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回 作良媒一股凤头钗 传幽谜半幅花笺纸
诗:
情痴自爱凤双飞,汀冷难交鹭独窥。
背人不语鸳心闹,捉句宁期蝶梦迷。
涓涓眼底莺声巧,缕缕心头燕影迟。
何如还如鱼戏水,等闲并对鹤同栖。
你道适才在门外咳嗽的是哪一个?恰就是个韩蕙姿。原来他在门外站立了好一回,这韩玉姿在房里喃喃自语,把那把纨扇看一会,想一会,都被他在门缝里明明白白瞧得细心。妹子走出房来,便闪在那花屏风后。玉姿虽是听见咳嗽之声,哪里提防就是姐姐韩蕙姿?这蕙姿也正有心在那扇上,恰好乘她走出,悄然赚进房中,将来匿在袖里,故意待她来时,要把些话儿撩拨。她见妹子无言回答,倒一把扯了进房,便道:“妹子,莫要着忙,那把扇子是姐姐适才到妳房中,拿去送与老爷了。”玉姿见姐姐说送与老爷,心中老大惊恐,便道:“姐姐,怎样好?适才那把扇子是我妹子乱题了几句在上,若是老爷看见,决要发起恼来,如何区处?”蕙姿道:“这个何妨,老爷一向晓得妳是个善于题咏的,见了决然喜欢。难道到要着恼么?”玉姿道:“姐姐,妳不晓得,那首诗有些古怪,却是老爷看不得的。”蕙姿点头道:“原来如此。妹子,我和妳不是别人,原是同胞姊妹,何不把诗中的意思明对我说,与我得知。倘或老爷问起时节,姐姐替妳上前分理几句也好。”
玉姿只道真把了韩相国,事到其间,却也不敢隐瞒,只得便把那日玉凫舟两下隔船吟和缘由,从头到尾,逐个实告。蕙姿听妹子这一番话,正是错认陶潜是阮郎,只道是那晚把船窗推开偷觑的那康公子,却就是杜公子,便道:“妹子,看将起来,那杜公子昨晚向人队里混迹到我府中了。见我姊妹二人面庞一般相象,却也认不明白,因而把这纨扇暗投在围屏侧边,要我们晓得他特来看望的意思。妹子,妳休恁心慌,那纨扇却不曾送与老爷,还在姐姐衣袖里面。不是我故意要藏匿妳的,适才门外听你喃喃自语,分明显露一段私情,正要把这把扇子为由,慢慢盘问妳几句。如今不提防着我,先把真情从头实说,足见姊妹情深。难道我做姐姐的,倒将假意待妳不成?却也有几句心苗话儿,就与妳实说了吧。”玉姿听说纨扇在姐姐身边,方才放下肚肠,把个笑脸堆将下来道:“姐姐,便险些儿把我妹子来惊坏了。妳既然有什心事,向妹子说也不妨。”蕙姿遂把在那船中瞥见康公子,特地把琵琶拨唱一曲《昭君怨》打动他的话,明明尽说。玉姿听姐姐说罢,竟也懵懵懂懂起来,连他也把个康公子想做了杜公子,对着蕙姿道:“姐姐,妹子想来,那晚杜公子在那边偷瞧姐姐的时节,分明也有了一点心儿,不料妹子夜来倚栏看月,想是他到把我认做姐姐,故将诗句相挑。哎,这正是‘混浊不分鲢共鲤’。”蕙姿道:“妹子,这般说,我和妳不知几时才得个‘水清方见两般鱼’?”玉姿回笑一声道:“姐姐,我如今姊妹二人的心事,除了天知地知,只要这把纨扇知得。从今以后,若是姐姐先有个出头日子,须用带挈我妹子;倘或我妹子先有个出头日子,决不忍把姐姐奚落就是。”蕙姿道:“但有一说,这把扇子设使老爷明日送去的时节,拆开一看,见了上面又写着一首诗儿,可不做将出来,怎样了得?”玉姿呆了一会道:“姐姐讲得有理。
妹子只顾向前做去,倒不曾想着这一着。也罢,我如今既已如此,用个拼做出来的计较,把这扇子另将一幅上好白花绫整划一齐封裹停当,再把一方锦匣儿,好好盛了。待到明日老爷送去之时,他见收拾得十分齐整,哪里疑心到这个田地?况且他又是个算小的人,要爱惜那幅白绫,料不拆开来看。倘蒙天意成全,能够与杜公子一见。他是个伶俐书生,点头知尾,自能触悟,决然乘机趋谒。那时节,两下里便也得个洁白。”蕙姿笑道:“妹子,既然如此,我和妳各人赌一个造化,撞一个天缘便了。”玉姿也笑了一笑,便起身各自回房不提。有诗为证:
