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客家话上古汉语韵部读音举例(续)
这一期解说上古汉语韵部歌部。歌部读ai或a。如:
个:客家话“个”作指示代词有三个读音。如个只人(那个人)中的“个”,可读gai4,也可读ge4(e音欸)。还可读a,如个係,无差个(那是,不会错的)。作助词读ge4,相当于“的”,如无差个、佢个。作量词也读ge4,与“只(隻)”同,一个人,也说一只人。ai、a是上古读音,e是客家话今读音。
《集韵•箇韵》:“箇,居贺切,《说文》:竹枚也。或作个、介,通作個。”《广韵•箇韵》:“箇,箇数,枚也。”枚是数量词,相当于“个”。留意:箇是本字(两箇黄鹂鸣翠柳),《集韵》成书於宋代,个、介(一介书生)、個都是当时的简化字,個为通用字,如今的简化字选择笔画更少的“个”。
柯:客家话阴平ko1,如姓柯;又读上声ka3,如树柯(树枝)。《广韵•歌韵》:“柯,古俄切,枝柯。”枝柯,草木的枝茎。唐•李白《南轩松》:“南轩有孤松,柯叶自绵幂。”
我:客家话有三个读音。作第一人称代词文读读阴平ngo1,如我们;白读读阳平ngai2,如我去上班;作代词表示所属时读阴平nga1,如我爸、我老弟(我的弟弟)。《广韵•哿韵》:“我,五可切,己称。”《说文•我部》:“我,施身自谓也。”
那:那今作哪,客家话有两个读音。读去声nai4,如那里都搞去咹泠洌(哪里都搞得这么干净)。《广韵•箇韵》:“那,奴箇切,语助。”《广韵•歌韵》:“那,何也,於也。”何,代词,表示疑问。
那又读上声nai3,如那侪喊你来个(哪个叫你来的)。《广韵•哿韵》:“那,奴可切,俗言那事。”那事,即哪事,什么事。
上古韵部支部ai/iai
解:客家话读上声giai3,如解唔脱(解不开)。《广韵•蟹韵》:“解,佳买切,讲也,说也,脱也,散也。”
劸:客家话读阴平yai1(iai1),义为驱逐、驱赶,如劸佢出去(赶他出去)。《广韵•佳韵》:“劸,於佳切,逼也。”《增韵•职韵》:“逼,驱也。”逼,逼迫;驱,驱逐、驱赶。《孟子•万章上》:“而居尧之宫,逼尧之子,是篡也,非天与也。”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