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树枣文字网!

如何理解“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树枣文字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倘若一神童,他的思想已远超凡人,但他的言语还是停留在孩童时期的水平。那么他表达的思想,大人一定听不懂。

老子的思想在当时来说无异于一神人。但他当时处的时代的言语,对于我们现在而言,词汇量非常无限,他的话,我们现在来听,无异于听一小孩说话。故他的话,我们现在很难懂!

但是,我们把他过于神化了。就像蒙娜丽莎的浅笑。也许她的笑并没有太多含义。但是,只要把这些大家都搞不懂的东西越吹越神,才显得吹嘘的人有水平!这无益于我们了解真相。真相被掩盖越来越深,以至于没人再想真相了。

假设我们能回到老子所处的时代,也许就很容易理解他的话!

那时候,人类接触的动物并不多,牛羊可能是最多的了,也不晓得牛羊是要经过雌雄交配才有小牛羊生下来。

老子不晓得世间万物从何而来,看到母牛不断下小牛,就来了灵感!

他认为,世间万物的由来,就像母牛下小牛一样,都是从阴道里出来的。所以有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玄牝之门实际上就是现在说的阴道!

模模糊糊感觉,天地之间有个阴道。但他不晓得在哪?只晓得她源源不断的产生万物。绵绵若存用之不勤,就是这个意思。

想明白了,这句话,就是老子一懵懂的想法,猜测而已。被世人搞得越来越神!

包括老子道德经开篇,道可道,非常道,理解老子的时代你就很容易理解这句话。

老子当时就有朦胧的辩证思维,但当时没有客观,客观一说。没有这个词!所以他用“有”和“与”来替代。“有”就是客观的认识,“无”就是客观的存在。

简单解释第一章就是,盘古开天地,啥都没有,啥都不认识,两眼一抹黑。(无,天地之始)慢慢人们开始研究,学习,积累,找规律,命名。才有后来的山川,星斗大海,鸡鸭鱼肉,春夏秋冬(有,万物之母),但老子意识到,我们客观给这些万物取的名,找的规律,并非本源,只是暂时的,好像现在说的,相对静止。

运动是客观的,静止是客观的。想到这些,你就很容易理解,道可道,非常道。

但老子思想里还是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去解释万物。加上他有朦胧的辩证思维。所以他想到从客观(有)和客观(无)

两个角度看世界!即试图找到万物的本源,又不断归纳总结万物展示在人面前的表象。他越想越糊涂,越想越深奥,才有同出异门!众妙之门。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