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断认为躬身入局是贬义词,“躬身”没毛病,做人谦逊,做事勤勉,是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姿势。“入局”感觉怪怪的,就好像加入江湖帮会、黑社会,投靠了黑白两道通杀的大佬,我们究竟入的是什么局?
最近有篇文章很火,沈东军的《我辞退了一名核心高管:不躬身入局,不配做管理者》,缘由罗胖在新年跨年演讲中讲了一个曾国藩已经讲过的故事,曾国藩说:“大抵谓天下事在局外呐喊议论,总是无益,必须躬身入局,挺膺负责,乃有成事之可冀。”
罗振宇认为“躬身入局”,就是弯着身子,我们把本人放到这个局里去,这个局是可解的。
从微观层面处理问题的角度,尤其是站在老板、帮主、老大的角度,躬身入局成为局中人,才是本人人,才能真正为我所用,才能设身处地想办法解开困局。这样的论述听起来很有道理,实际是以偏概全,很容易误人子弟。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
为狗爬走的洞敞开着,
一个声音高叫着:
爬出来吧,给你自在。
我渴望着自在,
但也深晓得,
人的躯体哪能由狗的洞子爬出。
我只能期待着,
那一天地下的火冲腾,
把这活棺材和我一齐烧掉,
我应该在烈火和热血中得到永生。
年少时朗读的这首诗突然涌了出来,当年叶挺为什么不惜牺牲性命也没有躬身进入狗洞之局?如果他躬身入局,困局自然就解了,生命自然可以保全,荣华富贵也可以预期。
我想起了文天祥的《邪气歌》,想起了他写下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想起了革新派和保守派左右不逢源,一生颠沛流离什么局都不入的苏东坡,他活出了本人。
局,从尺从口,尺即法度规矩,口喻人口饮食言语。棋局,棋盘也。解析“局”字,可以理解成是用法度规矩包围的一个无限空间,用来限制局中人的“口”,规范言语和饮食。局中人靠局吃饭,一切按局里的规矩办,吃什么不吃什么,说什么不说什么,做什么不做什么,一切都有局限,一切都有法度。
“入局”其实入伙,就象加入某某帮会,一定要长老引见入会,拜天拜地拜祖师,歃血为盟,不但信誓旦旦,有的还要纳投名状,以示忠心和同流合污。
“局中人”唯老大马首是瞻。虽然帮有帮规,帮规也都冠冕堂皇,天天打家劫舍,讲的可都是忠义,但最重要一条是层层效忠,效忠帮会,效忠老大,必须为老大马首是瞻。迕逆老大是大罪,被视作欺师灭祖,人人可以得而诛之。
“局中人”没有独立的意志,不需要独立的思非观,帮会的面子就是我的面子,帮会的仇人就是我的仇人,对我方有利的就是对的,对我方不利的就是错的。服从,绝对服从,叫骂谁就骂,谁叫打谁就打谁,甚至杀人放火。
“局中人”不能选择自动“出局”。“入局”成为“局中人”,生是局中人,死是局中鬼。“出局者”自然成为局中人的公敌,必须付出极高的代价,净身出户是最好的结果,身败名裂、体无完肤是常态,搭上许多人的性命也不出奇。
浮士德为了追求新生活,入了魔鬼墨菲斯托为他设的局。浮士德和魔鬼墨菲斯托商定,魔鬼墨菲斯托会满足浮士德的一切要求,如果有一天浮士德认为本人得到了满足,那么他的灵魂就将归魔鬼所有。
“入局”就是把灵魂交给魔鬼,与魔鬼攻守同盟。
唐太宗李世民已经在端门上,见到新进士一个接着一个往外走,喜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彀中,指弓箭射程之内。“入彀”比喻人才入其掌握,被笼络网罗。“入局”就是“入彀”。
有人被劝入局,有人被骗入局,有人自动入局,不管怎样入的局,入了局就是局中人。已经“入局”,回头太难,所以还没入局,预备入局的年轻人,在入局之前一定要三思而后行。
躬身入局之前,一定要细心想一想,多问几个为什么,入的是什么局?会不会是结党营私的私局?会不会是党同伐异的残局?躬身入局之后还有没有挺身的自在?还能不能挺身出局?会不会像浮士德一样用灵魂与魔鬼买卖?究竟要上交什么样的投名状?
如果生存不是独一目的,如果向往自在生活,让思想冲突牢笼,我们要做天下的主人,躬身劳动创造幸福,不为五斗米折腰,不要卑躬屈膝入局做奴隶。曾国藩不过是成功的奴才,革命导师马克思,创业达人马斯克,他们都不是池中物,不是局中人。
国际歌这样唱道,
“从来就没有什麽救世主,
也不靠神仙皇帝,
要创造人类的幸福,
全靠我们本人……”
哪里没有魔鬼?谁人不处困局?要不要躬身入局?还是高歌一曲?
上一篇:彀、毂、觳、縠、穀、豰六个汉字,傻傻地分不清楚,分享给大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