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树枣文字网!

菊花皇室:家有皇位无法承继,从日本历史看爱子公主的悲剧

147小编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前言:

2019年4月30日,日本的明仁天皇正式退位,第126任天皇德仁即位,改年号为令和,而让人最津津乐道的是德仁天皇的承继人并非他独一的女儿爱子公主而是他的弟弟秋筱宫文仁亲王。这被很多不知内情的人认为是极度落后、歧视女性的想法。

但其实日本历史上的女性天皇并不少见,为什么不让爱子公主承继皇位?并不能用简简单单的落后歧视思想看待,从日本的历史来看,这其中的缘由更是复杂。

图 | 日本的菊花王朝

一、日本历史上有多少女性统治者?原来非常之多

旧事报道上的日本历史看起来总对女性有很严重的歧视色彩,像是都很熟悉的日本不承认慰安妇问题,甚至有很多学者认为日本社会长久存在将女性物化的观念倾向。不少不清楚日本历史的人认为这是单纯的历史遗留问题,但其实在日本古代皇室政权中出现过很多的女性色彩,这是亚洲诸国乃至世界古代史中都不多见的。

其实在历史上日本历史上的女性统治者不在少数,日本历史上第一个有史料可以考证的国家邪马台国就有女性统治者——女王卑弥乎。

范晔的《后汉书东夷传》中就有记载"倭国大乱,更相攻伐,历年无主。有一女子名曰卑弥乎,年长不嫁,事鬼神道,能以妖惑众,于是共立为王"。

这里可以看出卑弥乎女王不只仅是国家的元首,甚至带有一定萨满性质,并且在她确立为女王之后,国家开始了安定的生活甚至可以和中原王朝交流

日本历史上一共有八位女性登上过天皇的宝座,甚至有些女性两度成为天皇。这些天皇大多是日本历史古代史中执政手段亮眼的存在,而且绝大多数都是手握实权的天皇。

图 | 遣隋使

双重身份继位

双重身份是说这些女性在承继皇位时不只仅是天皇的配偶也是天皇的皇女,这种情况有额田部皇女、鸬野赞良皇女、阿倍皇女这三位

额田部皇女就是推古天皇她是日本历史上第一位女天皇,也是日本历史上第一位使用天皇称呼的君主。虽然日本史书《古事记》及《日本书纪》中都认为推古朝以前还有三十多代天皇,但大多是虚构的历史,可以被考据真实存在过的人物不足一半,所以一定意义上来说推古天皇是日本的第一位天皇。她的政绩也十分出色,在她在位了三十六年,期间被称为推古朝改革,为之后的大化革新开了先河。她也数次派遣隋使来到中原,为了巩固日本在东亚的地位以及学习先进的知识奠定律令国家的基础做出了很多的努力。

图 | 推古天皇

鸬野赞良皇女就是持统天皇,她不只是天皇也是日本历史上第一个太上天皇。她野心勃勃又聪明无比。她与推古天皇放权给臣子的执政方式不同,她在位期间的命令均是亲身推行的,换句话来说,这位天皇将国家的实权牢牢掌握在本人手里,让本人成为权力的最顶端。不少学者都认为著名的壬申之乱就是由持统天皇谋划的,她也将继任的话语权牢牢的掌握在本人手中

推古天皇是钦明天皇的女儿又是敏达天皇的妻子;持统天皇是天智天皇的女儿也是天武天皇的妻子,这两位女性天皇既是皇女又是皇后。所以我们无法判断她们是以什么身份即位的,但可以推测的是这两位天皇本来都是为了稳定政权等待男性皇嗣长大的过渡天皇,但从她们的在位时间可以看出,她们并不满足做一个装饰品,成立了稳定的皇权时代。

图 | 持统天皇

阿陪皇女即元明天皇则比较特殊,她虽然既是天智天皇的女儿,又嫁给了皇太子草壁皇子做妃子。但由于草壁皇子并未即位就过世了,所以阿陪皇女虽然已经出嫁,但仍然是以皇女的身份承继了天皇之位。值得一提的是她在任期间将都城迁往平城京,自此开始了日本的奈良时代。

配偶继位

宝女王两度在位,所以她既可以被称作齐明天皇也可以被称为皇极天皇。她是女性天皇即位里最特殊的一位,因为其他七位天皇都是天皇的女儿,而她的父亲是舒明天皇的异母兄茅渟王。换言之,她从父系亲缘中很难得到承继,因为他的父亲都没能承继天皇位。她开始可能由于身份不够高嫁给了叔伯高向王。高向王是用明天皇之孙,从身份上来看承继天皇的可能性很小 ,所以后来宝女王又嫁给叔伯舒明天皇成为了皇后。舒明天皇死后,各方势力达成妥协,宝女王继任成为了天皇。乙巳之变中她让位给弟弟孝德天皇,弟弟死后她又重新成为天皇,称齐明天皇。宝女王的人生更像是武则天,年老即位、信奉佛教,但她远不如武则天有魄力,她在位时国家的实权更多的被苏我入鹿和中大兄皇子掌握。而她本人也死于吞并朝鲜的野心中。

图 | 宝皇女

皇女继位

冰高皇女、阿陪内亲王、兴子内亲王、绯宫内亲王都是以皇女身份承继的天皇位,她们四位都是终身未嫁。

其中冰高皇女(元正天皇)她做了太平公主最想做却没有成功的事情,她是从母亲元明天皇手里承继了天皇位。她和母亲也成为日本历史上唯逐个对母女相传的天皇,她也是大唐王朝的超级狂热粉丝。在她在位期间,不只仅大量派遣遣唐使去中原交流学习,还模仿长安城建设平城京,甚至当时整个日本都以唐时髦为潮流。

