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树枣文字网!

人教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清明》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教案

147小编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9 古诗三首

《清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会认三个生字。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默写古诗。

3、 借助正文、插图理解诗意,描述诗中的节日情景。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前预备

教师:教学设计、课件。

学生:预习《清明》,搜集和清明有关的材料。(清明的起源、活动习俗,有关诗词、谚语等。)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句意思,描述节日情景,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三衢道中_小学语文部编版三年级下册_师梦圆www.shimengyuan.com/k/367.html
荷花_小学语文部编版三年级下册_师梦圆www.shimengyuan.com/k/369.html
口语交际:春游去哪儿玩_小学语文部编版三年级下册_师梦圆www.shimengyuan.com/k/371.html
语文园地_小学语文部编版三年级下册_师梦圆www.shimengyuan.com/k/381.html
元日_小学语文部编版三年级下册_师梦圆www.shimengyuan.com/k/385.html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_小学语文部编版三年级下册_师梦圆www.shimengyuan.com/k/387.html
小真的长头发_小学语文部编版三年级下册_师梦圆www.shimengyuan.com/k/400.html
一支铅笔的梦想_小学语文部编版三年级下册_师梦圆www.shimengyuan.com/k/403.html
我们奇妙的世界_小学语文部编版三年级下册_师梦圆www.shimengyuan.com/k/414.html
火烧云_小学语文部编版三年级下册_师梦圆www.shimengyuan.com/k/416.html
习作:国宝大熊猫_小学语文部编版三年级下册_师梦圆www.shimengyuan.com/k/418.html

突 破 方 法:先让学生结合诗句、正文、插图理解诗句意思,再由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诗句、正文、插图,借助古代清明习俗图片、《清明上河图》中再现的清明情景理解诗意,通过方式多样的朗读,以读悟情,借助音乐想象诗境,教师给诗谱曲,以唱悟情。

一、激趣导入

1、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还记得二十四节气吗?(点名背→齐背)

师:二十四节气中有一个节气还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你晓得是什么吗?

(出示:清明)

2、导入新课

师:唐代有一位诗人写过一首诗,诗名也叫清明,(板书:清明),读题目!读了题目,你想晓得什么? (3名学生说)

二、学习古诗

师:接下来让我们去这首诗中寻找答案吧!在学习这首诗之前让我们来了解学习古诗的六步骤,齐读:知诗人→解释题→明诗意→读诗韵→想诗境→悟诗情。

1、知诗人

师: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是的作者杜牧,请同学们自在读诗人的信息。

(出示:杜牧(803年-约852年),唐代文学家。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擅长写抒情诗,代表作有《感怀诗》、《雪中书情》等。42岁时被派到到安徽池州(今安徽贵池)做官,传说他已经过金陵(今南京)杏花村饮酒。)

2、解释题

师:我们刚学过《元日》,《元日》这个诗题告诉我们这首诗写的是春节的情景,你从《清明》这个诗题读懂了什么?(出示)(告诉我们诗所写的是清明节的情景)。

3、读诗韵

(1)自在

师:我们一起来看诗人写了清明节怎样的情景!请同学们自在读诗,借助拼音将生字读准,句子读通畅

(2)点名读,会读三个生字,将诗句读正确、通畅

师:谁有决心读准生字和它所在的句子?(3名学生读,一人一句,然后齐读。)

谁有决心将这首诗读正确,读通畅呢?(2名学生读,然后齐读。)

(3)画节拍

师:听你们读,我也想读。接下来你们听我读,试着画出朗读节拍

师:(出示画好的节拍)你们画对了吗?请你和同桌一起练习读出节拍

师:谁来将这首诗读出节拍呢?(2名学生读,师引导)让我们一起试着读出节拍吧!(齐读)

(接下来将“读诗韵”环节渗透到以下环节中,让学生在理解诗意,体会事情情感的基础上再读出诗的韵律,情感。)

4、明诗意

(1)结合诗、正文、插图试着理解诗意,。

师:杜牧到底写了清明节怎样的情景呢?请同学们默读这首诗,结合诗句、插图、正文试着理解诗的意思,在你读懂的地方旁边写下批注,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还可以和你的同桌交流交流!

(2)逐句出示诗,交流自学情况。

(出示第一句齐读)

师:你从这句中读懂了什么?(点名说,重点引导理解雨纷纷,雪纷纷是描述雪大,雨纷纷是描述细雨连绵,飘飘洒洒下个不停。出示动图协助学生直观了解“雨纷纷”。相机板书:雨纷纷)

师:清明前一天是寒食节,寒食节有禁火的习俗,清明这天下的雨,有将火泼灭的意思,所以清明节这天的雨有个特殊的名字,叫作“泼火雨”,诗人杜牧遇上的,正是这样下着泼火雨的清明节。

师:清明时节细雨连绵,飘飘洒洒下个不停。读!(1句)

师:同学们,如果用天气来描述心情,如果你很开心,你会用什么天气描述?(晴天)如果你很孤单,很悲伤,你会用什么天气描述?(阴雨天)。由此,请你们猜猜,诗中的人物心情会是怎样的?(点名说)到底是不是呢?

