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brotherkai
“我看不懂,但我大受震撼。”
这句话其实是个老梗了,但不断深入人心、经久不衰,因为它实在是!太!好!用!了!
这简单的十个字,既可以描述本人看到高深作品时,那种“脑袋一嗡”的感觉;
也可以用来比喻本人刷到迷惑旧事时,脑子里冒出的一阵问号;
还可以用来笼统表达本人在遇到生气事件时,一时还没想好该如何吐槽的态度。
举几个例子:
1、看完名字超长的电影《飞行器里的好小伙,或我是怎样花25小时11分从伦敦飞到巴黎》,我感到大受震撼;
2、刷到胃肠病学期刊《Gut》在分析了90万人数据后,得出结论“O型血更容易长痔疮”的旧事,我继续大受震撼;
3、听到领导宣布端午节不放假,还要加班10天的决定,我依旧大受震撼……
这句话最早出现在公众面前,是在2013年。
而这个梗的出处,是纪录片《打扰伯格曼》(Trespassing Bergman):
在这部纪录片里,导演找来了伍迪·艾伦、韦斯·安德森、李安等人,来聊聊瑞典电影大师伯格曼对他们的影响。
其中,李安提到了伯格曼对他的影响:伯格曼《处女泉》的片尾镜头,让李安印象深刻,并直接影响了他的拍摄习惯。直到现在,李安要拍一个沉思的镜头,第一个想到的还是从人物背部开始拍起。
俗话说得好,“情到深处难自抑”,聊着聊着,李安也情不自禁地在镜头前感慨:
“(上世纪)70年代初期,我和朋友在电影社的放映室一起看《处女泉》。
我连续看了两次,看完动弹不得,仿佛被导演夺走了童贞。我看不懂,但我大受震撼……
在这之前,我从来没有看过艺术电影,那冲击之大,你想象不到。”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重要的事情说3遍。
李安的这个故事,相信不少用过“大受震撼”表情包的人都听说过。
不过,最近我发现,他并不是第一个说这句话的人。
如果说李安是让“大受震撼”彻底出圈的抽象代言人,那它的“联合创始人”,很可能是那个你我熟知、无法无天的陆依萍小姐。
李安导演是“看不懂,但大受震撼”;而陆依萍是“看懂了,也大受震动”:
在2001年播出的电视剧《情深深雨濛濛》中,总爱挑灯夜战的陆依萍,在日记中这样写道:
“今天,我在‘那边’发现了一个大秘密,这使我大受震撼……”
至于这个惊天的秘密是什么,大家可以自行回看。
细心观察一番,你就会发现名人口中的“大受震撼”,往往有几个共同点:
首先,能让他们“大受震撼”的事情,一定是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不然容易显得本人大惊小怪;
其次,这件令人“大受震撼”的事情,往往跟他们有直接关系——
比如翟博士的一句“不知知网为何物”,直接导致高校毕业生在写论文时对他念念不忘;
最初,为了体现出本人确实“大受震撼”,他们在讲述这件事情的时候,往往会附上生动的表情和灵活的肢体言语——
具体步骤,可以参照《老友记》里屡次出场的珍妮丝,瞪眼、挥手、“OMG”……
话说回来,我们遇到的大多数人和事,都没有达到令人“大受震撼”的水平,撑死了也就是让人“轻轻一惊”。
之所以老是用它来描述一个事件,更多是因为它真的很顺口。就比如现在,在我熟练地打下“大受震撼”这几个字的时候,我甚至连眼皮都没有抬一下。
“大受震撼”到底是一种怎样的体验,说实话,我还真没经历过。
所以我也非常猎奇:
在座的各位读者,最近有什么事情,能让你发出“大受震撼”的感慨吗?
事情,能让你发出“大受震撼”的感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