疑信参差不可评,全凭见面始分明。
今朝两下休心热,自有天缘出至情。
话说这杜开先,自从元宵灯夜与康汝平混入到韩相国府中,瞥见蕙姿错投纨扇之后,依旧回到清霞观里。诗书没兴,坐卧不宁,心下半喜半愁,情错乱。道他喜的是那一件?却是得了一个真实消息。愁的是哪一件?却是姊妹二人一般面貌,毕竟不知哪一个是画船中酬和的,又不知那把纨扇落在谁人手里。这康汝平虽然晓得他想念的意思,哪里晓得暗投纨扇一事,不时把些话儿询问。杜开先再不显露一些影响,整日在书房中愁闷不开,神魂若失,痴痴呆呆,懵懵懂懂,就如睡梦未醒的一般。那聋子见了这般容貌,再想他不着什么头脑,老大惊异。原来这聋子耳内虽是听人说话不明,心中其实有些乖巧,背地里不时把康汝平去探问口讯。康汝平却又不好明对他说为着这件事儿,只得把些别样说话支吾答应。聋子哪里肯信?一日,对着杜开先道:“大相公,我想你离家到馆,还不满个把月日子,就是这样一个光景。在这里若也多坐几时,便不知怎样一副嘴脸。古人说得好:‘不听老人言,必有凄惶泪。’那日元宵灯夜,我劝你不要进城,却不肯听。如今看将起来,都是那时节起的。你们后生家,尽着一时豪兴,游耍到夜静更深,敢是撞着邪祟在身上了?若使明日老爷晓得了这个风声,却不晓得大相公宵夜的情由,只说小人在这里早晚茶饭上服侍不周。那时节,教我浑身是口,也难分辩。不如早早收拾回到府中,禀过老爷,慢慢消遣几个日子,再到馆中,却不是好?”杜开先便不回答,着实沉吟了一会道:“我的意思到也要回去消遣几日。只是这书房中衣囊什物,没人在此看管。”聋子道:“大相公,你却说这样量小的话。古人说得好:‘乘肥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何不把这书房锁匙,托付康相公就是。”杜开先道:“聋子,你但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那康相公也是个没坐性的,见我不在这里,一发没了兴头,自然也要打点回去了。”聋子道:“这也极容易处的。待小人送大相公到了府中,再转来看管便了。”你看这杜开先,不说起回去便罢,若说起回去,恨不得一步就走进城去。对着聋子道:“我有个道理,你去对康相公说,明日是太夫人的散寿,大相公今日要回府去一拜,只消停三两日就来。这书房中要康相公捡点一捡点,看他怎样回答。”聋子转身便去对康汝平说。这康汝平原晓得他只为那桩心病,不好相留,只得凭他回去。便道:“你相公既要回去,我就移到你相公房里去,权坐几日就是。”聋子就来与杜开先说知。杜开先就着他速去收拾几件衣服,做一毡包提着,连忙起身,竟到康汝平房中作别。康汝平遂携手送出观门,却把没要紧的话儿,低低附耳说了几句。杜开先轻轻笑了一笑,两人拱手而去。这正是杜开先凑巧的所在。方才到得府中,恰正午后光景,只见一个后生,手捧一方拜匣,也随后走将进来。聋子回头看见,问道:“大哥,是哪里来的?”后生道:“我是韩相国老爷差来,聘请你杜爷公子的。”杜开先听说:“韩相国”三字,便觉关怀,又听说个聘请杜公子,就站住仪门首,问道:“可有柬帖么?”后生把他细心看了两眼,见他相貌不凡,心中便道:“此莫非就是杜公子?”便向拜匣里先取出一个柬帖来,连忙送与杜开先。杜开先接了过来展开一看,上写着“通家眷生韩文顿首拜”,“副启一通”。杜开先就当面把书拆开一看,上写道: 贤契青年美质,硕抱宏才。声名重若斗山,望誉灿如云汉,咸谓谪仙复生,尽道陈思再世,真巴陵之麟凤,廊庙之栋梁也。敬羡,敬羡!不佞潦倒龙钟,清虚不来,渣秽日积。欲领玄提,尚悭良遇。寿意一幅,借重金言。原题纨扇为聘,慨赐贲临。
老朽林泉,不胜荣藉。
