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树枣文字网!

太准了!这就是警察的老师

树枣文字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浓情九月,恩师难忘

今天,

是第36个教师节,

能否也和我一样

想起了本人的老师呢?

能否也和我一样

每每谈起他们

总会骄傲地告诉别人

“这是我老师!”

· 写在前面 ·

老师,亦是师父,是友人。他们教给我们知识,传授我们经验,更教会我们成长。

对于公安民警而言,老师的角色,不只是学校三尺讲台上的教师,警务实战训练场上的教官,更可能是每日并肩作战的战友。是他们,让我们成长为一名合格的人民警察。

▲辽宁警察学院侦查系吕长青老师为学生赠言

01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2015年9月,我考入公安海警学院(现武警海警学院),高振是我入学后的第一任教导员。初次见面我就喜欢上他了,可可爱爱憨厚亲和,平时我们都敬称他为高老师。

印象最深的,是在拍毕业照的时候,高老师在拉的横幅上写道:“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这句话也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

▲第二排右二为高老师,第二排右三为黄业俊

今年5月,上级下发扶贫支教的通知,我第一时间响应,申请到广西三江县贫困村进行扶贫支教。

这次支教我不只只盯着孩子们的成绩,更要学会走进他们的生活。课堂间隙,我给他们讲述了我国近段时间抗疫的感人故事,希望在他们心里埋下一颗爱国的种子,并引导他们勇于表达自己的声音。

孩子们的一声“老师”,也让我愈加认识到本人重担。思想脱贫靠教育,孩子的未来就是这里的未来。

▲黄业俊支教照片

无论我身在何处,高老师的教诲不断在耳边。教师节来临之际,祝您节日快乐,幸福安康!

(作者:广州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南海边检站办公室民警 黄业俊)

02

入警时,

我遇到的第一个人就是"师父"

借着教师节这个日子,我想分享一下我跟师父之间的故事~

我师父叫赵如龙,别看年轻,已经在这个岗位工作了好几个年头,无论是业务能力,还是政治素养,绝对是无可挑剔。当然,第一眼见师父时,心里也是抱着怀疑的态度,毕竟我俩年纪相仿,不认为他会的比我多。可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我对他真的只要大写的“服”。

▲赵如龙(右一)

虽说是我师父,但日常我总是喊他龙哥。刚接触工作时的我学习能力并不是很强,对于派出所的业务知识理解吸收也没有那么快,但是龙哥总是以身作则,一遍遍动手操作,给我反复讲解,让我学懂,学会。在龙哥身上,我学到了对待工作的认真与踏实,成熟与稳重,并不是与年龄挂钩的标签。

生活中的我们是好哥们。我总是对他说:“龙哥,你名字是如龙,而我名字是浩洋,大海的意思,我俩组成一块,那就是龙入大海,一飞冲天了。”龙哥也总是配合的回答:“我们这是双剑合璧,一切工作都事半功倍,顺利完成!”

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我都会以龙哥为榜样,愈加努力!

(作者:河南省新密市公安局白寨派出所辅警 申浩洋)

03

都不想我啊!”

就写一个印象最深的事儿。

因为疫情,2020年毕业的我们得到了大学最初的校园时光。记得在六月的一天,那一天太阳很大很高,毕业生要返校领取毕业证,在操场偶遇到孙博老师,老师依旧戴着他的那顶标志的鸭舌帽。我和几个小伙伴还不晓得怎样组织言语和老师寒暄,孙博老师狠狠地说了句:然后他就快步走开了,剩下我们伙伴几人挂在太阳下,那天太阳真的好晒,晒得心暖暖的,辣辣的。

上完孙博老师的课快三年了,老师还是记得我们,我们却没能在毕业之前找老师好好聊聊天。只希望再三年无机会回去能和这群可爱可敬的老师们一起在阳光下晒晒太阳。

亲爱的老师,希望你们永远健康、快乐!

(作者:辽宁警察学院 隋政 )

04

是教官亦是恩师

他,曾是一线惩恶扬善的铁警精英,骁勇善战的罪恶猎手,满怀一腔热血,如今执笔走上讲台,化身为我们入警培训班91名新警的老师。在新警培训的82个日日夜夜,是他风雨无阻,一路陪伴,引领我们踏入从警之门。他是广州铁路公安局人民警察训练支队的陈晨教官。

▲图为陈晨

初见时,陈老师身着教官服,身姿英挺,刚正不阿,目光锐利如鹰,所及之处皆透着庄严肃敬。后来发现,其实生活中陈老师其实是个爱笑又温暖的人,只是但凡涉及工作,他必定严谨细致、一丝不苟。记得那次紧急集合,陈老师组织进行单警配备拆解组合测试。由于缺乏预备,操作不熟练,我心理过于紧张,无论是拆解还是组合,我和队友总是落在最初,每次都接受二十个俯卧撑的惩罚。他就不断鼓励我们不会就学,就练,铁经锤炼方成钢,玉经揣摩始成器!

