磅礴旧事是我最敬重的旧事之一,磅礴旧事稿以揭露丑恶,宏扬正义而著名于国内外。9月27日笔者在《今日头条》上看到磅礴旧事记者以上海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质子重离子医治仪为题材发表题目为“上海质子重离子医院出院患者突破5千例,可医治40余种肿瘤疾病”一篇文章。文章发表后在评论区有大量网友点评,网友从患者接受质子重离子医治后的生存期长短,生活质量,医治费用三方面对这篇文章立意提出质疑。笔者作为最底层的文学爱好者对于网友的质疑孰是孰非笔者没有能力评论,作为最基层县级医院的一名普通又非这一专业的医生对上海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质子重离子医治肿瘤的疗效更不敢妄加评论。
但是作为普通医者必须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表明对磅礴旧事这篇文章的看法。笔者认为这篇涉及患者健康切身利益的文章缺乏科学性,没有严谨性。作为医学临床实例报道一定要从临床角度出发,除了质子重离子医治肿瘤例数外,要原本来本告诉读者及肿瘤患者,质子重离子治疗肿瘤二年、五年、七年(中国开展年份)、甚至10年(国外经验)以上生存率是多少?就像国内一些旧事媒体报道许多国内著名的三甲医院开展肝癌肝脏移植一样,文章明确说明肝移植效果确切,疗效明显。其中二年、五年、十年以上生存率等数据表述非常清晰,一目了然。这些翔实的数据最有说服力,令患者信服,移植的疗效摆在那里,供患者及家属自主选择。
磅礴旧事这篇报道重点阐述了上海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开展质子重离子医治肿瘤7年积累了“中国方案、中国经验”。对于这样的临床经验总结人们不会有丝毫怀疑。但文章恰恰是没有切入肿瘤病人最为关注的质子重离子医治后生存率及医治价格,这是关键的问题。当某人患恶性肿瘤时,患者及家属最先考虑的是患者能活多少年,其次才是价格。如果不说清楚,容易让肿瘤患者出现选择困难,也会让人们把这篇文章误解成为医院做广告的嫌疑,网友吐槽的重点也是文章在向社会推介质子重离子仪器医治肿瘤后生存期有多少年。因为患者掌握的医疗知识无限,他们对肿瘤的化疗,放疗、手术切除医治、靶向医治、西医医治、免疫医治、质子重离子医治究竟那一个方式好完全不了解,他们的认知是同医生之间对话构通中获得的,知哓的程度也是非常肤浅的。说通俗一点医患之间关于疾病医治的认识,就像大人与小孩对话,听话的总是小孩。
这篇文章还例举单台质子重离子医治量达到第一个1000例历时30个月,第二、第三、第四1000例分别用了18.5、15.5和12个月,医院质子重离子医治患者总量达到5000例,诊疗效率居国际领先水平。笔者查阅相关材料,发现质子重离子医治肿瘤始于九十年代的美国罗马琳达,目前美国、德国、日本是这方面比较先进的国家,当然中国也在这一行列之中。质子重离子仪器在中国投入临床7年后积累了非常好的“中国方案、中国经验,” 但文中没有进一步引见具体实例,让人们留下很多想象的空间。文章还例举肿瘤医院经检索(文献)对比例数明显高于日本,日本5000例用了15年时间。其实文章叙述的这一点完全没有可比性,因为中国是14亿人口,日本是1.26亿(2021年)就算中日两国每一百人肿瘤发病率相同,按人口数计算其发病总量也会巨大差距,自然而然接受质子重离子医治肿瘤的人数肯定是不一样的。在患者接受质子重离子医治肿瘤的例数上没有什么可以炫耀的。时间跨度长短同该仪器投入临床后患者接受医治的认知度有关,晚期使用质子重离子医治肿瘤,接受医治的患者思想会有诸多顾虑,日本从使用开始到满5000例历时15年就有这种因素存在。
磅礴旧事记者报道质子重离子医治肿瘤的出发点是好的,向全社会推介了肿瘤医治的一个比较新的方法,作为社会公众媒体值得点赞。但是记者没有抓牢肿瘤患者最关怀的重点,这是这篇文章严重不足之处。虽然记者文学功底深厚,但是对涉及生命的题材写作时还是把控弱了一些。所以旧事记者要多了解医学专业知识,这样更能从专业角度去报道。报道的内容会更客观,愈加实事求是,让肿瘤患者看到生的希望,不会让患者感觉记者在误导或有其他目的,更不会让网友对文章的非难。
上一篇:我是一位严重慢阻肺患者阳后,在医生指点下吃这些药物身体恢复好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