看到后面,只见有着“纨扇”二字,心中着实惊讶,暗想道:“难道那把扇子,却被老头儿看破了?”那后生便把锦匣儿送将过来。杜开先一只手接了锦匣,一只手执了书柬,笑吟吟的对着后生道:“既承韩老爷宠召,自当趋往。但刻下不及回书,敢烦转致一声,待明早晋谒,觌面称谢便了。”后生方才晓得这个就是杜公子,愈加小心几分,满口答应不及。杜开先着聋子拿三钱一个赏封送他,称谢而去。有诗为证:
曾将纨扇留屏后,今日仍赍作聘物。
无限相思应无限,羡他来去是良媒。
杜开先见那后生去了,也等不得走进中堂,端然站在仪门边,把那锦匣揭将开来。只见里面又是一幅白绫封裹得绵绵密密,原来还是韩玉姿的手迹。恰好适才韩相国着人送来的时节,果然无心究竟到这个田地上去,因而便不拆开细看,随即糊涂送到这里。这都是他两个的天缘辐辏,恰正送来,刚刚遇着杜开先回来,亲身收下。这杜开先虽见书上写着个“纨扇”二字,哪里晓得扇上又添了一首诗儿!便又把白绫揭开,果是那元宵夜,掷在围屏边的这把扇子。再扯开一看,上面又增了一首诗儿,恰正是他那日在这边船里即咏的,诗后又写着“韩玉姿”三字。点头暗想道:“原来画船中与我酬和的,就是这韩玉姿了。只是一件,如何那书帖上写着是韩相国的名字?这纨扇上又写着韩玉姿的名字,此事细心想来,不好明白。莫非到是那老头儿知了些什么消息,请我去,倒有些好意思不成?”你看他慢慢的一回想,一回走,来到中堂,恰正见翰林与夫人对面坐着,不知说着些什么话儿。看见杜开先走到,满心欢喜,虽是一个月不相见,就如隔了几年乍会的一般。连忙站起身来,迎着笑脸道:“萼儿,你回来了,一向在馆中可好么?”杜开先道:“深承爹妈悬念,只是睽违膝下,冷落斑衣,晨昏失于定省,不孝莫大。”杜翰林道:“萼儿,你岂不晓得事亲敬长之道,哪一件不从书里出来!今既与圣贤对面,就如镇日在父母身边一般。我且问你,那康公子也同回了么?”杜开先答应道:“康公子还在清霞观中。孩儿今日此回,一来探望爹妈,二来却有一件事与爹妈商议。”夫人便道:“萼儿,敢是你在清霞观中早晚不得像意,又待变更一个所在么?”杜开先道:“孩儿在那边清雅绝伦,正是读书所在,无什不便。但为昨日韩相国差人特地到清霞观中,投下请书礼帖,欲令孩儿,明日到他府中题咏几幅寿意,所以回来特请命于爹爹,决一个可否。还是去的是,不去的是?”杜翰林道:“萼儿,那韩相国是当朝宰辅,硕德重臣,又是巴陵城中第一个贵显的乡绅。就是他人,巴不能够催谋求事,亲近于他。何况慕你诗名,特来迎请,安可拂其美意?今日就当早早趋谒才是。”夫人道:“萼儿,既有请书,何不顺便带回,与爹爹一看,方是道理。”杜开先便向袖中先将书帖取出,送上翰林道:“孩儿已带在此。”翰林接将过来,从头一看,欣然大笑道:“夫人,那老头儿就将孩儿原题的纨扇送将转来,岂不是一个大丈夫的见识么?”夫人道:“却是怎样样一把纨扇?”杜开先便又向袖子里拿将出来。翰林展开,把前后两首诗儿细心一看,道:“萼儿,这扇上两首诗儿,缘何都不像你的笔迹,又不像你的口气?”
杜开先乘机应道:“孩儿也为这件事,因而踌躇未决,进退两难。”杜翰林道:“萼儿说哪里话!做诗原是你的长技,难道如扇上这样句儿,愁什么做不出来?但有一说,明日谒见的时节,决不可把这纨扇带着,倘言语两头偶然提起,只是谦虚应对为妙。”杜开先道:“还有一句请问爹爹,明日若见了韩相国,教孩儿怎样称呼?”翰林想了一想道:“萼儿,韩相国虽然是个大寮,论我门楣,也不相上下。况且共居巴陵一邑,兼属同寅,总不过分一个伯侄辈儿就是。”杜开先躬身答应一声。那夫人就走过来,一把携手转身进去,随唤厨下整治茶饭不题。有诗为证:
少小多才动上人,他年拟作国家宾。
双亲恃有聪明子,宁不欣欣若宝珍!
