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树枣文字网!

如何正确理解“学习”中的“学”和“习”之间的关系

树枣文字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大家不知留意到没有,在我们的身边是不是有这样一些现象,无论是我们的家长还是学校,甚至是更多的方方面面,大家都非常注重“学”,这其中表现比较突出的是,大家都在追求好学校,追求好老师,追求好教材等等。为的就是能够遭到更好的教育,能够学得好。大家最热衷于学习的成绩,特别是分数的高低已经成为了衡量学生好坏的独一标准。可当大批的好学生走向社会时,却发现本人学的知识很少能用的上,而要用的知识本人却还没有学到,这就是目前我们所看到的怪现象:学习分数很高,但在工作中却显得一无所知,专业证书很多,却不能从事专业岗位,很多的人只能从事更简单的低级劳动,这就出现了大学生与民工竞争上岗,反而败在了民工手下。更多的人,都需要接受岗前再教育才能勉强上岗,而且,大多数的企业都不情愿雇佣新大学生,更不情愿提供培训,甚至都认为这个人群是“眼高手低,名存实亡”。

其实,“学习”,是“学”和“习”的组合,大多数的人特别是学校,只注重了“学”的过程,而忽视了“习”的过程。其实,“习”才是愈加的重要。并且,这里的“习”又包含“练习”和“实习”,也就是说:学习=教学+练习+实习,由此就可以清楚地看出“学”和“习”各自所占的比重,应该是“三分学,七分习”。

  那么,如何来具体做到“三分学,七分习”呢?

由于大家以及老师对“学”都比较注重,大家也可以随处找到很多关于“学”的内容,我这里就不再多言。而在这里重点谈的是如何来做好“习”。下面就以学习英语口语为例来简单的说明该如何“练习”和“使用”。

首先,要选择视频材料来练习口语。可能有些人会问到,选择看参考书不行吗?选择听磁带录音不行吗?依我看来这些不是不行,是效果不如看视频好,看视频练英语口语,可以更接近我们的现实生活。它可以全方位调动我们的“眼”、“耳”、“鼻”、“嘴”、“四肢”、“肌肉”、“大脑”等,也就是当我们在“看”到,“听”到,甚至是可以“闻到”时,会将扑捉到的信息全方位的输入给我们的大脑,在通过大脑来调动嘴说出(声音言语),以及四肢动作(肢体言语),面部表情(表情言语)等等。这些是文字材料和音频材料很难做到的。

其次,按照场景详细分类并各个突破。我们的生活是由一个个场景所组成,我们的言语就是为这一个个场景而服务的。因而,无论是怎样学习,无论是使用什么样的教材,最终都要归结到具体的情景中。而按照不同的场景来练习口语,还会将包罗万象的复杂言语化整为零,会让那厚厚的一本书变成一个个小薄本,会让我们立竿见影就能掌握“在什么场合该说什么话”,甚至还可以让我来进行自在的选择,先练最常用的内容,再练不常用的,或者干脆就不练,因为几乎就用不到,即便要用到,现学现练也来得及。这就将学习和练习口语变得愈加简单化,变得愈加系统化。此外,按照场景来练习还有一个非常突出的优势,那就是我们可以打破教材的界限,可以按照场景来汇集众多的教材,构成新的一个个情景强化练习的集中营,可以博取众家之长,让练习者可以充分吸取更多更丰富的养分,这是从头到尾学习一套教材所根本无法达到的,甚至是根本就无法与之相提并论的。总之,让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让零散的实务归类集中化,让众多的教材统一标准化,最次要的还是让我们练习口语愈加的容易轻松化。

第三,要按照先输入再输出的自然规律来练习。解释的更清楚点就是,先练习“看”懂、再练习“听”清、最初再模仿着练习“说”出声。我们这里的“看”是指看到眼前的场景,次要是看到对方的表情和肢体动作等,而不是指看文字,“听”就是我们所能听到的一切,其中次要是指对方说话的声音。“说”就是模仿视频中人物的声音和语调来练习说。而目前国内练习口语的过程,大多数是先练“读”课文、再练“听”录音,观“看”具体的情景则几乎就没有,而这看恰恰是最直接的感受其背景文化的最佳途径,实际上,学习外语就是在学习对方的文化。总之,违背了自然规律,当然让我们感到学习口语费劲,当然就形成了目前这种聋哑英语的现状。当然,这种现状还与言语环境等因素影响有关,至于言语环境的影响,我们会在后面来做具体的分析。

最初,多练和多用。而有关这些练习和使用的资源,我会在这个账号下陆续为大家送上,如果有对此感兴趣的,并想共同来练习和使用英语口语的话,请关注我,我不会让大家失望的。

我们不能只埋怨目前的教育体制不好,只能说我们全体的认识和观点还只停留在“学”上,大家还只停留封闭在学校的考试成绩上,还只注重文凭的分量,如果大家逐步认识到“习”的重要,如果这个考卷由社会的企业来出,那么学校一定就会注重“习”的分量了。不过,目前大量的毕业生求职受阻,已经让各大院校认识到了“习”的重要,也正在顺应社会的需求在不断改进,这是非常可喜的事。

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这个道理大家都明白,但运用却很差,我们不管学校能否注重“习”,但对于我们本人一定要认识和注重“习”,我们一定要在课外为本人添加大量的练习和实践,让学有所用,同时,通过在用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和不足而后过头来再学,这样才能真正的活学活用,才能为用而学,才能将所学到,而且是能用到的,真正转化成为我们所应该拥有的。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