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取名是取名的一种风格,属于传统取名古典风格范畴。在传统文化复兴的今天,颇受宝宝家长青睐,(当然笔者并不完全认同以诗词取名方才显得有文化内涵)故而也有必要谈谈诗词取名话题,今日就来谈谈冬天出生宝宝,如何根据诗词取名。
首先先要了解冬日生人八字特点,
冬日指~立冬节气之后的农历十月,十一月,十二月,分别对应地支~亥子丑。
冬日水旺,天寒地冻,喜火调侯,方有生机。
比如今年丁酉年,冬日三个月分别是~辛亥,壬子,癸丑,亥子丑三月,酉年地支,配辛壬癸天干。都是生助水气,因而,水气颇为得势。原局往往寒湿。冬日之八字多数喜木泄水,火暖局,干土克水。当然要看具体情况,能不能用木火土。忌金水。当然有些特殊格局,比如从格,由于概率比较低,这里就不说了。
总的来说,冬日因为其湿冷,喜火暖之,方才有用。
然而冬日之诗歌大多是受时令的影响,带有很深的“寒”“冷”之意象。
比如~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唐·祖咏)
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唐 · 白居易《长恨歌》
日暮苍山远,风雪夜归人。 (唐·刘长卿)
张孝祥的《念奴娇・过洞庭》“应念岭海经年 孤光自照 肝肺皆冰雪”
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杜牧《鹭鸶》“雪衣雪发青玉嘴 群捕鱼儿溪影中”
无论是“冰心”“玉壶”“雪衣”“冰雪”“风雪”“瓦冷”“积雪”都是寒气逼人,加重那种冬日阴冷之意象。因而如果用这种诗词化用取名,即便取“谢冰心”“胡冰卿”之类,在命理学角度看,都犯了忌讳。
那么有没有比较适合冬日取名的诗词呢?
笔者就分析一些古典诗词,并尝试化用之。
一 “晴”字系列。有“弄晴”“暖晴”“初晴”“云晴”
“方晴”“新晴”“晴川”“晴树”“晓晴”“红情”“晴窗”
然而这些带有温暖符号,“晴”字的古诗文,能否适合宝宝,首先看~弄晴,弄字古诗词常见,比如“云破月来花弄影”一个弄字写活了,花影之姿势,弄,有拟人化之意,能够带来活泼泼的意象,“霏雾弄晴”
是把霏雾人格化,布弄阴晴之态。确实是好句,然而“弄”字由于古今词义之变化,如今之弄,大多是含有贬义了,比如“玩弄”“弄巧成拙”
这种古今歧义,一旦用作人名,往往带来不好的影响。
其次,弄晴属于其古典风格浓3郁,缺少现代感的诗词意象,即便没有不好联想,也难以摆脱较为生僻之感。
1 弄晴
《应天长·条风布暖》
年代:宋 作者: 周邦彦
条风布暖,霏雾弄晴,池塘遍满春色。正是夜堂无月,沈沈暗寒食。梁间燕,前社客。似笑我、闭门愁寂。乱花过,隔院芸香,满地狼藉。
长记那回时,邂逅相逢,郊外驻油壁。又见汉宫传烛,飞烟五侯宅。青青草,迷路陌。强带酒、细寻前迹。市桥远,柳下人家,犹自相识。
2 暖晴,虽然暖意融融,然而,有几点要留意。
首先是姓名学忌讳的,偏旁同构,都是日字旁,这种情况,姓名学是忌讳的,即便姓名学不忌讳,也有碍书法美。懂得书法艺术的朋友会理解,结构相近的字,难以展现出书法特有的参差之美。
其次,“暖晴”的搭配,由于其意象的普通化,往往体现不出那种特有的“神韵”。似乎是两个字的随喜搭配,缺乏诗意。因而,化用“暖晴”有关的诗句,效果也不好。
暖晴
《鹧鸪天·晴日烘帘暖似春》
年代:宋 作者: 周紫芝
晴日烘帘暖似春。菊回霜晕浅仍深。谁知此地栽花手,便是当时嗅蕊人。秋渺渺,夜沈沈。一声清唱袅残音。娇痴应挽香罗比,六幅双裙染郁金。
《九张机》
年代:宋 作者: 无名氏
一张机。采桑陌上试春衣。风晴日暖慵无力。桃花枝上,啼莺言语,不肯放人归。
《蝶恋花·暖日晴风初破冻》
年代:宋 作者: 李清照
暖日晴风初破冻。柳眼眉腮,已觉春心动。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敧,枕损钗头凤。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
《点绛唇·缘径朱阑》
年代:宋 作者: 朱敦儒
绿径朱阑,暖烟晴日春来早。自家亭沼。不问人寻讨。
携酒提篮,儿女相随到。风光好。醉欹纱帽。索共梅花笑。
3 方晴
《饮湖上,初晴后雨》
这首诗,并非冬日之诗,但是某些字词,可以借用。
年代:宋 作者: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方晴,初晴,属于具有现代性气味的古典诗词意象,如果能与姓氏搭配,或者姓“方”“楚”又不妨碍数理格局的话,则是难得的好名字。
