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后娘
人们常常把她和心狠手辣划上等号
可有这样一位继母
却宁愿牺牲本人亲生女儿之命
也要保得继女的平安
南宋末年的一天
铜阳县县令接到朝廷急命
太后染病 危在旦夕
皇上请来道士作法
道士提出要求
要一百个人头祭天
且须是壬午年五月初五午时
出生之贤孝童女
经查
在铜阳县杜家庄
一名叫杜鹃的女子符合要求
特差人手持金牌前来
命县令翌日将杜鹃押送京城
后天午时三刻即要开头刀问斩
县令甚为震惊
心中也对朝廷的荒唐感到不满
无法君命难违 违者满门抄斩
只得派老衙役前去捉拿杜鹃
此时
杜鹃正为了给母亲治病上山采药
老衙役赶来
将抓捕缘由照实告知
杜鹃如遭晴天霹雳
向老衙役苦苦哀求
老衙役感念她的孝心
本想放她回去和全家一起逃走
但杜鹃担心连累了老衙役及家人
去而复返
老衙役只得流泪给杜鹃戴上手铐
后又允许她回家与母亲一别
直到四更时分再启程前往县衙
为了不牵累家人
杜鹃回家后并未吐露实情
只是将采到的灵芝草煎好
及时请母亲服下
并不断陪伴在她身边
四更已到
见母亲病情稍有好转
杜鹃强忍悲痛 悄然离开了家
天亮后
杜鹃被老衙役带上公堂
对县令怒目以对
县令心中无愧 不敢直视
朝廷发来金牌敦促
县令只好命将杜鹃即刻押送京城
就在此时
杜鹃的二妹杜准赶到县衙
佯称本人才是杜鹃
原来 杜准和杜鹃虽是同父异母
但姐妹情深
她心甘情愿替姐姐去死
二人一样打扮 长相类似
且争着说本人才是真正的杜鹃
这可把县令给搞糊涂了
老眼昏花的老衙役也懵了圈
正在无法之际
杜家父母带着小女儿杜雀前来喊冤
称杜鹃乃闺中贤孝女
一向安分守己
皇上应以仁义治天下
怎可无故问斩
县令无言以对
转而命令杜家父母指认谁是真正的杜鹃
面对手心手背般的姐妹俩
杜父犹疑万分
为免一刀连丧两命
他只得指出杜鹃来
但杜母却指杜准为杜鹃
她虽是杜鹃继母
但一向待杜鹃如己出
宁愿舍弃本人的亲生女儿
也要保住继女的性命
通过两人的言语和表情
县令已明了现实真相
姐妹争赴鬼门关
继母舍去亲女命
这种高义深深地打动了他
思前想后一番
县令决定哪怕乌纱帽被摘掉
也要全力搭救杜鹃一家
但没过多久
朝廷派来钦差大人查问杜鹃一事
县令佯称审不清问不明
唯恐将人送错
钦差认为人不为己 天诛地灭
称继母所指必是杜鹃本人
乃亲身出马审问
他想要以杜家最小的女儿杜雀为突破口
认为她年幼好欺
结果却大大出乎了他的意料
杜雀虽是一小小村姑
却将堂堂钦差大人玩得团团转
钦差问他一母所生的姐姐有几个
她却扯东扯西 巧妙周旋
在冰雪聪明的杜雀口中
杜家甚至出现了五个姐妹
气得钦差大人是七窍生烟
继续逼问时
他突然发现了杜雀的玉镯十分眼熟
得知此是杜鹃离家前送给杜雀之物
他大吃一惊
连夜又召见了杜鹃和杜准
在交谈中得知
18年前杜鹃尚在襁褓中时
生母就不幸亡故
而生母临终前给她留下一只玉镯
这玉镯本是一对
另一只恰好在钦差大人的手中
钦差大人这才确定
这杜鹃的生母
正是他失散多年的妹妹
碍于身份
他不敢明言
心中却已有打算
为保全本人的外甥女杜鹃
他故意以假乱真
将杜准当作杜鹃带回了京城
杜鹃被释放回家
但她怎肯让妹妹替本人赴死
赶赴京城 冲进祭坛
大喊刀下留人
皇帝大怒
命人将她押来一并斩首
杜鹃冒死说出全部真相
包括从县令处得知的
钦差所做偷梁换柱之事
一同前来的县令出面证明了杜鹃的话
钦差因而被定为欺君之罪立即斩首
此时 紧急军报传来
金兵进犯 已打过长江
南宋朝廷已然岌岌可危
加之祭坛外民众群情激奋 大呼冤枉
民心难违
为保住半壁江山
皇上被迫放了100个童女
但却在道士的撺掇下
以扰乱祭天为名派人前去暗杀杜鹃
幸亏凭仗同乡姑娘们的掩护
杜鹃一家远离了家乡
得以成功逃生
杜鹃就好像那永远不怕风雨的杜鹃花
继续怒放在漫山遍野的花丛中
黄梅戏《杜鹃女》的故事讲述到此
我们看到
在那个奸佞当道 倒行逆施的黑暗年代
虽然风雨飘摇
却仍有正义 善良 互助的人性光芒在闪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