次日,杜开先带了家僮,竟到韩相国府中。把门人通报,那韩相国闻说杜公子来到,十分之喜,急令家僮开了中门,匆匆倒履出来迎迓。引至大厅上,叙礼已毕,连忙拂椅分宾主而坐。两巡茶罢,韩相国道:“公子如此妙龄,诗才独步,岂非巴陵一邑秀气所钟!老夫久仰鸿名,每劳蝶想,恨不能早接一谈。今承光降,何胜跃如!”杜开先欠身答道:“老伯乃天朝台鼎,小侄是市井草茅,深感垂青宠召,敢不覆辙趋承!”韩相国道:“老夫今日相迎,却有一事借重。不日内乃少伯袁君寿诞,老夫备有寿意一幅,敢求赐题,作一个长春四景。料足下倜傥人豪,决不我拒,故敢造次斗胆耳。”杜开先道:“老伯在上,非是小侄固辞,诚恐俚言鄙语,有类齐东,岂无见笑于大方乎?”韩相国道:“老夫前闻梅花观之题,今复见纨扇之咏,深知足下奇才。今日见辞,莫非嫌老夫不是个中人,不肯轻易的意思?”杜开先道:“却是小侄得罪了。”韩相国便吩咐,杜府管家耳房茶饭。遂唤女侍们取了锁匙,先去开了记室房门,然后把杜公子引进。
原来那韩蕙姿与韩玉姿姊妹两人,听说个杜公子到了,恨不得一看,撇下肚肠;因此俱已留心,早早都站在那厅后帘子里,正待看个细心。恰好杜开先正慢将进去,回头一看,只见那帘内站着的端然是元宵夜瞥见这两个女子。你看他,两只脚虽与韩相国同走,那一片心儿,早已到这两个女子身上,又恐韩相国看出些儿破绽,没奈何,只得假意儿低头杂色,徐步一同来到记室。韩相国先把寿轴取将出来,展开在一张八仙桌上,再把文房四宝摆列于右,对着杜开先道:“老夫有一言冒启,昨日有一敝同寮,始从京师回来,刻下暂别一会,前去拜望一拜望,少息就回。公子在此,权令女侍们出来代老夫奉陪,万勿见罪,足徵相爱重了。”杜开先听说这几句,恰正合着机谋,只是不好欣然应允,便假意推却道:“老伯既有公冗而去,小侄在此,诚恐不便,不如也暂辞回去。明日再来趋教何如?”韩相国笑道:“好一位真诚公子!敢是老夫欲令女侍出来代陪,虑恐男女之间嫌疑之际么?”杜开先躬身道:“正是小侄愚意。”韩相国又笑了一声道:“贤契,不是这样讲。老夫与令尊翁久同寮,况属通家,今公子到此,就如一家人一般,这个何妨!”吩咐院子快唤蕙姿出来。原来这蕙姿与玉姿姊妹两人还站在厅后,端然不动,都在那猜疑之际,突地里听说一声:“蕙姿姐,老爷唤妳哩。”她两个再想不到是唤出来代陪杜公子,只道有些不妙的事,一个目定口呆,一个魂飞魄散,心头擤擤的跳个不了。蕙姿道:“不好了!敢是纨扇上诗句,杜公子对老爷说出来,故来唤我对证?”玉姿道:“姐姐,决不为着这件。我想那杜公子的心事,就是我们的心事,难道他便如此没见识么?”蕙姿道:“妹子,妳可想得出还是为着什么来?”玉姿道:“敢是杜公子记着那《昭君怨》儿,故在老爷跟前把几句巧言点缀,特地要妳出去相见的意思。蕙姿道:“妹子,那杜公子若是果有这片好意,肯把前事记在心头,决不把妳前日送去纨扇上诗儿丢在一边了。古人云:‘丑媳妇免不得见公姑。’既然唤着我,好歹要去相见的,且走出去便知分晓。”玉姿就转到本人房中,探听她出去还为什么缘故。蕙姿也不及进房重施脂粉,再换衣衫,别了妹子,竟到记室里面。见了杜开先,连忙假装退避不敢向前的光景。韩相国道:“这就是杜公子,快过来相见。”蕙姿便向前殷勤万福,杜开先便深深回喏。蕙姿问相国道:“不知老爷唤蕙姿有何吩咐?”韩相国道:“我就要出门拜客,杜公子在此题这长春寿轴,着妳出来权且代我相陪一会。”蕙姿也假意儿低低回答道:“老爷,这位杜公子从不曾相见的,羞人答答,教蕙姿在这里怎样好陪?”韩相国道:“说哪里话,这杜公子我与他久属通家,谊同一室,不要害羞,在这里略陪一会儿,不多时,我就转来了。”蕙姿道:“既然如此,老爷请行,蕙姿在此代陪就是。韩相国便与杜开先作别,遂走出厅前,上轿出门不提。
