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半夜家庭群里例常炫午饭晒图片时,女儿额外发了一段牢骚八卦,看下面的聊天记录:
如此,内心感觉好难好崩溃。
妈妈问多了管多了嫌烦就算了,还压迫!压迫感内涵的意思是,现在很多患了焦虑抑郁的青少年是跟父母的“压迫”相关的。换个说法就是父母在逼着孩子焦虑抑郁。
可是问少了管少了也不行。我女儿去年也因为焦虑抑郁看了好几个医生吃了好长一段时间药,后来我一点点查看研究我俩的聊天记录和不断反思,发现缘由是女儿缺乏安全感,总感觉我不够爱她……
呃,这个可能是我平时不怎样唠叨她的错吧!你看她说的“我妈妈肯定问一遍,然后爱吃吃不吃拉倒”,这是表扬我没“压迫”呢?还是抱怨我“冷漠”少爱呢?要不是抱怨,咋会没压迫还抑郁呢?
可是,我是不敢也不想跟女儿理论一下的。或许在过后的某一刻会偶尔开玩笑的时候顺带提问一句,也或者很干脆的直面问她希望妈妈怎样做。但总之不会刻意深聊,因为对于内心比较敏感的人来说,类似话题可能越聊越容易造成双方误解越伤感情。
不只仅是我女儿,很多孩子家长一起聊天的时候都是无可奈何的苦笑,因为越来越发现,现在的孩子们真的自我又脆弱,她们的感情往往是充沛却敏感的,而行为则是老练又执拗的。
面对父母的“过度宠爱”,有些是孩子表现的很淡漠,你爱说啥说啥,她该干啥干啥,就跟刚刚女儿口中的那对母女一样;
有些是孩子叛逆延长。一般情况下青春期应在初中高中前半段时期,可现在很多大学生,甚至个别研究生都迟迟摆不脱叛逆期,不知不觉地一边自我感觉良好一边进行着各种老练行为。
最初就是陷入焦虑抑郁无法自拔的,不是害怕这个就是担心那个,严重缺乏勇气和担当,极度自利自我缺乏责任心和同理共情能力。
更为蹩脚的是,父母和孩子都走了偏路,但却谁也不认为本人的想法和行为有错,所以矛盾越来越大,误解越来越深,最初父母孩子都感觉很受伤。
也有些时候家长已经发现问题的存在和根源了,但一方面本人做不好,另一方面孩子的偏见已经很深,双方的沟通和信任也已经出现问题,想要改变却不知从何做起了。
妈妈难当,可是自家的娃自家气吧,气狠了多念两遍“这是亲生的”就不会跟孩子计较了,然后暗搓搓地等着,等着她们当妈妈了再算后账哈哈哈!
上一篇:当官难,难当官,官难当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