林古寺烟雨中|《江南春》小学必背古诗文99

147小编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听说点击上面 焦典访谈 , 设我为 星标 ✨,记忆力会飙升呢! 假如我是古代诗人,我在写诗时是什么感

假如我是古代诗人,我在写诗时是什么感觉?本文采用穿越的方式,穿越成为古代诗人,通过他的角度来感受古诗文,用自传式故事记忆法+绘图记忆法,来强化记忆古诗文!

打开凤凰旧事,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你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杜牧的一首诗,非常有名,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它讲的就是以前在南北朝时期佛教非常繁盛。 当时唐朝也出现了类似的景象,大家都务虚不务实。杜牧担心如此发展下去,国将不国! 南北朝时期的悲剧将再次上演。

于是他写下了这样一首诗!那么南北朝时期,佛教到底发生到什么程度呢? 今天我们就来回顾一下这段历史。

20万僧人

在隋朝短短的30多年期间,全国就有僧人236,200名,有3985座寺庙,21万座佛像。

南北朝时期,中国以长江为界,分为南朝和北朝,但是各自又战乱不断,王朝不断更替,每天都有新的王朝诞生, 也有旧的王朝灭亡。

在那个民不聊生,似乎永远看不到希望的年代,人们只要寄托于宗教。

那时已经出过“何不食肉糜”的皇帝,也就是说,当时的老百姓连饭都吃不起了,而皇帝竟发出这样的疑问: 既然吃不起饭,为什么不吃肉呢?

当时隋文帝,也就是隋炀帝的父亲,他的小名都带着浓浓的佛教味道,叫做那罗延。

中国历史上最信奉佛教的皇帝梁武帝,已经4次脱下龙袍,穿上袈裟,想要出家剃度。

群臣吓得纷纷众筹,赎买 回皇帝。

我们熟悉的、大名鼎鼎的少林寺,也诞生在这个时期。

虽然少林寺以武术名震八方, 但是它真正兴盛的,是它的禅宗文化。

公元471年,北魏孝文帝,拓跋宏登基。拓跋宏从小由本人的祖母抚养长大,而他的祖母是一个

他从小就遭到汉文化的熏陶影响,最初甚至决定迁都洛阳。他不只推行汉文化,全盘汉化,而且大力倡导佛教。

公元495年,一个印度僧人,佛陀跋陀罗来到了中国。

孝文帝专门为他在少室山上建了一座寺庙,这就是少林寺!

32年之后,另外一位僧人来到了中国,他就是达摩。

达摩来到南京找到梁武帝 谈论佛法,没想到两人话不投机,从此分道扬镳。因为一个是小乘佛教,一个是最新的大乘佛教。

达摩一苇渡江,来到北方的少林寺,找到一个山洞 面壁。

这一面就是9年,9年后,当他从山洞走出来的时候,终于悟出了一种佛法,叫做东土禅宗。

禅宗甚至都不需要言语文字,你只需要了解本人的心性,人人皆可成佛。因而已经出现过像禅宗六祖慧能大师一般,大字不识,却吟唱出来一首 举世闻名的禅诗!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少林寺后来以武闻名,也是在不久之后的隋末唐初,少林13棍僧为李世民平定洛阳,立下汗马功劳。

后来明朝嘉靖年间,少林武僧,为抵御流寇,屡见奇功,少林寺武术由此闻名天下。

自传式故事记忆法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那么杜牧就是在这样一种情境下,写下了这样一首诗。 当时的唐朝,佛教依然兴盛,社会上流行着一股务虚不务实的风气。

杜牧希望 国家不应过度推崇佛教,应该推崇经世致用的儒学。 不应该大兴土木,滥用民力, 促使国力衰弱, 民生凋敝。

于是,有一天,他来到 江南的岸边,看着这里辽阔的江南啊,四处莺歌燕舞,绿树红花相映。

而当他走到水边的村寨时,看着旁边山麓城郭,处处都插着酒旗,随风飘动。他放眼一望,心想:那南朝遗留下来的480多座古寺,如今有多少笼罩在这蒙蒙的烟雨之中啊?

于是他写下了这首诗:

《江南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