这杜开先与韩蕙姿适才相国面前故意推托,都要别嫌疑的意思,见相国出去,恨不得各诉衷肠,备说心事只是一件,两家都是今朝乍会的,一个便不好仓皇启齿,一个又不好急遽开言,眼睁睁对坐着,心儿里都一样蟹儿乱爬,眼儿里总一般偷睛频觑。这杜开先先毕竟还是个少小书生,包羞含愧,提着那管笔儿,假意沉吟,捱了半晌,方才把句话儿挑问道:“小生前在玉凫舟相会的,敢就是足下么?”蕙姿掩口道:“那元宵夜暗投纨扇的,莫非也就是公子么?杜开先笑吟吟的道:“正是小生。我想足下妙龄未笄,丽质偏娇,恐久滞朱门,宁不一抱白头之叹!”蕙姿道:“公子岂不闻红颜薄命,自古有之。但此念眷眷在怀,奈何儿女私心,岂敢向公子尊前一言尽赘!”杜开先道:“足下的衷肠,自那日在玉凫舟中扣舷一歌,倚拦一和,小生便已悉知详细。缘何对面到无一言,敢是足下别有异志?”这蕙姿却又不好说得那日船中酬和的是她妹子,只得顺口回答道:“妾本闺壶鸠拙,下贱红裙,只堪侑酒持觞,难倩温衾共枕。既承公子一直留盼,情愿订以此生。但是匆匆之间,欲言难尽。妾有金凤钗一股,倘公子不弃轻微,敢求笑纳,使晨昏一见,如妾眷恋君旁矣。”杜开先连忙双手接住,细心看了道:“深感足下赐以凤钗,但小生愧无一丝转赠,如之奈何?也罢,就将这花笺上聊赋数言,少伸赠意,不识可否?”蕙资笑道:“既承公子美情,望多赐几句也好。”杜开先便把那起稿的花笺取一张,整划一齐裁了一半,提起笔来,写了一首道:
天凑良辰刻刻金,缘深双凤解和鸣。
奇葩欲吐芳心艳,遇此春风醉好音。
这蕙姿却是个不识字的,若是要杜开先再念一遍,可不显露那和新诗写纨扇的破绽来?只得看了,口中假作咿唔厉声称赞,便把花笺儿方方折了,藏在袖中。两个正要再说些什么衷肠隐曲,只听得房门外有人走来,唤道:“蕙姿可陪着杜公子么?”他两个听叫了一声,知是相国拜客回了。杜开先慌忙坐倒,便装出那恭恭敬敬的容貌。蕙姿起身不及开了房门。你看这老头儿摇摇晃晃踱将进去,见了杜开先,迎笑道:“老夫失陪,多多有罪!请问公子的佳作可曾有些头绪么?”杜开先道:“已杜撰多时,只候老伯到来,还求笔削。”韩相国听说,便欣然大喜道:“原来四首都完了,妙,妙!果然好一个捷才!就要请教。”原来这杜先开已是有稿子的了,便取出花笺,慢慢写上。韩相国便对蕙姿道:“妳可进去,吩咐快拿午饭来吃。”蕙姿应了一声,没奈何,只得勉强进去。
毕竟不知这韩相国看了长春四景,心中欢喜如何;那蕙姿进去,见了妹子又有什么说话,且听下回分解。
第五回 难遮掩识破巧机关 怎提防漏泄春消息
诗:
聪明儒雅秀衣郎,遂有才名重四方。
笔下生花还出类,胸中吐秀迥寻常。
风流尽可方陶谢,潇洒犹能匹骆王。
当道诸君咸折节,羡他出口便成章。
不多一会儿,杜开先把长春四景写将出来,送与韩相国。相国接来看了一看,笑道:“老夫年迈,近日来两目有些微盲,这些稿儿,一时看来不甚细心。请公子口授一遍,待老夫恭听何如?”杜开先道:“再容小侄另誊一个清稿,送上老伯细审就是。”相国摇手道:“这也不敢过劳,到是求念一遍的好。只是四景的题目,先要请教一个明白。”杜开先道:“这四景,小侄就将四季应时开的花上发挥,春以碧桃为题,夏以菡萏为题,秋以丹桂为题,冬以玉梅为题。但借其四时佳景,以祝长春耳。”韩相国呵呵大笑道:“妙得极,妙得极!若无四时佳景,将何以祝长春?好一篇大段道理!老夫虽然不敏,还求垂教。”杜开先便道:“老伯在上,容小侄道来:
第一首春景,咏碧桃
本来原自出仙家,满树胭脂若晓霞。
可爱奇英能出众,顶风笑尽万千花。
第二首夏景,咏菡萏
窃窕红妆出水新,四周绿叶谨随身。
香清色媚常如此,蝶乱蜂忙不敢亲。
第三首秋景,咏丹桂
一枝丹桂老岩阿,历尽风霜总不磨。
自是月宫分迹后,算来千万亿年多。
第四首冬景,咏玉梅
玉骨冰肌不染尘,孤芳独立愈精神。
论交耐久惟松竹,博得奇香又绝伦。”
韩相国道:“好诗,好诗!首首包含寿意,联联映带长春。令人聆之,顿觉惊奇骇异,非公子捷才,焉能立就!老夫肉眼凡睛,不识荆山良璞,南国精金,诚为歉愧。”杜开先道:“小侄姿凡质陋,不过窃古人之糟粕,勉承尊命,潦草塞责而已。何劳老伯过称!”韩相国道:“太言重了。老夫虽然忝居乡邑,争奈年来衰朽,一应宾朋,懒于交接,所以令尊翁也不克时常领教。幸得今日与公子接谈半瞬,顿使聋聩复开。不识某何修而得此也。”言未了,那院子忙来禀道:“请杜相公与老爷前厅午饭。”韩相国吩咐道:“杜相公既在房中,便脱洒些何妨,就撤到这里来吧。”
