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本质上来说,狐文化是一种性文化。狐善淫产生的基础,源于历史记载的几种神话和故事。阅读古代经典,早在先秦时期,狐意象就出现在神话与文学作品中,那时的意象指向性虽然并不固定,但也为后人狐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思维的模式和原型,指明了方向,奠定了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蒲松龄故居
一、“狐—女子”原型
狐成为女子的意味,狐与女子之间互相幻化,这一思维模式的原型,最早可以追溯至上古“夏禹娶涂山女”的神话。东汉赵晔《吴越春秋》卷六《越王无余外传》对这则神话有着这样的记载:
禹三十未娶,行到涂山,恐时之暮,夫其度制,乃辞云:“吾娶之,必有应矣。”乃有白狐九尾,造于禹。禹曰“白者吾之服也;其九尾者,王之证也“。
涂山之歌曰:“绥绥白狐,九尾庞庞。我家嘉夷,来宾为主。成家成室,我造彼昌。”禹因娶涂山,谓之女娇。
——《吴越春秋辑校汇考》周生春辑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页106
这个上古神话是说,夏禹三十未娶,涂山氏女九尾白狐造访大禹,大禹认为“白色”与“九尾”是“王”天下的意味。涂山氏也唱歌应和,夏禹便和九尾白狐结了婚。在这里,九尾白狐成为涂山氏女的意味,并且第一次把狐与女子画上了等号,将二者合为一体,于是产生了“狐=女子”这一思维模式,这就是“狐=女子”的原型产生的基础。
墨山墨林流墨水
至于说这个神话所表达的意蕴,应该是两个部落的联姻。两个部落缔结婚姻,力量自然加强,再加上夏禹所娶得妻子涂山氏是个“九尾白狐”,不但美丽漂亮,而且生育能力强。所以夏禹认为缔结这样的婚姻,是吉祥如意的。有着美好意味的九尾白狐,一定能给他带来祥瑞之气,他的部落也便从此可以兴隆发达,繁荣昌盛。
二、“狐—淫妇”原型
把狐与淫妇相联系,最早源于屈原楚辞中的某些章句。如
浞娶纯妻,眩妻爰谋。何羿之射革,而交吞揆之?
——《白话楚辞.天问》吴广平注译
这是说,寒浞勾引纯狐为妻,两人合谋设计把后羿杀死。后羿能射穿牛皮,却被他们合起来吞灭?眩妻就是玄妻,也就是纯狐,也即是我们现在民间传说中的“嫦娥”。这三者,指的都是同一个人。
帝降夷羿,革孽夏民。胡射夫河伯,而妻彼洛嫔?
——《白话楚辞.天问》吴广平注译
绿水绿洲绕木屋
意思是说后羿射瞎了洛河河伯的眼睛,霸占了河伯的妻子洛嫔。据《左传.昭公二十八年》记载:“昔有仍氏生女真黑而甚美,光可以鉴,名曰玄妻。乐正后夔取之,生伯封,实有豕心,贪婪无厌,忿戾无期,谓之封豕。有穷后羿灭之,夔是以不祀。”后羿灭了伯封,便把伯封的母亲“玄妻”霸占为本人的妻子。看来,洛嫔就是纯狐,伯封是河伯的儿子。《路史.后记十三》里也说:“浞乃蒸取羿室纯狐,爰谋杀羿。”记载了同样的现实。纯狐,意为“黑色的狐狸”,是化身美女的狐狸精。狐狸精化身为美女,因为淫荡而通奸杀死本人的丈夫。这个传说,在人们的观念中,就把“女人”、“狐狸”与“淫荡”、“通奸”这些词汇相互联系起来,于是构成了“狐狸=女人=淫荡”的思维模式,产生了“狐狸——淫荡”的原型。
在历史传说中,后羿原是一位天神,曾射落九个太阳,降到人间后,当上了有穷国君,荒淫残暴,不修民事,被丞相寒浞推翻政权后,脱胎换骨,洗心革面,成为一位杀妖灭怪的英雄,最初为寻求不死药而悲壮地死去。关于后羿的妻子与相寒浞杀死后羿的缘由,在《离骚》中有这样的记载。
羿淫游以佚畋兮,又好射夫封狐;
固乱流其鲜终兮,浞又贪夫厥家;
——《白话楚辞.离骚》
原来后羿纵欲淫乐喜欢打猎,最喜欢射杀肥大的狐狸。淫乱的下场便是寒浞杀死后羿,霸占了他的娇妻。有些学者还认为,“射”字,是用射箭来意味性交,后羿“好射夫封狐”即后羿喜欢与化身美女的狐狸精性交的隐语。
几处红衣藏洲屋
浇身被服强圉兮,纵欲而不忍;
日康娱而自忘兮,厥首用夫颠陨;
——《白话楚辞.离骚》
寒浞的儿子过浇也是纵欲无度,整天欢愉,最初被少康杀死。这是《离骚》里说的。但在《天问》中屈原却说少康杀浇时却杀死了浇的嫂子女歧。
惟浇在户,何求于嫂?何少康逐犬,而颠陨厥首?女歧缝裳,而馆同爰止。何颠易厥首,而亲以逢殆?
