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树枣文字网!

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文选附答案)

147小编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圯上敬履》《原谷谏父》《义猴》(附答案)

(甲)《圯上敬履》

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惊诧,欲殴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

(乙)《原谷谏父》

原谷有祖①,年老,谷父母厌憎,欲捐②之。谷年十有五,谏③父曰:“祖育儿生女,勤俭终身,岂有老而捐之者乎?是负义也。”父不从,作舆④,捐祖于野。谷随,收舆归。父曰:“汝何以收此凶⑤具?”谷曰:“他日父母老,无需更作此具,是以收之。”父惭,悔之,乃载祖归养。

正文:①原谷:人名。②捐:抛弃。③谏:好言相劝。④舆:手推的小车⑤凶:不吉利

2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6分)

⑴有一老父衣褐()⑵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

⑶父以足受,笑而去()⑷谷年十有五()

⑸是负义也()⑹乃载祖归养()

2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良惊诧,欲殴之吾欲之南海B.捐祖于野移其民于何东

C.父以足受不以物喜D.直堕其履圯下其如土石何23.

2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良殊大惊,随目之

(2)岂有老而捐之者乎?

24.甲文中老父的怪异行为次要表现在哪里?乙文中原谷父亲后悔的缘由是什么?(4分)

25.甲、乙两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3分)

21.(1)穿着(2)回头看(3)离开(4)通“又”(5)这(6)于是、就

22.B23.(1)张良感到很奇怪,随即望着老人(离开)。(2)哪里有(因为)年老就抛弃他的呢?

24.第一问:老父叫不认识他的张良为他捡鞋子、穿鞋子。第二问:生怕自己老了以后也被儿子抛弃到野外。

25.敬老爱老

《圯上敬履》翻译:

张良已经有空闲,从容地在下邳桥上信步闲游。有一老人,穿着麻布短衣,走到张良跟前,故意把鞋掉到桥下,回头对张良说:“小伙子,下去拿鞋!”张良很惊讶,想打他,因为他老了,勉强忍着气到桥下捡来了鞋。老人说:“把鞋给我穿上!”张良(想)已经给他捡了鞋,就跪着给他穿上了,老人伸着脚承受,(而后)笑着离开了。张良很惊奇,目送老人走了一里左右,老人又回来了。

《原谷谏父》翻译:

原谷的爷爷老了,原谷的父母很讨厌他,就想抛弃他。原谷此时十五岁,他劝父亲说:爷爷生儿育女,一辈子勤俭度日,你怎样能因为他老就抛弃他呢?这是忘恩负义啊... 父亲不听他的劝戒,作了一辆小推车,载着爷爷扔在野外。原谷在后边跟着,就把小推车单独带了回来。 父亲问说:你带这个凶具回来作什么? 原谷说,等将来你们来了,我就不必另外再作一辆,所以现在先收起来。 父亲很是惭愧,为本人的行为感到后悔,于是去把爷爷接回来赡养了。

(丙)《义猴》

某山隅有一老圃,早失偶,唯一女远适他乡。猎者怜其孤,赠以猴。老这爱如赤子,每出必从,不链不掣,而不离不逸。如是这五年。一日,老者暴卒,猴掩门,奔其姐,泪如雨。曰:“父死乎?”颔之,乃俱归。老者家徒壁立,无以为养,猴遍哭于乡,乡人乃资而掩。姐引之去,猴揖谢之,仍牢守故宅,撷果自食。每逢五必哭祭,似念老父养之五年,哀伤殊甚。未三月而偃卧坟间。乡人怜之,乃葬于老者之侧,勒石其上,曰:“义猴之墓”。

23.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唯一女远适他乡B.老者暴卒

惟吾德馨士卒亡者过半

C.乃俱归D.仍牢守故宅

吾谁与归彼竭我盈,故克之。

24.文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猴子从家里不断哭到乡里,乡里人也跟着掩面哭泣。

B.猴子在乡里哭了一遍又一遍,乡里人帮它一起哭。

C.猴子在乡里四处哭着(求别人协助),乡里人于是赞助掩埋了(老者)

D.猴子一遍又一遍的哭声惊扰了乡里人,大家竟然赞助掩埋了(老者)

25.读了本文后,你有何感想?请用简约言语回答。(3分)

23.A24.C

25.例:①我觉得文中的猴子对养之五年的老人有情有义,那么我们做人更应该无情义。

②我觉得文中的猎人富有同情心,我们应该向他学习,自动关怀协助那些需要协助的人。③文中的乡人不但出钱掩埋了老人,而且给死去的猴子立了一块碑,由此可见他们的善良与憨厚,这是值得现代人学习的。此外还可以从老人或老人的女儿的角度来回答。

-----------------

想在考试中出类拔萃、脱颖而出吗?

请加微信:ch5188(限呼和浩特)或关注微信公众号:ch_xuexiao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