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存超/文
在金神镇杨塘村,只需提到刘美兰,不少的村民都熟知她是村乡风文明评议组中的一员、村里的离任老干部。不少村民对她的“为人好媳妇”的典范故事略知一、二。她家庭琐碎的生活虽然日常烟尘波涛不惊却很平静,没啥大风大浪。但在这极其普通的背后,却蕴藏着一个不为人知的故事,记录了她自立、自强、尊老爱幼的一段不平凡的经历。
很早,在杨塘村的大元组,村民王翠英老夫妇俩家庭情况有些特殊,刘美兰自幼成为她们的养女,后刘永超成为上门女婿。现实中,刘永超既是女婿又是儿子,刘美兰既是女儿又是媳妇。老夫妇、小夫妇俩共同组合了一个十分完满的家庭,刘美兰夫妇后添两个儿子,家庭乃锦上添花。
刘美兰又是一位自尊心特别好强的老基层干部,曾任职原杨塘村妇联、村委会主任,性情刚正不阿,遇有复杂问题敢碰敢当。工作爱岗敬业,晚期担任过桐城市人大代表。
在我们的身边,虽处处充满乡风文明、社会进步的和谐气氛,但由于受晚期多元化思想的冲击,婆媳间的矛盾仍有飞扬浮躁现象,家家户户都有本难念的经,婆媳关系处理不当就会影响家庭和睦。而在刘主任这个家庭,生活从不铺张浪费,她对上恪尽孝道,对下言传身教。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来了孩子的学有所成,大儿大媳都考上研究生,从事嘉兴学院任教,小儿子在本地某公司掌管财务,丈夫又是粮食部门退休职工,家的光景可谓“名门望族”。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前些年,家中93岁的老母亲因不慎摔伤形成骨折,年老体弱不宜手术医治,只能卧家休养。刘美兰不分昼夜精心服侍老母亲,老人很快康复。之后的某一日好像晴天霹雳,丈夫突然查出患晚期膀胱癌,现实面前只能以德报怨。丈夫就医、老母亲的饮食起居、家庭洗衣浆衫,里里外外全靠她一个人忙碌,从早上四、五点起床忙分秒必争到晚上十一点甚至更长,已成为她的习惯。
俗话说,“命天注定”,最终让她含泪送走了她的心爱的丈夫。不知天理何在,不幸的事情一茬接着一茬,小房儿媳又患上严重的尿毒症,老母亲愈发痴呆,这样的家庭压力对任何人来说都难以承受,可刘美兰没有被困难吓倒,感到最烦时莫过于沉默不语,艰难时期不忘再三吩咐孩子们好好工作,家里一切的烦心事都由她来承担。
在杨塘村的信誉村建设工作中,由于刘主任的德高望重,村民异口同声地推荐她加入“移风易俗、乡风文明”评议员工作,充分体现了村民对她的“为人儿媳”就是一篇生动活泼的“好媳妇”教材。在移风易俗道德讲堂中,刘美兰春风得意地讲述着本人的故事。她感叹道,老人就像个固执倔强的童孩,爱钻牛角尖让人哭笑不得,你想给她买个衣服,说不要就不要,说出的话像是捍卫本人的尊严,就是九头腱子牛也拉不回来,一头像要直撞南墙。怎样办呢?使用绝招:哄。于是来个一次善意的欺骗,说,妈,今天我在桐城太阳城衣店清仓现场看到衣服便宜,给你买了一件。硬是把300元一件说成30元,从嘴皮子上直接掉价九成。好在,名牌不名牌,对于老人来说是个睁着眼的“瞎子”。娘不认衣服质量只认价,这才穿上没脱下来。在入户进行“移风易俗、乡风文明”评议中,每进入一户宣传时,几乎都有人问她如何善待家中97岁的老母亲的,她总是笑着说,我把老母亲带好,次要有两条感触:在家庭中,首先丈夫要起到调和作用;其次,媳妇要体谅婆婆或母亲,婆、母作为老年人,现实中占着下风,媳妇应从仁慈角度看待问题,我们总会渐渐老去,农村有句俗语,你做初一我就做十五,你若不善待父母,你的媳妇在你老得无能为力时,她也会这么对待你。我们必须看到一代人要有一代人的样子,切不可以圣人自居,多些包容少些争持,幸福自然而来。正因为她为人儿媳对家庭担任,对父母担任,同时对家庭、邻居也搞好各方面的关系,评议中说话才底气十足。刘美兰虽为人儿媳却已逾花甲。于家中老母而言,全家一层老人两层媳妇,老媳妇这样做的,孙媳妇同样会跟着学。
刘美兰用本人质朴的举动和一腔诚挚的爱心,真情演绎了至纯至孝的动人情节,诠释了大爱无言的中华孝道,也谱写了一曲新时代农村妇女践行“孝老爱亲”传统美德的时代赞歌,成为众乡邻眼中“好媳妇”典范。她的行为值得我们为她点赞,更值得我们去学习。(作者:安徽桐城作协会员)
上一篇:海清梳“大光明”穿香奈儿巨好看,撞脸金瑞亨,颜值被耽搁太久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