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树枣文字网!

“沈腰潘鬓”常被用来描述男子之美,“沈腰”到底指什么呢?

树枣文字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描述女子美的词数不胜数,如闭月羞花、沉鱼落雁等等。描述男子美的词就少了许多了,有人用“沈腰潘鬓”来描述。潘,指潘安。潘安之美就不多说了,他是古代美男的代名词。沈腰,是什么含意呢?

“沈腰”之沈,指的是南朝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沈约。莫非他的美在腰?似乎还真有这种说法。明代夏树芳著《法喜志》一书中,就记载“一时以风流见称,而肌腰清癯,时语沈郎腰瘦”。翻译过来,就是说沈约是一位瘦腰美男子。

女子以细腰为美形的审美,男子以阴柔为美,那就是东晋和南朝时期。沈约就是南朝文人的代表,也是这种审美趣味的代表。

其实“沈腰”更次要的是另一种含义,与美无关,却与政治有关。沈约本来是一个文学家,若止步于文学,他的人生应该是非常完满和精彩。可他竟涉足官场。

沈约出身江东大族吴兴沈氏,从小聪明好学,日夜兼读不知疲倦。他母亲担心他用功过度而生病,就把油灯的油少放些,好让他早些睡觉。沈约就把白天读的书,晚上灯油耗尽时拿来背诵。靠着勤学,沈约满腹经纶,文笔绝美。南朝诗坛上著名的“竟陵八友”,就是沈约和谢眺等几个文人雅士组成的,成为一个时代的代表。他的“疾风知劲草,严霜识贞木”,成为千古名句。沈约对中国诗歌最大的贡献,是提出了“四声八病”这一声律理论,这也是最早的较为系统的声律论,以这一理论为指点,永明文人在诗歌创作上进行了积极的声律尝试和探索,构成了“永明体”,为律诗的构成奠定了基础,开创了 “近体诗”发展的时代。

沈约如果只是醉心于文学创作,人生绝对是完满的。可他涉足了官场,而且在官场上历仕宋、齐、梁三朝,“三朝不倒翁”,不得不让人质疑其人品。公元501年,萧衍攻下建康,可他对称帝一事犹疑不决,沈约三次劝进,萧衍坚定了决心。萧衍让沈约与范云一同前来商议起草诏书之事,沈约到来时,拿出早已拟好的诏书呈给萧衍,萧衍拿来一看,称赞不已,未改一字,颁诏天下。萧衍赞沈约和范云说:我起兵于今三年矣,功臣诸将实有其劳,然成帝业者,乃卿二人也。”(姚察、姚思廉《梁书》)作为文人,沈约在官场上还是太率真和老练。有一次,沈约陪同梁武帝宴游,豫州献上时令贡品栗子,直径达一寸半,梁武帝萧衍对此感到很新奇,就问沈约:“史书上关于栗子的典故有多少呢?”二人将所想起的典故各自分条写下,结果沈约所知的典故比梁武帝萧衍少三件事。出宫后沈约对人说:“皇帝很要面子,护短,如不让着他,他就会羞愧而死。”梁武帝认为沈约的言论太不恭敬,要惩治他。经徐勉恳切劝谏,梁武帝才罢休。沈约从此生活在恐惧中,整天郁郁寡欢,因而落下了病。沈约决定告老还乡。沈约当时与徐勉交好,在写给徐勉的书信中说,“百日数旬,革带常应移孔,以手握臂,率计月小半分。以此推算,岂能支久?”(《梁书•沈约传》)后来,沈约竟因忧惧而死。

这就是沈约瘦腰的由来。其实,“沈腰潘鬓”是消瘦衰老之意。南唐后主李煜《破阵子》词曰:“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销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就是此意。

(更多历史故事,请点击关注)

#冬日生活 打卡季##头条创作挑战赛#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