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胡吃海喝的“月饼节”刚刚过去,不知诸位胖了几斤?放心,小编不是来催你们减肥的,而是想趁此机会蹭一下苏轼老师的热度,再度复习一下这首初中必背、中秋必赏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几乎是宝藏啊,让人每次都有新发现!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大家对这里的“今夕是何年”是如何理解的?
译文中翻译为“今夜不晓得是哪一年”,所以“今夕”这里是“今夜”的意思喽~
但翻开《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你会发现,只能查到“今昔”,而并没有“今夕”这个词条哦——
所以“今昔”“今夕”要区分好,此“昔”非彼“夕”~~
类似的词语“往昔”不要受“今夕”的影响错写成“往夕”~~
今年的中秋晚会看了吗? 呃......此处的字幕是不是有点问题呢?(果然还是被搞混了)
基于以上苏轼老师这个例子,今天小编为大家选了几组非常非常容易用错、用混的词语,快来看看你都用对了吗?
能“拾级而上”就能“拾级而下”吗?
有时候,不是能上就能下的 错误率:非常多%
首先,“拾级”的“拾”在这里不读“shi(二声)”,而是读“she(四声)”。“拾级”在《辞海》中的解释是“涉历梯级”。《现代汉语词典》对“拾”字的解释是“轻步而上”,将“拾级”解释为“逐渐登阶”。
每一个有过登台阶经历的人都晓得,攀爬台阶的时候,每跨上一个台阶,上身会不由自主地俯下去,犹如低头拾取台阶上的东西,故称向上攀爬台阶为“拾级”。走下台阶时却不能弯着腰,可见,“拾级”一词只能用于上阶梯,不可用于下阶梯。所以,不是有“拾级而上”就有“拾级而下”的。不能乱造词哦~
“山清水秀”与“山青水秀”
固定CP不能拆散 搞混率:相当多%
与“山清水秀”这种结构类似的词语有很多,如“花好月圆”“桃红柳绿”等。“山清水秀”是一个成语,作为汉语,其结构和用字有一定的规定性,即以固定的方式沿用下去,一般情况下不能随意更换其中的语素。
“山清水秀”这类词语中说明事物性状的两个语素都是从某一个方面特点着眼的,如:“好”“圆”描述“花、月”的形态;“红”“绿”描述“桃、柳”的颜色。“山清水秀”只要用“清”这个语素才能与“秀”相对应表性状,若用“青”这个表示颜色的语素,那就与“秀”不相配了。“山清水秀”容易错成“山青水秀”,也是因为遭到另一个词“青山绿水”的影响。
“生死抉择”与“生死决择”
To be or not to be 错误率:分外多%
“抉”的本义是挑出、挖出,现引申为“挑选”,与“择”同义,所以,“抉择”是同义连用,常出现在书面语中。而“决”的意思是决定、决断。虽然意思相近,但“抉”字重过程,“决”字重结果。
“生死抉择”指在生死之间做出选择,要么选择生,要么选择死,侧重比较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所以,不应写成“生死决择”。
“缴纳”与“交纳”
你到底是不是自愿的? 搞混率:十分多%
“缴纳”,动词,交纳、交出(一般指履行义务或被迫),如缴纳税款。
“交纳”,动词,指向政府或公共团体交付规定数额的金钱或实物(一般指自动交出),如交纳学费、交纳伙食费。
二者的区别次要视其能否为强迫或被动,应视具体语境使用。
“歉收”还是“欠收”?
抱歉,收成不好 错误率:极其多%
歉收:收成不好(跟丰收相对),如“歉年”“歉收”;
“欠”表示不够,缺乏,如“欠佳”“欠考虑”等。
“必须”和“必需”
必须的! 搞混率:有点多%
“必须”是副词,多用在句中做状语,修饰动词性的词或短语。例如:你必须停止玩游戏。
“必须”的否定方式是“无须”“不须”或“不必”。“必需”是动词,多用在名词性的词或短语前面。例如:这里有一些日常生活必需用品。“必需”常和“所”“的”连用,例如:这些资料是我们学习所必需的。
是 “急流勇退”还是“激流勇退”?
遇急流则退 错误率:99.9999999%
“急流勇退”旧时比喻仕途顺利的时候毅然退出官场,现也比喻在复杂的斗争中及早抽身。“急”表示很快而且猛烈、急促,如“水流很急”;“激”表示(水)因遭到障碍或震荡而向上涌,如“江水激起六七丈高”等。
“激流勇退”是错误用法。
认罪伏法与认罪服法
人活着才能服法,伏法之后人就不在了 搞混率:格外多%
“服法”表示罪犯服从判决。
“伏法”表示罪犯被执行死刑。
“不只”和“不止”
生活不只要眼前的苟且,还有诗与远方 搞混率:很是多%
“不只”是连词,相当于“不但”“不只”,“不止”是动词,有两个意思,一个是“不停止”。例如:大笑不止、血流不止;另一个意思是超出某个数量或范围。例如:不止一次、不止这些地方。
“不只”后面要有与之相呼应的连词。
文/编辑:丁丁
上一篇:大多数人不晓得的身份证号码的含义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