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树枣文字网!

宣讲家文稿:千古风流看苏轼

树枣文字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掌管人: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了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朱刚老师。朱刚老师,跟观众朋友们打个招呼吧。

朱刚:观众朋友们大家好,很高兴有这个机会,跟大家一起聊聊苏轼。

掌管人:预备这期节目时,我发现虽然今年并不是有关苏轼的特殊年份,但时下关于苏轼的内容特别多,比如有很多关于苏轼的讲座或是图书。这是不是可以说明大家对苏轼特别感兴味?您认为,是什么缘由让苏轼这样受人喜爱呢?

朱刚:苏轼吸引人的地方确实非常多,这里我主要谈两点。第一,他与其他诗人或是文人不太一样,他是稀有的“全才”。他是政治家、思想家,同时又是文学家。另外,苏轼在经学、医学,甚至农学方面均有所建树。单从文学方面看,苏轼对诗、词、文章的掌握可谓是样样擅长。在每个领域,他都能达到一流的水准。

第二,我们在阅读苏轼的诗词文章时能明显感遭到他对于人生的盲目思考。在人生道路上,苏轼一边走,一边思考,读者很容易在人生观层面受其影响。这也是苏轼的表达特点。

综合来看,苏轼是士大夫文化成熟时期出现的典范人物。士大夫是以科举考试为门槛的国家官员与知识分子结合的产物。而北宋正是士大夫文化发展成熟的时期。

掌管人:苏轼起到的典范作用,是您将苏轼称之为中国人的“灵魂工程师”的缘由吗?

朱刚:是的。每个人都会思考本人的人生并自动塑造人生,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遭到典范人物的影响。而苏轼对人的影响是能够到达人生塑造层面的。所以,我称之为“灵魂工程师”。

掌管人:是值得我们学习仰望的代表性人物?

朱刚:在阅读时,除了学习和仰望以外,也能感遭到他是一个很亲切的朋友。

掌管人:之后的问题会围绕为什么苏轼如此受世人喜爱而展开。希望大家看完这期节目后,也能找到喜爱他的缘由

《苏轼十讲》中,朱刚老师有意选择了十个不同方面的内容串联起苏轼的一生。在书的开篇,您提到了苏轼用“飞鸿”这一意象隐喻本人。当我想到“飞鸿”时,感觉是自在、不羁,高高在上、高不可攀的意思。苏轼想表达的是这个意思吗?

朱刚:《苏轼十讲》本来是上课的讲义。第一课理应引见苏轼的生平。如果只是简单地记叙,会略显单调。于是我从苏轼诗词中出现较为频繁的“飞鸿”讲起,以此串联苏轼的一生。飞鸿看似比人自在,但苏轼认为飞鸿不完全是自由的意味。鸿雁是候鸟,要随季节南来北往,从这一点来看,飞鸿是不自在的。苏轼在野为官,自然也随着朝廷的调令四处奔波。所以,苏轼的处境与鸿雁颇为类似。苏轼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思考,像鸿雁一般飞过世界的人生留下了什么,于是有了“雪泥鸿爪”这样的思考。之后,苏轼对候鸟的习性有了一些感受,比如“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后来,苏轼认为飞鸿也含有归来的意味,比如“春来何处不归鸿,非复羸牛踏旧踪”。所以,苏轼用“飞鸿”这一意象表达了更为复杂、内容更丰富、思考更深刻的人生思索。

作者:朱刚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本文节选自宣讲家网文稿《 朱刚:千古风流看苏轼 》

查看完整内容请到宣讲家网(WWW.71.CN)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