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树枣文字网!

仓颉造字:天雨粟、鬼夜哭。夜里鬼怪的嚎哭意味着什么?

树枣文字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仓颉造字的故事家喻户晓,但很多人却不晓得,仓颉造字的时候,天地间发生了什么。

在《淮南子·本经训》有这么一段记载:

昔者苍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

已经仓颉创造文字的时候,天地间小米好像雨滴一般落下,每到夜里,便能听到鬼怪的嚎哭!

充分发挥我的想象力,脑海里浮现出神奇又诡异的情景,不知不觉间竟然起了鸡皮疙瘩,这让我对当时仓颉造字的记载充满了猎奇,于是我又找了一些文献:

苍颉始视鸟迹之文造书契,则诈伪萌发,诈伪萌发则去本趋末、弃耕作之业而务锥刀之利。天知其将饿,故为雨粟。

仓颉遭到鸟行走的轨迹启发,创造了文字,从此人们就萌发了“诈伪”,有了“诈伪”,人们就会舍本逐末,放弃在土地上的耕作,转而操弄刀锥,刻划文字。上天晓得,这样下去人们就会饿肚子,所以下了一场小米雨。

这个解释了为什么会天雨粟。

颉有四目,仰观垂象。因俪鸟龟之迹,遂定书字之形,造化不能藏其秘,故天雨粟;灵怪不能遁其形,故鬼夜哭。-----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叙画之源流》

造化不能藏其秘”,大自然的奥妙慢慢被揭开,人类逐步掌握了一些基础自然知识。这显然是指文字会开启民智,让人们的智慧和理性萌芽。

灵怪不能遁其形“,根据张彦远关于书画同源的解释,该当理解为,文字和绘画同本同源,有了文字就有了绘画,当人们学会了绘画,就会把鬼怪的抽象描绘出来,并用文字将它们的特点描述记录,使得它们不能再隐遁身形,来去无踪。有了鬼的画像和记载,人们根据他们的特性与缺点,躲避它们亦或者便制服它们,故而鬼夜哭。

说到这里,这让我想起一个神兽---白泽。

白泽把天地间十万八千种妖魔鬼怪的克制之法,画了插图,附上文字,制成卷轴,送给了黄帝。而后,在黄帝的带领下,人们可以克制那些可以仗着本人神异对人类予取予求的鬼怪,从而大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就像如今社会,科学知识普及深入民众之后,那些骗钱算命的民间神棍,就得到了愚夫愚妇的供奉一样。安身立命的手艺被人轻易拆穿,还怎样去骗钱?

仓颉造字的最直观的效果,我认为就是山海经这本书,与其说这是一本记载地理知识神话故事的书,不如说这是一本美食图鉴!

山海经上的奇兽异怪描述,几乎最初都要加上一句:食之如何,皮毛有什么功效,骨头有什么功效。描述得十分清楚,十分怀疑作者是不是真的吃过。

有兽焉,其状如禺而白耳,伏行人走,其名曰狌狌 ,食之善走。——《山海经•南山经》

有兽焉,其状如鼠,而菟首麋身,其音如獋犬,以其尾飞,名曰耳鼠,食之不睬,又可以禁百毒。——《山海经·北山经》

英山,有鸟焉,其状如鹑,黄身而赤喙,其名曰肥遗,食之已疠,可以杀虫。——《山海经·南山经》

神话来源现实,文字的出现,在现实历史中会带来怎样样的变化呢!其实“天雨粟、鬼夜哭”这句话刚刚好是历史发展的真实写照!

文字的出现既意味着生产力发展到了一定程度,同时也将极大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比如更好地组织生产、更无效的知识传承,生产力的大发展使得物质较之前极大丰富,是为天雨栗。这里不是说真的天上下起了栗雨,只是一种夸张的比喻,谷物一下子多了很多,就好像是天上掉馅饼掉下来的一样。

同时,文字的出现也和神权到王权的过渡几乎同时发生,以往的神职人员在管理社会的时候依靠占卜等,如部落的巫祝,祭祀等等。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发现这些人的效率低下,错误频发。

而有了可靠的文字记载,极大地提高了王权下的各级管理人员在公平断案、组织生产、知识传承之类的活动的能力,使王权逐步取代神权,描述这一历史发展记载的很有可能就是颛顼上任帝位后,绝地天通的故事!神权时期的各种糟粕逐步被人们摒弃,神权被打压,是为神鬼夜哭。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