▲开学仪式上,全班同学与老师合影

如今,我已带上老师的殷切嘱托,奔赴基层一线,扎根小站。我一直铭记老师的教诲,将公安工作当做人生事业,将热情与理想熔铸于岗位,不停追逐、不断锤炼、不懈奋斗!

值此教师节来临之际,向陈晨老师致敬!感恩您的关怀照顾,感恩您的倾囊相授,感恩您的无私奉献!

(作者:怀化铁路公安处新晃西站派出所民警 彭欢)

05

我师父,二级英模!

我的师父是一位深耕社区警务多年的民警,他先后获得全国人民满意公务员、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政法系统优秀党员干警,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等荣誉称号,他就是马长林。

与师父马长林初相识,是在2008年,我是刑侦民警,他是社区民警。他个子不高,但身姿挺拔,警装整洁,再配上特有的“大嗓门”,辖区的群众对他几乎是家喻户晓。

2011年后的秋天,我因工作调动开始接触和从事社区民警工作,而马长林成了我的师父。从刑侦民警到社区民警工作岗位的转变,从“案件线索”到“脚步举动”的转变,让我这个“新手”有点无所适从。

▲图为跟着师父马长林(右一)学习社区经验

为了让我更快地熟悉工作,师父老马去哪都带着我,从如何跟社区群众打交道四处理鸡毛蒜皮的小事,都事无巨细、倾囊相授。起初,我对处理这些“小事”有点不耐烦,觉得没必要花大力气。直到我和老马一起下了几次社区后...

“请问有人在家吗?”我们走访的第一户家中灯光昏暗,显得有些冷清。“谁啊?”过了许久,一位上了年纪的奶奶走出来“你们找谁?”“您好,我们是社区民警,过来走访的——”我的话音还未落下,老奶奶嘟囔着“啊?我不需要……”边摆手边“呯”的关上了房门。

首战碰壁,让我有些灰心。老马的脸上却没有丝毫不悦,拍了拍我的肩膀说“没关系,社区工作就是这样,我们会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人,社区民警的脸皮要厚,脸皮薄了可做不好群众工作。”慢慢地,我也愈加遭到群众事无小事,处理好每一起小纠纷,便是排除一处大的矛盾隐患。

还记得,每次听老马回忆起当年与习近平总书记握手的霎时,他的脸上总会显露难掩的笑意,“这是百姓对我工作的认可,我余生也要多为百姓做事。”我打心眼里服了。虽然没有正式的拜师礼仪,可他已成为了我真正的师傅,成为我职业生涯中无比重要的一个人。

如今,师父即将退休,我想对他说:“请您放心,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将永不退休!”

(作者:浙江省湖州市公安局湖州南太湖新区分局龙溪派出所民警 王辉)

06

上班第三年,

我得了第一枚三等功奖章

我是90后,2016年毕业于北京警察学院,毕业后,本来希望能有个威武帅气、经验老道的师父带我,但是我的师父偏偏是一个小眼睛爱皱眉的80后年轻师父。我的师父不爱说话,不会表达,不会自动教我应该做什么,如何做。但他很好学,刑法、刑诉法、治安管理处罚法,桌子上那几本书快被他翻烂了。没事就去跟人请教问题,逮着机会就学。

▲我与师父牛熠(左)的合影

慢慢地,我发现什么样的纠纷他都调的成功,什么样的案子到他手里他都能精确定性,即便是零口供的案子,他也硬是给问撂了。

就连跑步的时候,他都能顺手查获一车非法运输的煤气罐,逛街的时候碰到7.8个人打群架,他想都没想竟然一个人冲上去控制住了场面!

