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树枣文字网!

杜牧的一首田园小诗,写出了乡村之美,读来令人心醉,可谓佳作

树枣文字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古诗词中,我最喜欢读田园抒情诗,特别是春天的田园诗作,充满了生机,又富有乡土气味,读来赏心顺眼,如置身于美好的乡村田园中。

在此,我们一起品读一首田园小诗,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牧。

公元839年仲春,身在宣州的杜牧要到长安任职。在赴任途中,他经过南阳遇到了下雨,在一户农家避雨。

农家主人热情的款待,杜牧感激不尽,有感写下了一首名为《村行》的田园抒情小诗,充满了乡村之美,句句美如画卷,读了令人心醉。

村行

唐·杜牧

春半南阳西,柔桑过村坞。

娉娉垂柳风,点点回塘雨。

蓑唱牧牛儿,篱窥茜裙女。

半湿解征衫,主人馈鸡黍。

这首诗使用了白描手法,写了仲春之时的乡村美景,既有自然之美,又有乡村人情美。字里行间,分发出诗人对乡村的热爱与对农家的感激之情,读来朗朗上口,倍感亲切。

“春半南阳西,柔桑过村坞。”

开篇写了南阳西的秀丽风光,宛如一幅春意盎然的乡村田园图,一下子就把读者带入到恬静的春日田园之中。

春已过半,百花争艳,一派好春光。开头的“春半”两个字,让人不由联想起春天的美好。

“南阳西”让人对这地方产生了猎奇心,能让诗人在诗句点名的地方应该是个不错的地方。再与开头的“春半”放在一起,让人联想到美好的春色。

可是,诗人没有写春色满园、百花争艳的春色,而是写了村中桑树的长势。

村子里,桑树处处可见。此时,桑树都长出了嫩芽,从“过村坞”可见,桑树长得很茂盛,把整个村落点缀得一片生机。

“娉娉垂柳风,点点回塘雨。”

动态描写了乡村的自然风光,充满了动态美感。

悄悄地吹拂,垂柳依依;点点细雨,落入池塘上,泛起了润的水花。

这里无论是诗句,还是景色,都美不胜收。前后对应的叠词,工整的对仗,把春风、垂柳、细雨,池塘融入到10个字中,画面如动态的摄影一般。

“蓑唱牧牛儿,篱窥茜裙女。半湿解征衫,主人馈鸡黍。”

前面四句写了秀丽的自然风光,后四句则是写人文美景,集合了听觉、视觉、味觉之美,让读者感遭到乡村的人情美。

披着蓑衣的牧童在雨中放声歌唱,篱笆里的少女穿着美丽的红裙子……

此时,雨越下越大了,诗人走入一户农家避雨。

主人热情地招呼他脱下半湿的衣服,并预备了丰盛的饭菜款待令诗人感到特别温暖……

纵观全诗,对仗工整,言语自然清新,语调轻快,意境清丽,写出了乡村之美,分发出淳厚的民风,具有浓浓的乡村人情味,读来令人心醉,感遭到乡村的静好,可谓佳作。

#头条创作挑战赛#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