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风始起,万物境藏。
秋已尽,冬日始。
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冬”,节令的变化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哪些影响,一起来探讨一下:
一、立冬的由来
立冬过后,降水明显减少,降水呈现雨、雪、雨夹雪等方式变化,气温明显下降,“西方停北风强”,冰封大地,万物冬藏。
我国古时民间习惯以“立冬”为冬季的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立,建始也,又说,冬,终也,万物冬藏也。”意思是说秋季作物已全部收晒完毕,珍藏入库,动物已开始为过冬做预备有得开始冬眠。
“立冬”时节的到来,说明冬天已经来临。
二、“立冬”的风俗
“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是时令中的重要时节。
“立冬”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
吃饺子。冬天来临,农作物已收获完毕,忙碌的人们可以清闲下来,吃饺子犒赏一家人一年来的辛苦。
拜冬。在汉代已有此俗。东汉崔定《四民月令》:“冬至之日进酒存,贺谒尹师耆老,一始正日。”宋代每逢此日,人们更换新衣,庆祝往来,一如年节。清代“至日为冬至朝,士大夫家拜贺尊长,又交相出谒。细民男女,亦必鲜衣以相揖,谓之“拜冬”。(见顾禄《清嘉录》)
“秋冬补阴”,“立冬补冬,补嘴空”,可以补食食性温热食物,比如牛羊肉,羊肉汤有滋补暖阳御寒的效果,但是不能滋补有过,容易上火,多吃绿色蔬菜,调理得当。
三、立冬诗句
“细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叶半青黄。
小春此去无多日,何处梅花一绽香。”
—宋·仇远《立冬即事二首》
“落水荷塘满眼枯,西风渐作北风呼。
黄杨倔强尤一色,白桦优柔以半疏。
门尽冷霜能醒骨,窗临残照好读书。
拟约三九呤梅雪,还借自家小火炉。”
—紫金霜《立冬》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