(出示第二句齐读)

师:你从这一句读懂了什么?

(重点理解:行人:指出门在外赶路的人,也包括诗人;欲断魂:描述心情悲伤难过到了极点。相机板书:欲断魂)

师:清明时节细雨连绵,飘飘洒洒下个不停,路上的行人个个心情忧虑到了极点。读!(1、2句)

师:学到这里,你有什么问不理解的吗?(学生可能会问:出门赶路的人为什么会难过、悲伤到了极点呢?如学生不提出此问题,则由老师引导学生提出此问题。)

师:这还要从清明节的习俗开始说起,清明节你们会做哪些事呢?(点名说)

师:这是我们今天的清明,我们看看在诗人生活的古代,人们过清明节有哪些习俗呢?(点名说)

师:因为人们要在清明节开展一系列活动,常常会耽搁工作,于是(出示)唐代初次将寒食节、清明节列入国家法定假日,寒食到清明放假四天。

师:人们都会在这天做什么呢?我国宋朝的张择端画了一幅《清明上河图》,为我们再现了古代人们过清明节的情景。让我们掌声有请北京故宫博物院的研究员为我们引见这幅图上清明时节的情景。(播放视频)

师:除了《清明上河图》中讲到的,古代人们过清明还会做什么呢?(点名说)(出示古代清明活动图,行人图。)

人们会一家人团圆,一起做美食,品美食如馓子......,一起为逝去的先人扫墓,一起参加丰富的文娱活动,如放风筝等。

如果你是此时在外赶路的行人,你心情会怎样?(点名说)(思念家乡亲人,想起难过的事情,孤单、悲伤,)

清明节这天,当出门在外赶路的人想到本人不能和家人团聚,思念家乡亲人的时候,读!(教师结合手势指点朗读1、2句)

当行人想到不能在清明节这天去为逝去的先人扫墓的时候,读!(1、2句)

当行人想起过往伤心事的时候,读!(1、2句)

加上在这细雨连绵的天气赶路,雨水渐渐淋湿了他的衣服,使他感遭到一阵阵春寒,他的忧虑增添了一层忧虑,读!(1、2句)

再加上赶路的劳累,使他的忧虑又增添了一层,读!(1、2句)

(以读促悟:指点读的语速要慢,语调要往下降,结合手势范读,学生齐读。)

师:诗人想要怎样缓解这份忧虑的呢?

(出示第三句齐读)

师:你从这句读懂了什么?(相机板书:问酒家)

师:是谁在问哪里有酒家呢?(行人)问谁呢?他能不能找到酒家呢?

师:行人向当地人打听哪里有酒家,想要借酒消愁。读!(第3句)

(出示第四句齐读)

师:你从这句读懂了什么?(相机板书:杏花村)

师:牧童除了用手指引诗人去杏花村,还可能会说什么呢?(你顺着我的手瞧,那儿就有酒家。

师:行人向当地人打听哪里有酒家,想要借酒消愁。牧童笑而不答,将手指向杏花深处的村子。读!(3、4句)

师:当诗人终于打听到杏花深处的村庄有酒家时,心情又会有什么变化呢?(点名说)

师:随着牧童的手一指,杏花村出现了,诗人摆脱孤单忧虑的希望也出现了,读!(师手势指点读3、4句)。

当他想到终于可以停下来避避雨,歇歇脚了,他摆脱孤单忧虑的希望多了一些,读!(3、4句)

当他想到终于可以喝喝酒,解解愁,驱除身上的春寒时,他摆脱孤单忧虑的希望又多了一些。读!(3、4句)

(以读促悟:点名读,引导:语速比之前稍快,语调要上扬,结合手势范读。)

有感情地齐读整首诗!

5、想诗境

师:通过学习这首诗,你看到了清明时节怎样的情景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回忆我们刚才所学的内容,想象一下诗中描写的情景。(师读诗)

师:你看到了怎样的情景呢?和你的同桌说一说!(引导学生说出整首诗描写的情景。)

6、悟诗情

师:有人将这首诗改变停顿,变成了一首词,请你读一读,比较一下,你更喜欢诗还是词。相比之下,人们更喜欢这首诗,所以这首诗流传更广,晓得这首诗的人更多,所以这首诗才会被选进我们的课本。让我们再读这首诗,读出你对这首诗的喜欢!

师:在古代,诗想歌词一样,是用来唱的,课前我把这首诗也谱成了一首歌,你们情愿听吗?(播放音乐,师范唱,打节拍教唱,前两句节拍慢,后两句稍快,然后试着合唱。)

三、作业布置,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通过这堂课,让我们看到了古代人们过清明时节的情景。 让我们再读这首诗!

师:请同学们课后背诵、默写《清明》;搜集其他传统节日相关的知识,以“传统节日”为主题制造手抄报。

热爱传统文化,就从了解传统节日开始吧!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