院子便去收拾,携至房中。韩相国遂陪杜开先吃了午饭,再把桌儿掇到两头,对着杜开先道:“老夫执砚侍旁,就请公子信手一挥。”杜开先欠身道:“如此丑诗,须待名笔,方可遮饰一二。小侄年轻德薄,何能当此重担耶?”相国笑道:“既承佳作,深荷美情,公子若非亲笔,不惟见弃老夫,抑亦见薄于袁君也。”杜开先不敢再却,便把寿轴展开,将前四景逐个写上。韩相国见了,连声称赞道:“公子诗才竟与李、杜齐名,字法又与苏、黄并美。这正是翰林尊又得翰林子也,岂不可羡!”杜开先道:“老伯大讳,就待小侄一笔写下何如?”韩相国笑道:“这是公子所题,如何倒把老夫出名?决定要将公子尊讳写在上面。”杜开先道:“小侄年幼,恐冒突犯上,明日难免诸长者褒谈矣。”韩相国笑道:“公子说哪里话?不是老夫面誉,这巴陵郡中除却公子,还有哪个可与齐驱?请勿过谦,足征至爱。”杜开先道:“既然如此,小侄太斗胆了。”韩相国道:“不敢。”杜开先遂拈笔向后写了一行,道:“通家眷晚生杜萼顿首拜题。”韩相国道:“老夫见了公子尊讳,却又省得起来,昨送来原题纨扇,可曾收下么?”杜开先假问道:“小侄已收下了。正要请问老伯,那柄纨扇,却是从那里得来?”韩相国道:“那柄扇子,敢是公子赠与哪位相知的?前元宵夜,想则是我府中看跳大头和尚,因而偶然掉下。不期到被恰才出来相陪公子的蕙姿偶然拾得,将来送与老夫。老夫因见上面写的却是尊讳,故就转送将来,收为聘物。”杜开先听说,方才晓得那扇上后写这首诗儿,却是相国不晓得的,遂俯首沉思,便无回答。韩相国又问:“公子芳龄秀异,独步奇才,真道是天挺人豪。但不知曾完娶否?杜开先道:“不瞒老伯说,小侄婚事,尚未有期。”韩相国笑道:“公子莫非戏言?难道宦族人家,岂有不早完婚娶的么?”杜开先道:“果然未有。”韩相国道:“敢是令尊翁别有什么异见?依老夫想起来,结亲只需门楣相等就好。闻得袁少伯有一小姐,年方及笄,也未议婚。不若待老夫执伐,就招公子做一个坦腹佳宾。郎才女貌,其实相称。不识意下如何?”杜开先道:“少伯小姐,千金贵体,小侄一个寒儒,诚恐福薄缘悭,徒切射屏之念耳。”韩相国道:“这都在老夫身上。还有一事请问公子,今岁却在哪里藏修?”杜开先道:“小侄今年在凤凰山清霞观里。”韩相国道:“原来在那个所在。公子你却不知那凤凰山的好处,原是一脉真龙,所以巴陵城中,每隔三四科,便出鼎甲,俱从那里风水荫来。只是一件,那个所在虽然幽静,争奈往来不便了些。公子不弃,老夫这后面有一所百花轩,就通在西街同春巷里,内中有花轩两座,尽可做得几间书房。意欲相留在此,使老夫早晚也可领教,未卜可否?”杜开先道:“深承老伯见爱,敢不唯命是从。只因康公子今与小侄同在清霞观中肄业,却不好抛撇他。如之奈何?”韩相国道:“莫非是康司牧公的公子么?” 杜开先道:“正是。”韩相国呵呵笑道:“公子,那康司牧公向年与老夫同寮的时节,相交最契,至今尚然通家来往。既是他的令郎,这有何难,明日一同请来,与公子同在这里就是。”杜开先起身揖道:“小侄就此告辞回去,与家尊商议,容覆台命便了。”韩相国一把留住道:“说哪里话,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今得公子光临,正欲取将出来,慢慢畅饮一杯,叙谈少顷。何故亟于欲去,见却乃尔?”杜开先毕竟不肯久坐,再四谢辞。韩相国便不敢强留,只得起身送别出门。有诗为证:
相国怜才议款留,百花轩下可藏修。
倘能不负东君意,勤向窗前诵不休。
说这韩蕙姿,得了杜公子所赠的这半幅花笺,悄然进房,展开摊在桌上,呆呆看个不了。原来花笺上写的,却是几句哑谜儿。这杜开先到底错了念头,把个蕙姿尽管认做了玉姿,所以方才写那几句,分明要她解悟的意思,哪里晓得她不甚解悟得出的。坐了一会,免不得携了,依旧走到妹子房中。玉姿见姐姐走到,连忙站起身来,把笑脸儿迎着道:“姐姐,老爷方才唤妳出去代陪那杜公子,他可曾提起昨日送去的那把纨扇么?”蕙姿道:“妹子,不要说起。那杜公子虽是个年少书生,一发真诚笃实得紧。我姐姐陪了他半日,并无一言相问,倒蒙他赠我半幅花笺在这里,上面题着几句诗儿。因而特地携来,与妹子看看。”这蕙姿那里省得上面这几句是谜儿,就随手递与妹子。