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股帮APP / 财经点将录
2022年香港小姐新鲜出炉……真系一年不如一年,上下班都觉得街边路人都靓过哩班人。
要晓得,今年已经是香港小姐的50周年金禧志庆。连一向孤寒的TVB都要大方宣称今年出外景拍摄。
然而雷声大,雨点小,结果真是令人心淡。
遥想当年邵先生对于香港小姐的标准是“美貌和智慧于一身”。而黄金时代的港姐选美也足以担得起邵先生的期望。
甚至港媒流传着这么一句话,“最能代表香港的,不是尖沙咀的钟楼,不是太平山的老衬亭,不是海洋公园,不是大富豪夜总会,而是香港小姐。”
哪怕你未曾关怀过香港小姐选美,你也晓得有“美得石破天惊”的李大美人。
有着“再红红不过钟楚红”佳誉的红姑,而且被视为「香港玛丽莲·梦露」的她,当年港姐选美只不过是第四名。
有在香港电影史上添上浓墨重彩一笔的曼玉。
五次香港金像奖影后、四次台湾金马奖影后、戛纳和柏林各一次……足以让人忘记了她仅仅是1983年的港姐亚军。
以及朱玲玲、赵雅芝、袁咏仪、郭蔼明、邱淑贞、蔡少芬、陈法蓉等等艳惊四座的美人。
而港姐步入黄金期那一年,也正好是HK跻身“亚洲四小龙”,经济快速腾飞的年代。
比如说把香港小姐选美发扬光大的邵先生,起初就是从魔都润到HK买地皮搞电影,而后发现电影不吃香了,又转战电视台(后来的TVB),自此开始了他的文娱帝国神话。
而娶了第一位传奇港姐朱玲玲的霍Z霆,已经不再是水上漂浮多年的“疍家人”身份,而是贵为“HK船王”霍Y东之子。
凭仗着朱玲玲“双料港姐”的流量,霍家也慢慢进入到众人的视野。
之前就说到,早些年的HK女星,大多身世坎坷,而朱玲玲的“嫁入豪门”,也给了无数女孩子一个示例。
典型请参考“港姐狙击手”大刘的后宫团。
不过彼时大刘还在与人合伙卖吊扇,而后又是倒腾房地产、进军股市,不断积累下丰厚的身家。
而80年代末90年初,港姐选美诞生出恃靓行凶的李大美人。正巧郎有钱妾有意,俩人一拍即合。
不过大刘身边还有同样貌美的洪美人和关大美人等,以至于李大美人挑挑选选,最终盯上了许公子。
但许船王浸淫江湖几十年,一眼看穿李大美人本性,为了保住自家富贵,心一横将420亿遗产变成家族信托基金和巨额保单,许公子夫妇每月仅仅能领到200万港元生活费。
李大美人心里也只好安慰本人,好歹实现阶级跃升了,儿子可是old money四代了。
唯二例外的,大概是嫁给普通市民刘先生的郭港姐以及邝美人了吧。
一个是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工程系硕士生,可谓是港姐学历天花板,年过55岁还被刘先生宠成小女人;
另一个是拒做赌王五太,甩第一珠宝家公子,从最穷港姐逆袭成5亿富婆。
学历高低,还不如人活得通透。
除了美貌的港姐,主办方TVB还打造了本人的艺人训练班,发哥、星爷、华哥、大玲子等大腕,彼时还在训练班里苦苦练习,谋求出头之日。
同时,崛起的还有亚视、林B欣大公子创立的寰亚、杨S成创立的英皇、南湘公公华氏兄弟创立的永盛电影等。
这也使得艺人与资本之间构成了一种圈层文化。
恰巧千禧年前后,轮到大陆经济腾飞,也慢慢诞生了我们熟悉的京圈,其中以王朔、郑晓龙、叶大鹰、叶京、姜文等人为核心。
尤其是“王朔”这一张金字招牌,捧谁红谁。
1988年《顽主》,葛优火了;
1990年《渴望》,郑晓龙火了;
1993年《北京人在纽约》,郑小龙、冯小刚、姜文火了;
1994年《过把瘾就死》,王志文火了;
1995年《动物凶猛》,姜文封神;
1997年《甲方乙方》,冯小刚封神;
……
也就有了华谊兄弟(300027. SZ)的高光时辰。
而另一位不得不单独提到的就是京圈太子妃的前婆婆花姐。
作为娱圈第一经纪人,不少港星如大玲子、靓靓、关大美人等北上捞金时,就是靠着花姐的资本路子。
值得一提的是,后来选择单干的花姐,成立了一家名叫星河文化的文娱公司。
在2016年,参与制造《战狼2》《流浪地球》《我不是药神》等大片的北京文化,以7.5亿元“下聘”星河文化,占股80%的花姐一下子赚了6亿。
而花姐的儿子董Z健,也就成了北京文化第一大自然人股东,身价轻松过亿。
同样“混圈子”的,还有以山争等人为主的沪圈,以国师等人为主的西北圈。
但说实在的,无论是哪个圈层,唯有实力与好的作品,才是走得更远的根本。
这也许就是港姐没落的真正缘由吧。
当时代潮流和观念转变,港姐不再是独一的人生阶层跃迁捷径,走向衰落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持股帮声明:用户发表的材料、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交流,不代表持股帮立场,完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