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树枣文字网!

《诗·品》:王安石《梅花》——隔空答话

147小编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王安石《梅花》——隔空答话

文/秋刀鱼

乐坛上的某些歌手,正如诗坛上的某些诗人,他们名头虽不十分响,可是提到某首歌,人们总会想起他。比如说到那首有名的《暗香》,总要想起沙宝亮。而让“暗香”一词名满天下的,则是北宋诗人林逋。

林逋,著名隐逸诗人,后世称之为“和靖先生”。东晋陶渊明被后人誉为“千古隐逸之宗”,私谥“靖节先生”。看来后世是把他当作陶渊明的承继人看待。林逋隐居西湖孤山,终生不仕不娶,自谓“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人称“梅妻鹤子”。“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山园小梅》)是他最出名的诗句。不过,就像“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一样,不像诗句,更像词句。

今天,我们便来欣赏一首跟“暗香”有关的小诗——王安石的《梅花》。其诗曰: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整首诗不但容易让人想到另外两句诗——“不是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而且也容易让人想起两句格言——“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墙角”可见其处身之偏远,“凌寒”可见其处境之严酷。上言“数枝梅”,下言“独自开”,可知墙角仅有一株梅花。然而,它依旧于墙角独自凌寒开放,可见其品格。因而,诗人们便常常用它来隐喻人的品格。从这两句诗,我们仿佛影影绰绰看到一个“拗相公”的抽象

雪与白梅极为类似。于是,古人在写梅花时常常提到雪,比如唐人张谓的《早梅》:“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又如南唐词人李煜的《清平乐》:“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然而关于两者孰优孰劣的争论,不断众说纷纭,直到南宋卢梅坡的《梅雪》:“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梅花》的后两句便是从雪入手,从香着眼。

古诗词读多了,便会发现它们之间不免有些似有若无的关联。如果把它们放在一起读,便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奇妙效果。比如对于是梅还是雪,张诗似乎尚有疑问,而王诗则给出一个斩钉截铁的答案:不是雪而是梅!如果把两首诗放在一起读,仿佛隔了数百年,王安石给了张谓一个回答。

北宋诗人梅尧臣主张“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苏轼也说:“言有尽而意无穷者,天下之至言也。”王安石的“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说得斩钉截铁,毫无回味的余地。张谓的“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则稍有回味的余地。其实,张谓起初确把水边的早梅认作经冬未消的雪。可是,不久他便意识到,那不是雪而是近水先发的梅花。然而,他在创作《早梅》时,却止于本人先前的将梅花看作了雪。同时,他又巧妙地将最终认出了梅花隐含在诗中。这也就是它稍有回味余地的缘由。不过,它的回味余地还远远达不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境界。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