我师父很闷的,不爱表达,也不说本人多苦多累,就晓得闷头干活。他很少跟我讲什么道理,但从他身上,我学到的不只是公安业务,更多的是他那股钻劲儿,我觉得干警察就得像他这样,我也不断在努力。

上班第三年,我得了本人第一枚三等功奖章。今后无论在任何岗位,我都希望有一天,能成为像师父一样的警察。

师父,感激不断以来对我的包容。我给你添了不少麻烦,面对心里畏惧的困难,我也有想放弃的念头。但是,在从警路上有你给我引路,遇到困难时给我支持,坚持不住时给我打气,用你的一言一行让我在逐梦的路上努力向前奔跑。你放心,无论以后我在什么岗位,在干什么,我都会保持这份热情、这种精神,踏踏实实的服务群众。今年教师节,祝福您在工作上取得更优良的成绩,培养更多优秀的徒弟,身材越来越壮!哈哈哈哈

(作者: 北京市公安局石景山分局鲁谷派出所民警范文娟)

07

钢铁硬汉是你,

暖心兄长也是你

配角婚配的男人。他是福建省高级警务实战教官,在全国警务实战教官比武中斩获过多项殊荣。

入警伊始,我对本人的射击水平十分自信,在训练场上一直坚持本人的看法。荣江师父不动声色,只是一句:来,我们比试看看。当看到他的操枪动作和靶纸上的弹着点,我那点倔强的自信荡然无存。随后,沉下心来跟着荣江师父从最基础的射击动作开始慢慢练起,射击水平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对于实战教学,他坚持严抠细训,每个技战术动作都做到手把手教学。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长期陪练导致他患上严重的肩周炎。但他一直坚持,只要与学员一起摸爬滚打,才能及时发现问题,调整训练方向,使训练愈加贴近和服务实战。

那几年里,我们一起在凌晨的高速路口设过卡,一起在午夜的角落里蹲过点,一起奋力夺下过犯罪嫌疑人手上的尖刀,在各种危难险重担务中结下深厚的师徒情谊。

工作训练中,荣江师父是个十足的钢铁硬汉,但生活中却是个暖心的兄长。节日时的短信祝愿,周末时的相约撸串,球场上的最佳搭档,他积极协助处理生活中的困难,调整工作形态,激励完成每一项任务。

后来,我从巡特警转岗至反恐业务岗位,荣江师父那种用本人专业知识引领身边人的精神不断激励影响着我,在他的带动下,我认真研究新的业务知识,尝试总结业务经验做法,今年刚通过了专业警种中级教官评审。

愿亦师亦兄的您健康生活、硬核工作,继续发光发热!

(作者:福建省晋江市公安局巡特警反恐大队四中队四级警长苏贵南)

08

您只给我上了一年的课,

但是我收益终生

刘颀是我的战友,也是我在警校的老师。还记得阔别校园后的那次重逢,您此时是吉安市公安局吉州分局的民警,而我更想叫您一声“老师”。在吉安市人民警察学校,您来探望教官培训班的学员,您耐心地听我们反映训练中碰到的问题,并对我们赋予着期许,使我们更认同本人,更用本人多年在工作岗位上的经历激励我们,也鼓励着我今后成为一名合格、优秀的教官。

您的教诲让我想起在江西警察学院念书时,我见到您怀着饱满的精气神走入课堂,您是一位实战经验丰富的老师,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给予学生比较充分的自主探究机会,课堂效果特别好。后来听您说来自吉州公安的一名民警,作为基层政法实务专家来到警院任教,那时我便在心中种下了一颗梦想的种子,憧憬着能和您成为战友。

那一天终于到来,我倍感欢喜、激动。正因为您的谆谆教导,我如愿成为一名吉州公安民警。可以说,您的一言一行都感染着还是一名学生的我,您永远是我的榜样。您不只是我业务上的“领路人”,更是我思想上的“指南针”。虽然在学校,您只给我上了一年的课,但是我收益终生。走向工作岗位后,您依然像在学校一样,关怀和引导着我,让我作为一名新警,心里格外踏实!

心血育桃李,辛勤扶栋梁。在教师节到来之际,我想对您说,节日快乐,敬爱的刘老师!