比如~~李初晴。虽然是大众化的姓氏,与“初晴”搭配,音律协调,内涵丰富,画面感十足,效果还是很不错的。
4 初晴
《二十四诗品》
年代:唐 作者: 司空图
玉壶买春,赏雨茆屋,坐中佳士,左右修竹。
白云初晴,幽鸟相逐,眠琴绿阴,上有飞瀑。
落花无言,人澹如菊,书之岁华,其曰可读。
初晴
《诉衷情·东风杨柳欲青青》
年代:宋 作者: 晏殊
东风杨柳欲青青。烟淡雨初晴。恼他香阁浓睡,撩乱有啼莺。
眉叶细,舞腰轻。宿妆成。一春芳意,三月如风,牵系人情。
5 晴川,格局大,适合男孩命名,可惜这个川字,属水。不然则是很不错的意象。
比如~赵晴川
晴川
《黄鹤楼》
年代:唐 作者: 崔颢
昔人已乘白云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新晴,也是不错的意象,然而古典神韵不浓厚,现代性十足。且与“心情”谐音,不宜化用。
6 新晴
《念奴娇·风狂雨横》
年代:宋 作者: 辛弃疾
风狂雨横,是邀勒园林,几多桃李。待上层楼无气力,尘满栏干谁倚。就火添衣,移香傍枕,莫卷朱帘起。元宵过也,春寒犹自若此。
为问几日新晴,鸠鸣屋上,鹊报帘前喜。揩拭老来诗句眼,要看拍堤春水。月下凭肩,花边系马,此兴今休矣。溪南酒贱,光阴只在弹指。
“今晴”属于具有现代气味,化自“试看今日晴未”且具有古典内涵的古诗词意象词汇,然而问题是,音韵方面欠佳。因为,今晴二字,都属于“齐齿呼”两个齐齿呼的字,拗口,声律不美。有点可惜。
7 今晴
《念奴娇·萧条庭院》
年代:宋 作者: 李清照
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闲味道。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
楼上几日春寒,帘垂四面,玉阑干慵倚。被冷香消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多少游春意。日高烟敛,更看今日晴未。
8 “晓晴”问题与暖晴类似。
晓晴
《秋雨夜眠》
年代:唐 作者: 白居易
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
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
灰宿温瓶火,香添暖被笼。
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
“红晴”属于常见古典意象,然而不具备现代气味。
9 红晴
《菩萨蛮·赤阑桥尽香街直》
年代:宋 作者: 陈克
赤阑桥尽香街直,笼街细柳娇无力。
金碧上青空,花晴帘影红。
黄衫飞白马,日日青楼下。
醉眼不逢人,午香吹暗尘。
“雪晴”雪字带有寒意,水性太强。不适合作为冬天生人的名字。
《二十四诗品》
年代:唐 作者: 司空图
涓涓群松,下有漪流。晴雪满竹,隔溪鱼舟。
可人如玉,步渫寻幽,载瞻载止,空碧悠悠。
神出古异,淡不可收。如月之曙,如气之秋。
10 晴窗,鲜活明快的古典意象,然而因窗字的狭隘性,不适合今日之名。可以作为商标名。
晴窗
《临安春雨初霁》
年代:宋 作者: 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11 “喜晴”不具备现代气味的古代诗词意象。
《喜晴》 年代:宋 作者: 陆游衡门病卧动经旬,岁晚况堪风雨频。
晴日一窗殊慰眼,清霜万瓦更恼人。
开书顿失昏花坠,试茗初看白乳新。
南埭东陂从此好,剩将红蕊插乌巾。
12 云晴,比较普通的诗词意象,且古典神韵不明显。“云晴鸥更舞,风逆雁无行”这句很精彩。
云晴
冬晚送长孙渐舍人归州
唐代:杜甫
参卿休坐幄,荡子不还乡。
南客潇湘外,西戎鄠杜旁。
衰年倾盖晚,费日系舟长。
会面思来札,销魂逐去樯。
云晴鸥更舞,风逆雁无行。
匣里雌雄剑,吹毛任选将。
《减字木兰花·藩车容裔》
年代:宋 作者: 洪适
藩车容裔。挺挺风流追两地。粲斗分星。诗句当年汗简青。疏帘披绣。共看横云晴出岫。新月如钩。来照琼彝醉小楼。
13 “小晴”缺乏古典神韵的诗词意象,适合做小名。
小晴
《满庭芳·马络青丝》
年代:宋 作者: 毛滂
马络青丝,障开红锦,小晴初断香尘。芳醪满载,持烛有佳人。飞盖西园午夜,花梢冷、云月胧明。折还惜,留花伴月,占定可怜春。
佳人。争插帽,已残芳树,犹缀余英。任红辞香散,蝶恨蜂瞋。醉也和春戴去,深院落、初馥炉熏。玉台畔,未教卸了,留映晚妆新。
