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诗歌兴象深微虚幻,意境湛然空明,技术含量极高,充满了禅意的暗示性,充满了机巧的智慧美。此选本选诗百余首,仅占其存诗的四分之一。选诗兼顾到其诗的各种体裁、体式与风格,乃至各创作时段。一本在手,可识其全诗,也可识其全人。
柳永是一个用生命填词的人。本书所着重揭示的,是其生命体验的深邃真诚,是其情感意蕴的浓郁深沉,是其艺术境界的澄澈隽永。读者或能从词人身上或多或少地读出本人,能从遥远的悲伤中品尝出纯真、挚诚、挣扎、感动,并最终收获一份当下的宁静。
此书系作者近半个世纪研究李清照的“集成”之作,作者在历代学术成果基础上,更贴近窥见了李清照的种种内心隐秘,从而抽绎出李易安的诸种“心事”——在作者四十年间有关李清照的十余种撰著中,陆续考证出其幼年失恃、党争牵连、婕妤之叹,以及终生无嗣的庄姜之悲等等十余桩“心事”,提出了多种新人耳目的独到见解。
《诗经》所以为经典,因其记录了民族精神传统构成期的生活与情感;同时,又以其特有的影响力,深度参与到后续精神的传承与塑造中。
本书展示了晚期文人词的多姿多彩:闺阁相思、伤高念远、怀古咏史、身世悲慨,不同地域的风物、人情、景色,皆呈于此;飞卿之绮缛,端己之明丽,德润之疏朗,正中之深俊,重光之神秀,逐个可见。
正文、赏析结合前言,进而将词人词作置于词学史中观照、分析,力揭其承继、发扬前贤,启迪、滋养后人之妙,以助读者在品鉴晚唐五代词之拙朴真情的同时,对其在词史上的地位及意义有初步的了解。
承继传统的基础上做出巨大创新,成为后代诗人的立法者。本书拣选李白诗精品一百五六十首,加以正文、评赏。在选目与鉴赏方面,力求将李白诗歌自然清真、飘逸入神的艺术魅力呈现出来,从而提示李诗独特的诗性精神。
白居易曾与李白、杜甫并称为唐诗三大家,乃元和诸怪中之一怪。其怪就怪在刻意为俗,以俗为美,他的这种审美追求,应该说是一种勇气、智慧和策略。
白氏有好尽之癖,不少诗浅露直激,且写法程式化,故虽存诗三千,但毁誉参半。为了其全人,此选本之所选者,不全是脍炙人口的“传统篇目”,也不全是用常得奇而俗中见雅的精致篇什,更不全是批评现实主义的“人民性”作品。选者追求“陌生化”之效应,细读深涵,反复不已,故常有会心,别开生面,而多发人所未发也。
辛弃疾是文武兼备、智勇双全的英雄。其人虎啸风生,豪气纵横,梦想能挥拥万夫,横戈杀敌,收复失地,一统中原。可惜生不逢时,又屡遭贬抑,壮图未展,壮怀难伸。其词或壮怀激烈,或沉郁悲壮,或飘逸闲适;刚柔相济,亦庄亦谐,既富崇高感,又饶幽默感。
本书旨在展示英雄的人格个性、心态情感、日常生活及其艺术世界,故按词作内容分卷,每卷展现辛词世界的不同侧面。对词作的注评,注重特殊句式句法的疏解、古“典”与今“事”的印证、词心词境词艺的阐发。
南北朝诗歌是南北朝文学的主体。本书选录南北朝诗人近五十家,诗作一百五十多首,乐府民歌近三十首。选录准绳一看艺术造诣高低,旨在“选优”;二看题材内容与方式特点能否够典型,旨在“选代表”。诗人小传力求有信息量,有可读性。评赏文字则尽可能通过一些“陪练”或者“伴舞”,来展示南北朝诗歌的技艺。
“倚栏谁唱清真曲,人共梅花一样清。”周邦彦词,在音律和技法两方面成就皆极高,历来被视为集两宋婉约词之大成。王国维誉其为“词中老杜”,实乃不刊之论。此书实乃向前辈大师俞平伯先生致敬之作。偶得》《清真词释》二书,怦然心动,乃有续貂之志。
杜甫是伟大的唐代诗人,在人格境界和诗歌造诣两方面都达到了超凡入圣的程度,被誉为“诗圣”。本书撰者热爱杜甫,长期研读杜诗,颇多心得。在此选录杜甫的代表作255首,并以“正文”和“评赏”协助读者理解、欣赏。读者阅后愈加理解热爱杜甫,并有兴味阅读杜甫全集,则撰者幸甚。
《建安诗选》选取了建安时期16位代表作家的代表诗作150首,可以说一卷在手,建安文学的菁华网罗无遗。遵照丛书体例,本书前附有“导读”一篇——《“建安风骨”的历史内涵及其意义》,文章从“建安诗人的选择” “三曹的创作实践” “建安风骨的意蕴”三个方面较为全面地论述了建安时期文学活动的全体情况,高屋建瓴的论述,对于读者全面地了建安诗人的生存、创作环境大有裨益。
本书约三十万字,经过审慎考辨后作者确定属于陶渊明的诗歌作品共计一百二十四首,按照四言、五言及内容分为四卷。
本书次要依据清金檀 《高青丘集》次第选出。择优而取,并顾及不同题材、体裁之作,兼而有之,选目新颖;正文贴切本义,评析重在解阅读之疑问,或分或总,横说竖说,兼古今比较,以会作者之意,品诗笔之妙。
本书为“古代诗词典藏本”之一种,作者查洪德先生精心选取了元好问的诗词代表性100首,其中诗作76首、词作24首。书前附有“导读”一篇,较为深入地论述了元好问的生平经历、诗词作品的内容以及艺术特色,对于读者全面地了解元好问其人其作均大有裨益。
《纳兰性德词选》由过常宝教授与田胜利博士共同撰写,精选了被况周颐誉为“国初第一词手”(见《蕙风词话》)的纳兰性德的代表性词作101首。书前附有“导读”一篇,较为全面地论述了纳兰性德的生平经历、词作内容以及艺术特色,对于读者全面地了解纳兰性德其人其词均大有裨益。
在对具体词作的评赏上,则遵照从丛书体例,分为正文和评赏两部分。具体来说,正文重于援引语典,以揭示纳兰性德对于前人创作的自创与吸收;评赏则交待创作时间、背景,疏解词意,并对其中的精妙之处作艺术上的掘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