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树枣文字网!

生活在上古时代 没有“德行”的人连吃饭也没资历

147小编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上古之世

《韩非子》有:“上古之世,……民食果蔬蚌蛤,腥臊恶臭,而伤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他腥臊,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煮饭煮的好,可以当大王。这里还有一个道理,就是说上古时代的厨师们,刚开始就是生吞活剥,就是把血淋淋的禽兽之肉,分割以后就送到人们的餐桌上。没有哪个厨师觉得这样不对,终于到后来有个厨师拿火烧了肉,人们突然发现了极其美味的食用方法。厨师懂创新,才是大好事。还有句至理名言,就是燧人氏给后人留下的心灵鸡汤,不想当大王的燧人不是好厨师。

西汉时期陆贾有篇《新语》,里面有“神农以为行虫飞禽,难以养民,乃求可食之物,尝百草之实,察酸苦之味,教民食五谷。”上古时代的圣人们,大多是因为吃的事情,而被人们所敬重。这个神农也是如此,除了尝百草,还教人们吃五谷,这个事情就不得了了,就把中原文明与西方文明彻底的分开来。中原人从数千年前就在天天吃五谷,而西方人直到如今,每天不能少的都是肉食,吃了几千年了还在吃,这是为什么?就是因为他们没有神农,这就导致西方人在饮食文化上要跟中原人比,至多落后了不止百年。

神农氏

晋朝的皇甫谧在《帝王世纪》里说:“包牺氏取牺牲以供庖厨,食天下”,唐朝司马贞的《三黄本纪》里有“养牺牲以供庖厨,故曰庖牺”,听说包牺氏就是伏羲氏,那么如此看来这就很不简单了。燧人氏发明了用火,神农氏教会了五谷,都是处理了人们吃的问题,伏羲氏要再处理人们的饮食问题,那就不是什么伟大功绩,于是伏羲氏就教会了人们畜养牲畜,目的是什么呢?除了给人们吃以外,更重要的是用来祭祀,说直白点就是给祖先和鬼神们吃。

懂得尊重鬼神了,就说明人们已经认识到不同族群的差别,不管是不是鬼神,终归是不同于人类的族群,人类与禽兽自此就分道扬镳,终于拥有了高级的智慧思维。但鬼神一直是不存在的东西,至多是不容易在现实社会中发现的东西,于是人们为了寄托心中的希望,就把那些圣人们说成是神仙,把他们送进了祖庙里面,让他们享受代代祭祀,燧人氏成了神,神农氏成了神,还有那个“作釜甑”的黄帝也成了神。当人与神之间建立了桥梁,就说明人的自我意识正在觉醒,人类社会进入了快速发展车道。

后稷播种

即便是如此,这些神人们也终究摆脱不了跟吃的关系,比如“五谷之长”后稷,“自夏以上祀之……周弃为稷,自商以来祀之”,后稷最受人们所推崇的还是“播植百谷”,连神仙的名字里也有个“五谷”。史书里有“社、稷、土、谷之神,有德者配食焉”,后稷的名字成为至高无上的意味,这个时候的五谷之珍贵,与“德行”相婚配。以前这些吃的东西大家都能吃,到后稷时代只要有“德行”的人才能吃了。那么什么人没有“德行”呢,当然是异族、俘虏还有奴隶。因而这些没有“德行”的人就是吃五谷也没有资历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