阿倍内亲王虽然两度成为天皇——孝谦天皇和称德天皇,但她本人的名声却不是很好,不过她的运气却很好。她的父亲圣武天皇开始只要三个孩子(他户亲王未出生),她的同母弟弟很早夭折,而庶弟的母亲既不是皇女又不是权臣之女,所以圣武天皇立她为皇太女。她即位后与堂哥藤原仲麻吕一起强化了权力,后因为侍奉生病的母亲而让位给淳仁天皇;由于对于淳仁天皇庶出身份的不满,藤原仲麻吕之乱后重祚为称德天皇。她是日本历史上独一的皇太女,又拥有实力强大的母系力量,像是成功夺权版的安乐公主。但她因为极端信仰佛教、猜忌大臣,后人的评价十分不好

兴子内亲王和绯宫内亲王也就是明正天皇后樱町天皇都是幕府政治的傀儡,没有实际的权力,也没有办法拥有很大的作为。她们是日本古代历史上最初的两位女性天皇,已经完全成为了皇权交接的过度,没有实际的女性天皇意义。

图 | 阿倍内亲王

二、 女性承继法理难容?日本皇室承继法则!

既然日本历史上有很多位女性天皇,她们的继位方式也并不相同,那么为什么爱子公主却无法承继天皇位?这必须从日本皇室的承继准绳中来看。

古代的日本皇位承继可以从上文中感受出来,几乎是乱七八糟,并不像中国拥有一整套完整的承继准绳简单来说就是皇室之中人人拥有承继权,大多是男性承继优先的准绳,更靠近权利中心更有承继的可能性。

这种局面到明治维新时期开始告一段落,1889年明治天皇钦定的《皇室典范》,《皇室典范》拒绝了女性皇位继嗣的可能性。从此日本上下对于能否诞生皇位承继顺序排在前位的皇长子、皇长孙的担忧就开始了。

前任平成天皇出生之时内大臣秘书官长的木戸幸一写到这一刻他"大问题被处理了,万分感慨,不由潸然泪下"。

二战后,由于于盟军总司令部的要求,日本政府被迫修改《皇室典范》,1947年新《皇室典范》正式公布,在拟定的问答集中,政府列举了不承认女性皇位承继的各种理由,并认为皇室承继必须遵照的三个准绳——"皇胤践皇祚、男系男子践皇祚、皇祚一系"。此后的这么多年里,每当有人提出要给予女性皇室权,,有关当局都以"法理难容"为作为籍口,推诿应付。

图 | 明治维新时期的日本

三、女性天皇和女系天皇的区别?旧思想作祟!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日本政府这么反对女性承继皇位呢?

简单来说就是女性天皇和女系天皇不同。日本历史上的八位女性天皇最终依然都回归父系承继,她们也都是以独身(守寡或不嫁)的身份承继皇位。而如果让爱子公主承继皇位,日本皇室就会变成女系承继,这在现代的我们看来并不奇怪,但对于宣称"万世一系"的日本皇室来说就是一件非常头疼的事。

1876年,立法征询机关元老院起草的《日本国宪法》第一次宪法草案中,其中关于帝位承继规定是女性承继皇位的可能性,多数民众也对这条法案持肯定态度。皆大欢喜的承认女性皇位继嗣的构想却遭到了当时的法制权威井上毅的强烈反对,他认为当时"没有赋予妇女以选举权,却允许女性握有最高政权,这与法理相矛盾"岛田三郎也列举了不适宜有女帝的理由。

第一日本女天皇是过渡性质区别于欧洲女帝制;第二女帝不婚,不合人情,但结婚的话,在男尊女卑的社会里,皇婿会影响女帝权威;第三他认为女功能力低于男性,皇婿会干涉政治。

于是基于当时的社会现实,女性承继权就被否认了。

进入新世纪,男尊女卑成为了历史的毒瘤而被人唾弃,日本的承继权却依然未能改变。除了上述缘由以外,"万世一系"的天皇在近代不只仅是"国家元首,总揽统治权"并且尊称为现人神,另外也是国家祭祀的最高祭司,拥有宗教大权,是"神圣不可侵犯"(明治宪法第4条)。这些都代表了"敬神尊祖"的日本民族意识,这些也是承认女系天皇后会遭到严重影响的缘由,也成为了女性承继权的障碍

图 | 明仁天皇即位时祭祀活动

结语:

2000年明仁天皇出访的时候,记者曾问天皇:"您即将出访的欧洲,是准许女性承继王位的。您能否认为日本也应该转向承认女性的皇位承继权呢?"明仁天皇的回答是:"对此问题,我不便回答。"可以看出在今天的日本政府依然遭到种种旧意识的影响,但民众普遍都接受了女性承继

日本的歧视女性的国际抽象基本根深蒂固,国际组织对此多有责备,而日本政府对于这件事也是尽力挽回,采用了一系列的措施,但一直难见成效。因为日本需要的是一场改变国民意识的文化变革,并不是在法理上尊重女性,更是发自文化深处的行为。改变皇室承继权,承认女性承继权,无疑是突破现在难题的最好的方法。虽然承继问题的处理不是一蹴而就的,但全世界的男女平等反对者们都希望看到日本政府的决心和举动

参考文献:

《古事记》

《日本史》

《日本书纪》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