你看玉姿通得些文理,毕竟是个聪明的女子,接将过来,看了一看,便省得是一首诗谜,暗想道:“这敢是杜公子与她有什么私约了。不免再把一句话儿试她一试,看她怎样回我。”便对蕙姿道:“姐姐,这首诗上明明说妳赠了他什么东西的意思。”蕙姿哪里晓得,妹子是试她的说话,点头笑道:“妹子,果然妳好聪明,也不瞒妳说,我已把那股金凤钗,赠与杜公子了。”玉姿听说了这一句,却便兜上心来,就把那笺上句儿,暗暗的看了几遍,牢记心头。蕙姿怎知妹子先下了一个心腹,兀自道:“妹子,倘是老爷问起那股钗儿时节,怎样回答?”玉姿浅笑道:“这有何难,就说是姐姐送与一个姐夫了。”蕙姿道:“妹子,女儿家不要说这样话。我和妳姊妹们虽是取笑,若是老爷听见,眼见得前日那把纨扇是个执证了。”玉姿道:“姐姐言之有理。却有一说,老爷是个多疑的人,设使偶然问起,妳道将些什么话儿答应?如今到把妹子这股与姐姐戴着,待妹子依旧取出那股旧的来戴了吧。”蕙姿连忙回笑道:“妹子既有这样好情,只把那股旧钗儿,借与姐姐戴一戴就是。”玉姿道:“姐姐,妳不晓得。我妹子还好躲得一步懒儿,妳却是老爷时辰少妳不得,要在身边走动的。明日倘被看出些儿破绽,反为不美。”蕙姿道:“妹子所言极是。只是我姐姐戴了妳的,于心无愧。”玉姿笑道:“姐姐说哪里话,我和妳姊妹们哪一件事不好通融,日后姐姐若有些好处,须看这股钗儿份上,也替妹子通融些儿便了。”蕙姿也笑了一声。玉姿便向头上拔了那只凤钗,先与姐姐戴了,然后起身开了镜奁,取出那股旧的,也就戴在本人头上。你道玉姿如何就肯舍得与了姐姐?原来他已贪蓄着一个见识。这蕙姿总然便有十分伶俐,聪时一时,再也思想不到。
正待拿起镜子,看个钗儿端正,只见一个女侍忙来唤道:“蕙姿姐,老爷问妳取那开后面百花轩的钥匙哩。”蕙姿连忙撇下镜子,也忘记收拾了那半幅花笺,回身便走。玉姿见姐姐去了,轻轻笑道:“姐姐,姐姐,妳却会得提防着我,怎知又被我看破机关。想我前日的纨扇,分明有心走来藏过,妳如今这幅花笺,我却无意要它,这是现成落在我的手中。如今也待我收拾过了,悄然走到她房门首去,听她再讲些什么说话,可还记得这幅花笺儿起么?”这玉姿就把花笺藏在镜奁里,遂将房门锁上,展着金莲,即便匆匆前去。有诗为证:
天理循环自古言,只因纨扇复花笺。
争如两下成和局,各把胸襟放安然。
说这杜开先别了韩相国回来,见了翰林,便把题那长春四景,韩相国款待殷勤的话,先说一遍,然后再谈及百花轩一事。杜翰林欣然道:“萼儿,既有韩相国有这片美情,实是难得。却有两件,那清霞观中李道士承他让房好意,如何可拂了他?那康公子初与你同窗,如何就好撇他?”杜开先道:“那康公子,孩儿也曾与韩相国谈及,相国欣然应允。说他原是同僚之子,至今尚然通家往来,却也无甚见嫌,明日就请他与孩儿同做一处。再者,那清霞观中李老师那里,待孩儿打点些谢仪,亲身送去,辞谢了他就是。”杜翰林道:“这个讲得极是。萼儿,那韩相国这样老先生,交结了他,大有利益。我与你讲,康公子是个没正派的人,倘到那里,早晚间言语笑谈,务要收敛几分。大家要尽个规矩,不比清霞观中,可像得本人放荡也。”杜开先道:“这却不须爹爹叮嘱,孩儿自然小心在意。”翰林道:“萼儿,你还是几时往清霞观去,收拾回来?”杜开先道:“孩儿读书之兴甚浓,岂可延迟日子?明日就要到清霞观去,辞了李老师,顺便邀了康公子,一同回来。略待两三日,他那里洒扫停当,便好打点齐去。”翰林道:“既如此,你明日要行路,可早早进去安息会儿吧。”杜开先便应??进去,见了夫人,又备细计议一番。那夫人也老大欢喜。次日带了聋子,径到凤凰山清霞观里。那康汝平听得杜开先到了,连忙出来相见,道:“杜兄,前日何所见而去,今日何所闻而来?往返匆匆,其意安在?”杜开先就把韩相国请题长春寿轴,相借百花轩,要请他同去的话,从头备说。康汝平大喜道:“杜兄,这个机会我和你却是求之不得的。如今那老头儿既有这条门路,正好挨身进去,慢慢的觑个动静,那时,不怕那两个女子不落在我们手里了。”