原来浇竟然和本人的嫂子女歧通奸。萧兵在《楚辞新探》中认为,“缝裳”是意味交合的隐语。女歧替过浇缝制衣裳,两人同睡在一间房屋里面,结果少康在杀过浇的时候,却杀死了女歧。
粉树卧桥流绿水
关于女人淫荡的故事,在《离骚》、《天问》中还有很多。如
吾令丰隆乘云兮,求宓妃之所在;
解佩纕以结言兮,吾令蹇修以为理;
纷总总其离合兮,忽纬繣其难迁;
夕归次于穷石兮,朝濯发乎洧盘;
保厥美以骄傲兮,日康娱以淫游;
虽信美而无礼兮,来违弃而改求;
传说,宓妃长得非常美,她依仗本人四、人尽可夫,所以,屈原要“违弃而改秋”。
看来,在人们的观念中,把“女人”、“狐狸”、“善淫”联系起来,构成“狐狸—淫荡”并不是没有现实的原型和基础。这些现实表明,那个时期女人“淫荡”行为,还真是不少。
几处红衣造木屋
三、“雄性——善淫”原型
在先秦,狐的性别也指向男性,并出现“雄性——淫狐”的原型观念。最早见于《诗经.齐风.南山》云:
南山崔崔,雄狐绥绥。鲁道有荡,齐子由归。既曰为止,曷之怀止?”
郑玄解释说:“雄狐行求匹藕于南山之上,形貌绥绥然。……喻襄公居人君之尊,而为淫佚之行。其威仪可耻,恶如狐。”诗用雄狐起兴,用狐狸作比,讽刺齐襄公与其妹私通的淫耻行为。这成为以后狐意象男性倾向的基础。
雄性狐淫人妻女观念的产生,大约在汉代。东汉初年的《焦氏易林》中,已经有老雄狐迷惑妇女的记载。此书卷三〈睽〉之〈升〉说:“老狐屈尾,东西为鬼,病我长女,坐涕诎指,或西或东,大华易诱。”在同卷中〈萃〉之〈既济〉说:“老狐多态,行为蛊怪,惊我主母,终无咎悔。”老雄狐的“病我长女”、“行为蛊怪,惊我主母”的说法,都可以作为雄性狐淫的例证。
在《太平广记》中,也有着类似的记载:
草场官张立本有一女,为妖物所魅。其妖来时,女即浓妆盛服,于闺中,如与人语笑。其去,即狂呼号泣不已。
——见《张立本》,卷454,唐
墨山墨树流墨水
旁有老父,谨觉其饥色,取以遗之。……将去,谓谨曰:“吾土地之神也,感子之意,有以相报。”因出一编书曰:“此禁狐魅之术也,宜勤行之。”谨受之,父亦不见。尔日,宿近县村中,闻其家有女子啼呼,状若狂者,以问主人,对曰:“家有女,近得狂疾,每日昃,辄靓妆盛服,云召胡郎来。非不料理,无如之何也”。
——见《张谨》,卷455,唐
安既还,妻见之,恩义殊隔。安颇讶之。其妻至日将夕,即饰装静处。至二更,乃失所在。……安乃奋剑击之,三少年死于座。…俟晓而返,视夜来所杀少年,皆老狐也。
——见《徐安》,卷450,唐
人见甲妇美,白云:“此有灵祇,好偷美妇。前后至者,多为所取。宜慎防之。”……丈余,遇大树坎如连屋,有老狐,坐据玉案,前两行有美女十余辈,持声乐。皆前后所偷人家女子也。
——见《刘甲》,卷448,隋
绿树绿洲漂渔舟
以上这些雄性狐妖的媚惑本事真是十分地高明,如《徐安》、《张立本》、《张瑾》这三篇,他们竟然能让女性进入一种迷幻恍惚的形态,将本人打扮得异常美丽漂亮漂亮,等待着“胡郎”的到来。
《中国狐文化》指出:显露狐为淫兽的端倪,实际上已经初步建立起‘雄狐’—雄性淫狐—的原型观念。到六朝时期,这一观念进一步发展,狐妖的雄化倾向和性欲特征被反复强调着,由此产生了一系列‘雄狐’型故事,这就把‘雄狐’的原型明确化定型化。”,看来,汉代“雄性——善淫”的原型已经构成。魏晋之时,这一原型得到了发展,此类传说转盛。
在《搜神记》中,写了许多雄狐化为丈夫与女人交接的故事。《搜神后记》卷九载:“吴郡顾旃,猎至一岗,忽闻人语声云:‘咄!咄!今年衰。’乃与众寻见。岗顶有一塚,是古时井,见一老狐蹲塚中,前有一卷簿书,老狐对书屈指,有所计校。乃放犬咋杀之。取视簿书,悉是人女名。已经奸者,乃以朱钩头。所疏名有百数,旃女正在簿次。”一只老雄狐妖正在看一本薄书册子,那上面记载着上百名妇女的姓名,已经奸淫过得就用朱砂笔打上记号,顾旃的女儿的名字也在这薄书册子的上面。这只老雄狐可谓善淫之至。
绿洲绿水绕绿树
上一篇:【学史力行 为党旗添彩】卓尼县杓哇乡举办土族民俗文化传承培训班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