(作者:江西省吉安市公安局吉州分局文山派出所民警刘文晟)

09

谢谢您,

无所不能的人

2019年1月,我来到西青开发区派出所,成为了一名内勤民警。因为从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西青看守所工作,在一年时间里,我所接触的业务知识与技能与派出所的业务并不相同,来到这里,意味着我要从零开始。

在西青开发区派出所里,忙碌的身影中有那么一个人,很侥幸我能成为他的徒弟,他就是李宏罡。

师父2001年参加公安工作,曾在派出所和刑侦责任区大队工作,不断扎根基层,对派出所和刑侦业务十分纯熟。在接触了一段时间之后,我对师父的认识从“一个厉害的老民警”变成“无所不能的人”。

师父成了所里的“陀螺一样”的民警,常常是刚刚忙完了这件事,又要去忙那件事;刚刚写完一篇工作方案,就要出去调查取证;刚刚分析完情报信息,扭头就要去抓捕犯罪嫌疑人;刚刚设计好一个党团活动方案,又要去跑政审材料,有时候师父好不容易到周末休息的时间,我遇到不懂的事还要不断给他打call,是真的打call……在旁边学习的我看到这么繁杂的工作,早就没有办法理清头绪,可是师父永远都能轻松地说上一句“so easy!”他从不抱怨工作太多太过冗杂,总是竭尽所能将各项工作做好,经常挂在嘴边的就是“我是社会主义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可能这也是我现在描述师父的“砖头精神”

2020年1月,新冠肺炎疫情发生,我接到分局命令立刻援助看守所,在看守所的时候,师父不断关怀我的生活和工作形态,问我是不是有不顺应的地方,家里需不需要帮忙,其实那时候的我因为长时间的隔离任务和时间不规律的工作形态,思想上会有一些悲观情绪蔓延,师父好像是晓得我在想什么一样,跟我聊天、调侃,还会说所里最近发生的事情,吩咐我要照顾好本人的身体和心情。后来我才晓得,那段时间,所里警力紧缺,师父抓起了所里内勤全方位的工作,当我在后来挠头如何下笔写总结材料的时候,师父总会默默打开一个压缩包,“你把这些都看看,是所里上半年的一些总结,对你有协助。”

谢谢师父,谢谢罡哥,成为我初入社会的指点者和带领者,教给我勤勤恳恳,无私奉献,教给我融会贯通,换位思考,教给我平凡里的坚守和伟大。谢谢您,无所不能的人。

(作者:天津市公安局西青分局西青开发区派出所民警宫春蕊)

10

我与先生的故事

还得从1999年说起

王大伟先生是我的硕士导师,是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学学院教授。我与先生的故事还得从1999年说起。彼时,父亲在济南铁路公安局当刑警,而我则是一名警校生。当从父亲那里得知杆石桥派出所有位来自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的教授时,我便软磨硬泡,终于有了与大伟先生的第一次见面。在济南的夏日午后,在一个由厕所改造而成的局促房间中,一个高大、瘦削的身影与父亲侃侃而谈。他们所谈的东西对一名刚上大一的重生确实有些晦涩难懂,但这个场景却深深印在我脑海之中,不时闪回,点燃了我继续进修、立志从警的火花。师从大伟先生学习比较警察学专业后,我从公大毕业留校任教,至今已有十四个年头。

有人说,大伟先生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冷峻”,这种“冷峻、犀利与距离感,这种冷静直抵人心。但在儿童安全方面,这一他矢志不渝、不断深耕的领域中,他的眼神则又变得慈祥温厚,特别是与孩子们互动演示平安童谣、平安童操的时候,他憨态可掬的“反差萌”更是让人忍俊不由,喜不自胜。在他身上,我们发现,警察也可以是先生这样的循循善诱,可敬可亲。他,“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润物无声而又温柔坚韧,在他身上,具备一种力量,叫做“温暖”。

2016年,公大成立了青少年安全研究所暨“王大伟教授工作室”,这是公大历史上初次成立以教师个人名字命名的科研机构。而我,作为王先生的学生,工作室的成员之一,也积极投身安全研究领域,让犯罪预防理论从“庙堂之高”到“江湖之远”,让安全知识能够真正“听得懂,学得会,记得牢,用得上”,力争成为安全教育领域一道“不一样的焰火”。

值此教师节来临之时,我祝愿先生在未来的日子里,一方面朝乾夕惕,笔耕不辍,另一方面要劳逸结合,保重身体,真正做到“闲看秋水心无事,长揖丰年贵不足”!

(作者: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学学院 黄冬)

在警营里,

“传帮带”是一种传承,

最初通过一个短片,

看一看师徒并肩作战的故事

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

薪火相传,继往开来。

一代代公安人,

正用使命和责任践行着

人民公安为人民的严肃承诺。

老师,是师父,也是战友

与您相遇的那一刻

就是我人生中的高光时辰

希望你们永远健康!

节日快乐!

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

你有什么心里话想对老师说?

欢迎在下方留言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