杜开先道:“康兄,虽如此说,这件事又是造次不得的。明日倘被相国知觉些影响,我们体面上不好看还不打紧,可不断送了那两个女子?只可到那里做些闲暇工夫,不着觅味闻香,从天吩咐而已。”康汝平笑道:“杜兄,这些都是闲话。到了那里,你看决不要用一些工夫,自然得之唾手。我和你就此把书箱收拾起来,再去与李老师作别一声,趁早便好进城则个。”
两人当下把书囊收拾齐整。原来那李道士得知他二人要去,连忙走来相问道:“二位相公到此,至今未及两个月日,小道正欲慢慢求教一二,倏尔又整行装,令人虔留莫及。其中不识何意?”杜开先就把韩相国迎到百花轩一节,对他明说,然后取出谢仪礼物,当面酬送。那李道士看了,却像一个要收又不要收的光景,只得推却道:“多承二位相公盛赐,小道谨领了这两柄金扇,其余礼物并这银子,一些也不敢再受。”杜开先笑道:“莫非老师嫌薄了些么?”李道士道:“阿呀,杜相公是这样说,难道毕竟要小道收下的意思么?杜开先便揿在他袖里。这李道士其实着得,便把手来按在,连忙向他二人深深唱了几个大喏,道:“二位相公,小道袖里虽是勉强收下,心里却不过意。若早吩咐一声,便好整治一味儿,与二位饯别一饯别才是。 康汝平笑道:“少不得日后还要来探望老师,那时再领情吧。”李道士道:“如此二位相公倘得稍闲,千万同来走走。”正说之间,那聋子共康家小厮,每人担了一肩行李,走将出来道:“大相公,我们行李担重,趁早还有便船,好搭了去。”杜开先与康汝平两个,遂向李道士揖别。那李道士叫了几声“亵慢”,亲身送出观门。他两个别了李道士,一路上谈谈笑笑,不多时,早到渡边。就下了便船,趁着风,约莫一个时辰,又到西水滩头。上得岸来,还有丈把日色,慢慢走进城中,向大街路口各人别去。过得两三个日子,韩相国差人向杜、康两家再三迎接。杜开先便去邀了康汝平,拣了好日,一同径到韩相国百花轩去。相国见他两个肯来,满心欢喜,就令开了后门,一应来往,俱从同春巷里出入。
真个光阴捻指,他两人到了个半把月,虽为读书而来,却不曾把书读着一句,整天行思坐想,役梦劳魂,心心念念,各人想着一个,并不得一些影响。那康汝平,也是个色上唱工夫的主顾,倒是住远,还好撇得下这条肚肠,你说就在这里,只隔得两重墙壁,只落得眼巴巴望着,意悬悬想着,怎能够一个花朵般的走到跟前,哪里熬得过。几番灯下与杜开先商量,要做些钻穴逾墙的光景。杜开先每每苦止住他。这也是泥人劝土人的说话。你道这杜开先可是没有这点念头的么?心里还比康汝平想得殷切。到底他还乖巧,口儿里再不说出,心儿里却嫌着两副乌珠怎样下得手。原来这蕙姿与玉姿姊妹两个,也没一日不想在那百花轩里,那个意儿各自打点已久。只是夜夜朝朝,同行共伴,你又提防着我,我又提防着你,所以也把个日子延捱过了。一日,韩相国突然患起痰火症来,着她姊妹二人在房早晚伏侍。这也是相国爱惜她们的意思,恐怕忒甚辛苦坏了,把日间上半日派与蕙姿,下半日派与玉姿,夜来也是日间一样派法。她姊妹二人不畏艰苦,紧紧在房中伏侍了五六个昼夜。不想他两个各早怀了一片私心,都要趁着这个空闲机会,悄然的开了内门,到百花轩里完一完心事。一夜,蕙姿伺候到了二更时分,乘着相国睡得安稳,思想得下半夜才是妹子承值,这时必然在房中稳睡一觉。悄悄提了灯,钻出房门,“呼”的一口,把灯吹灭了,就放在门外椅子上面。原来这却是她一个计较,恐怕相国醒来,唤着不在跟前,好把点灯推托的意思。你看她随着些朦胧月影,蹑着脚踪,走过了东廊,转弯抹角,摸壁扶墙,一步一步走了好一会,方才到得内门首。这内门外,恰就是百花轩。原来康汝平的书房,紧贴在同春巷一带,杜开先的书房,就贴着这内门左右。这也是杜开先当日来的时节,把这间书房先埋下一个主见。蕙姿走到门边,把手向栓上摸了一摸,只见上下封锁的好不牢靠。侧耳听了一霎,又不见一些声音。欲待把门掇将下来,却没这些气力,欲待悄悄咳嗽一声,通个暗号,又怕前后有人听见。正站在那里冥思苦想,要寻一条门路,只听得前面又有一个脚步走响,这蕙姿猛可的吓出一身冷汗,不知是人是鬼,竟把一团春兴,弄得来瓦解冰消。拼着胆问一声道:“这时分,什么人走动哩!”那来的竟不回答,没奈何走近前来,把她摸了一把。
毕竟不知认出是哪一个,两下里见了,怎生说话,且听下回分解。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