二 下面看带“暖”字的古典诗词意象。
1 暖树 现代气味不明显的,古典神韵意象词汇。暖字的不讨好,以至于难以被当代人接受。
《钱塘湖春行》 这首诗并非冬日之诗,但是某些句子可以自创。
年代:唐 作者: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诱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2 “暖红”不具备现代气味的具有古典神韵的意象词汇。
暖红
《浣溪沙》
年代:唐 作者: 杜甫
照日深红暖见鱼,连村绿暗晚藏乌,黄童白叟聚雎盱。
麋鹿逢人虽未惯,猿猱闻鼓不须呼,归来说与采桑姑。
3 “暖玉”不具备现代气味的具有古典神韵的意象词汇。
暖玉
《锦瑟》
年代:唐 作者: 李商隐
锦瑟无故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想,只是当时已惘然。
三 带“彤”字的诗词意象,彤~因为有红,红彤彤的太阳之意,具有暖意,可以作为冬日命名之选择,例如“管彤”“彤彤”可用于小名。
1 管彤 贻我彤管~~贻彤属于具有新时代特点,又具有古典神韵的诗词意象。
《静女》
年代:先秦 作者: 诗经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2 彤彤
《更漏子·日彤彤》
年代:宋 作者: 赵长卿
日彤彤,风荡荡。帘外柳花飞扬。红无限,绿无穷。雨晴芳径中。肠寸结。萦离别。还是去年时节。春暮也,子归啼。伤春三月时。
四 “融融”也具有暖意,可以单用,叠字适合做小名。
1 融融
《祝英台近·水空流》
年代:宋 作者: 张炎
水空流,心不竞,门掩柳阴早。芸暖书芗,声压四檐悄。断尘飞远清风,人间醒醉,任蝶梦、何时分晓。古音少。素琴久已无弦,俗子未晓得。听雨看云,依旧静中好。但教春风融融,一般意思,小窗外、不除芳草。
《酒泉子·春色融融》
年代:唐 作者: 冯延巳
春色融融,
飞燕乍来莺未语。
小桃寒,垂杨晚,玉楼空。
天长烟远恨重重,
消息燕鸿归去。
枕前灯,窗外月,闭朱栊。
2 韵融 属于具有现代性气味的古典诗词意象,如果能与姓氏搭配可能达到不错的效果,比如“朱韵融”化用“喧天丝竹韵融融。歌唱画堂中”。
《诉衷情·喧天丝竹韵融融》
年代:宋 作者: 晏殊
喧天丝竹韵融融。歌唱画堂中。玲女世间希有,烛影夜摇红。
一同笑,饮千钟。兴何穷。功成名遂,富足年康,祝寿如松。
3 怡融 属于较为具有现代性气味的古典诗词意象,如果能与姓氏搭配可能达到不错的效果,如“侯怡融”
《减字木兰花·触涂是碍》
年代:宋 作者: 李之仪
触涂是碍。一任浮沈何必改。有个人人。自说居尘不染尘。谩夸千手。千物执持都是有。气候融怡。还取青天白日时。
还有很多诗词,具有冬日暖暖的神韵,然而无法化用。如《问刘十九》
年代:唐 作者: 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行香子·水远天低》
年代:元 作者: 张翥
水远天低。雪意垂垂。火炉头、煨芋燃萁。蒲团稳坐,纸帐低围。且放些慵,补些拙,学些痴。休惹群儿。唱起铜*。笑山翁、醉倒如泥。谁分蜾嬴,莫近鸱夷。把独醒人,沉醉者,两忘机。
《甲戌除夕》
年代:宋 作者: 方翥
儿女欢喜罗酒浆,夜深笑语火炉傍。
如何去岁听风雪,身在江南梦故乡。
年代:宋 作者: 陆游
湖边一夜霜,庭树无秋声。
嬾不近笔砚,何以纾幽情?但有一睡耳,展转无由成。
起拥地炉暖,坐待天窗明。
《秋思》
年代:宋 作者: 陆游
湖边一夜霜,庭树无秋声。
嬾不近笔砚,何以纾幽情?但有一睡耳,展转无由成。
起拥地炉暖,坐待天窗明。
《春游西园》
年代:宋 作者: 朱淑真
闲步西园里,春风明丽天。
蝶疑庄叟梦,絮忆谢娘联。
踏草青茵软,看花红锦鲜。
徘徊月影下,欲去又依然。
《上南行十二首》
年代:宋 作者: 方回
充官逃世名,居此深谷中。
谷深夜更深,剧谈滋无穷。
照壁书灯青,煨炉茶火红。
门外晓鸡鸣,天地号霜风。
《即事》
年代:唐 作者: 白居易
见月连宵坐,闻风尽日眠。
室香罗药气,笼暖焙茶烟。
鹤啄新晴地,鸡栖薄暮天。
自看淘酒米,倚杖小池前。
这些只能舍弃了。
笔者,浏览了几十,上百首诗词,只能得到一两个可以用的诗词意象。因此化用诗词取名,虽然给你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库,但是当你简择起来是十分困难的,很可能找不到合适的材料而放弃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