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树枣文字网!

杨绛《干校六记》

树枣文字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杨绛是钱钟书的妻子,出生于苏州名门,从小家境优越,毕业于清华大学,可谓才貌双全。她比较出名的就是这本《干校六记》和《我们仨》,还有一些英文翻译作品。很早以前就有人跟我推荐《干校六记》这本书,今天终于在图书馆里借到了。

杨绛从六个方面来记录70年代初期,一批知识分子被下放农村劳作时的情景和感受。全文我们看不到杨绛对那段不公平待遇的愤怒和不甘,他反倒是以一种很平凡的、超格局的心情来记录那一段特殊的历史。

一、下放记别。钱钟书,是在1969年11月,先下放到干校去劳作的,当时杨绛带着她的女儿和女婿一起去车站送别。七个月后,他的女婿因为忍耐不了屈辱冤枉选择了他杀。在之后的一个月,杨绛也被下放到干校去劳作,就只要她的女儿孤单地到车站去送别。阅读真的能让我们在无限的时间和纬度上看见更多的事情,扩展本人的眼界。当我们遇到一些不公和冤枉的时候,其实想一想杨绛一家人在当时那个时代她们承受的可能更多。

二、凿井记劳。在干校要做很多的劳动,比如说种豆、种菜,那在大暑天就需要浇水,所以他们在菜园里凿一口井用来浇水。杨绛平时是很爱干净的,但是在当时那个场景下,每天四周都是一片泥泞,平时会觉得污泥很脏,痰涕屎尿什么都有,可是把脚踩进污泥,和它亲近了,也就只觉得滑腻而不嫌其脏了。

三、学圃记闲。杨绛写道:我吃饭少,力气小,干的活儿很轻,而工资却又极高,可说是占尽了“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便宜,而使国家吃亏不小,我盲目受之有愧,可是谁也不认真理会我的歉意。我就安安分分在干校学种菜。在那个年代,那么有才的人还要受那么多冤枉。难道有才也是一种错?所以今天的我们是多么的幸福,我们既没有貌、也没有才,也没有冤枉给我们受。

四、“小趋”记情。“小趋”是一只小狗。 杨绛的女儿初下乡,同炕的小娃拉了一泡屎在炕上,她急忙用大量手纸去擦,大娘跑来嗔她糟蹋了手纸,也糟蹋了粪。这一段看懂了吗?那个年代真的是贫穷啊。

五、冒险记幸。杨绛写苏州的雨:后院的树木,雨里绿叶青翠欲滴,铺地的石子冲洗的光洁无尘,本人觉得身上清润,心上洁净。再来看干校的雨:使人觉得本人确是黄土捏成的,好像连骨头都要化成一堆烂泥了。在这种恶劣的环境里,杨绛丝毫没有悲伤,他和钱钟书住的地方不是很远,他们还可以像古书小说里约会的情人,互相走着泥泞的小路去探望对方。

六、误传记妄。杨绛夫妇被下放干校时,总是期盼着能够早日回到北京,终于1972年3月,她和钱钟书的名字在遣送回北京的名单上了。杨绛这样写道:改造十多年,再加干校两年,且别说人人祈求的进步我没有取得,却连本人这份私心,也没有减少些。我还是依然故我。

这就是杨绛,被钱钟书称为“最才的女,最贤的妻”。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