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树枣文字网!

惊呼和掌声不断!武汉国际杂技艺术节现场燃爆

树枣文字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3月26日讯(记者叶飞艳)“太神了!”25日晚,第十四届武汉国际杂技艺术节在武汉杂技厅进行展演。现场观众的惊呼声和鼓掌声不断。特别当舞台上的演员完成一个个高难动作时,观众席上立刻响起阵阵喝彩

“真过瘾,一次看够各地杂技王牌”

杂技节目《龙跃神州——中幡》。长江日报记者 胡冬冬 摄

5米多高的中幡被一次次高高抛起,又一次次稳稳接住,翻腾、晃动、腰接、头接、肘接,看得人眼花缭乱……展演以《龙跃神州--中幡》为开场。该节目去年11月曾捧回中国杂技界最高奖项——金菊奖,并登上了央视春晚舞台的节目,此次来到武汉给观众带来震撼体验。只见演员们舞动的中幡仿佛巨龙般在空中、地面交相呼应上下飞腾,幡不离身、竿不落地,观众看了直呼:“燃爆了,有气势,够排面!”

“一晚看到了全国各地的杂技特色节目,好过瘾。”和同学一起从洪山赶来观看杂技表演的大学生李凡说,这次杂技节聚集了各地的“尖板眼”,高空类、手技类等各种杂技类别都在现场欣赏到了,“度过了一个充实的杂技之夜。”

当晚,中国杂技团、安徽省杂技团、云南省杂技团、新疆艺术剧院杂技团等全国专业杂技团带来12个高水平杂技节目。来自全国各地的顶尖杂技演员在舞台上各显身手,展现耍弄技、顶举技、悬吊技、平衡技、驾骑技、柔体技等多种技艺方式,带领观众近距离感受杂技艺术的魅力。

“很惊险,中国杂技魅力不凡”

杂技节目《雨中狂想——球技》。长江日报记者 胡冬冬 摄

惊险炫目的高空节目展示了杂技演员挑战极限的自信和勇气,也让观众不由感慨:“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手持6米长的平衡杆,步履轻盈地行走在数米高的钢丝上,或后空翻或头顶劈叉或飞身腾跃或骑独轮车……来自新疆艺术剧院杂技团8位杂技演员在钢丝上如履平地,惊心动魄,让人紧张屏息。

记者在现场看到,中国杂技团青年演员曹凯谱写了一场颠覆传统球技表演的节目《雨中狂想》,在高速旋转的倾斜舞台上,他将球技节目常见的“定点”表演变为“移动”表演,结合踢踏舞尽情发挥高难度球技,球也在动,桌子也在动,人也在动,挑战了手脚配合的极限。

来自浠水县杂技团的两个女孩带来《一片羽毛·空中吊子》,在8米的高空吊子上演绎两只被困在鸟笼的飞鸟,为了自在而不惜一切撞破牢笼。节目通过融入舞蹈、戏剧等元素的编排,加上实景舞美的道具设计、动人心弦的音乐音效,数次的翻转抛接,惊险又唯美,现场观众掌声连连。60岁的杂技爱好者汪霞说:“非常震撼,场面绝美,杂技的刚柔并济都展示出来了,我看到海报引见说这是我们湖北浠水的节目,为姑娘们点赞!”

“好感人,技巧和情感兼容的盛宴”

杂技节目《笑傲江湖——飞叉》。长江日报记者 胡冬冬 摄

当熟悉的央视《笑傲江湖》主题曲响起,观众随之进入武侠江湖。德州市杂技团带来的《笑傲江湖—飞叉》将武术和杂技融为一体,20多名杂技演员在高梅花桩间上下翻飞,钢叉随着他们的动作哗哗作响、动作干净利落、畅快潇洒,观众叹为观止。

杂技拥有高、难、惊、险等技巧的同时,也注重剧情、意境和美感,通过融合舞蹈、音乐等诸多艺术元素,完成对美的塑造。大连杂技团的《蒲公英·远方—蹬伞》在保留传统《蹬伞》轻盈飘逸艺术特点的基础上,将编演方式再度创新提高,在唯美诗意中彰显高超的难度技巧,更打破了“伞”的固有形状,大胆尝试与“蒲公英”抽象的融合呈现,使“蹬伞”在技术层面突破壁垒、在艺术层面更具神韵。只见在唯美的舞台上,演员鲁明月从1把伞在脚上翩翩起舞,到3把伞、6把伞在双脚上怒放腾跃、飞翔,最初以“叠罗汉”的方式同时蹬起15把伞,并且还在手上、脚上不停旋转,冷艳全场,有观众说:“大气都不敢出。”

济宁市杂技演艺无限责任公司、青岛艺术学校节目《乐淘陶—顶花坛》则带来更为愉快的氛围。通过拟人化的表现,由6名11岁—16岁的小朋友演绎快乐的“陶俑”在博物馆里玩耍着陶罐,活泼而淘气,让观众时而拍手叫好,时而捧腹大笑。

“杂技是不需要言语作为媒介,男女老少都能心领神会的节目。”观众苗女士沉浸在一个个节目中,她说,“在节目的编排和演员的表演下,再加上舞台灯光、背景变换,能感遭到每一个节目的舞台感染力都非常强,很容易就沉浸到其中了,全程光顾着看表演了,连手机都没怎样完满体验。”

【编辑:王戎飞】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使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旧事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59222222。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kin0207@126.com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