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看到机床厂师傅手工铲刮工件的时候,可能会忍不住产生疑问:难道机器加工出来的产品比不上手工的工艺吗?
不支持的音频/视频格式
请试试刷新
重播
播放
00:00
/
00:00
直播
00:00
进入全屏
0
点击按住可拖动视频
那可能是您对铲刮的理解还不够,人工无论如何也无法与机器加工相抗衡,甚至相提并论。但是机器加工也是有其无法避免的缺陷的。
加工的过程中有摩擦有损耗,加工的精度随着加工次数的添加而递减,而人工铲刮正是为了弥补这一块的缺陷。
人工铲刮也叫人工刮研,这门手艺已经流传了两百多年,工业革命时期就已经存在,是一门利用刮刀,去除影响机械精度的物质,以此来矫正机械加工的误差。
将显色剂薄且均匀地涂在标准治具上,再把这一治具放在要铲的轨道上摩擦,轨道上的高点就会被显色剂附着上,接着用刮刀把高点铲除,不断地反复此动作,晓得铲刮面均匀一致为止。
这是一项非常细致的手工技术,虽然需要不断反复断练习,熟能生巧。
人工铲刮需要三个阶段:粗刮、细刮、精刮。
粗刮是要处理工件表面生锈严重,表面粗糙明显、加工痕迹较深的问题,使用长刀,大概15mm左右,宽10mm,同一方向进行铲刮。
在工件表面研点达到每25mm×25mm上4~6个点时,开始进行下一步的细刮,将粗刮后的高点刮去,用长5-10mm,宽6mm的短刀。
当平均研点达到25mm×25mm上10~14点时,可以进行精刮,用宽4mm的精刮刀,平均研点每25mm×25mm上为20~25点时即可。精刮常用于检验工具、精密导轨和紧密工具接触面的刮削。
除了以上的工艺处理之外,还有刮花,能够使工件更美观,能积存润滑油,还能够反映出弓箭的磨损程度。
人工铲刮,能够降低工件表面的粗糙度,提高几何精度的同时又能够提高润滑效益和使用寿命。是保证机床精度必不可少的加工工艺。那么,做为一家专业的数控机床生产厂家,你们也这样做了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