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让我们放开声音来朗诵这首诗:
游子吟
[ 唐 ] 孟郊
原文: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看看上图,是一位年迈的母亲,正挥动手中的针线为即将要离家远行的孩子赶制衣衫。母亲舍不得孩子离开,总是担心着他天凉了会受冻。于是把衣服的针脚缝得密密的,这样衣服会更结实,更耐穿一些。她晓得孩子回家是遥遥无期,而本人独一能做的就是把所有的叮嘱和牵挂全部缝进衣服里,希望孩子能早日平安归来。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直译过来便是:与母亲的醇厚真诚的母爱相比,子女的孝心好像小草那样微弱,又怎样能够报答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
简单引见一下本诗的作者。孟郊,他一生穷困潦倒,直到年过半百了才考取了功名。一时高兴写下《登科后》: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在过去,他的生活上的窘迫与思想上的局促不安再不值得一提了,每每离家考试短则三五月,久则数年才归家。而今朝金榜题名,郁结的闷气已如风吹云散,心上真有说不尽的畅快。“一日看尽长安花”就能明显的体会到作者内心是多么我欣喜若狂的程度。恨不得一日之内就把长安所有的花都看个遍。有材料分析说,这是虚写,是描述孟郊中榜后的高兴的程度。又有人说,这是实写,他真的可以一日之内看尽遍地花开。不管怎样样,我们都能从这首诗能感遭到作者内心的高兴。
孟郊虽然官场上不得意,但他却是一个大孝子。无论他去到哪里,都想着把他的老母亲接过去。这次中榜之后,到了一个地方任一个小官。而孟郊首先想到的就是母亲,于是雇车从乡下把老母亲接到了他任官也就是他上班的地方,好好团聚。所以我们说他是个大孝子。但是他好不容易中榜之后,却没有好好上班,而是寄情于山水。他在住处附近找到了一处雅致的地方,可以在那里饮酒作诗、陶冶性格。可以工作丢下可不行呀,于是,他找了一个人替他办公,情况从微薄的工资中扣除一部份给他,也要坚持每天在雅致的别院当中享受时光。
故此,虽然金榜题名,也没有给他带来经济上很大的改善。关于他还有另一收描写母亲思念游子的,以后会跟大家分享到。如果你也和我一样喜欢诗词,欢迎关注我,一起重温诗词的美好,一起做个经典传颂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