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树枣文字网!

抗疫日记丨临危受命战疫情 白衣执甲逆风行——吉林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七科战疫纪实

树枣文字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众多与疫情奋力厮杀的医护团队中,有这样一支急行军,他们从疫情初现时留守医院守护重患,在阻击疫情时自动请战赶赴传染病医院,与疫情决战时勇担重担整建制接管新冠病区,无数个日夜坚守,他们诠释着医者的责任与担当,他们是吉林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七科——一个有温度、有奉献、有担当的团队。

留守在医院 同样是前线

当吉林市出现第一例新冠肺炎患者后,吉林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七科主任尚怡君快速反应,组织科室医护人员进行新冠防治相关知识培训,带领团队共同学习新版诊疗方案。全科进入紧急备战形态,做到人人能战、随时可战。随着疫情如星火般扩散,科室医护人员纷纷递交请战书,副主任李恒斌,副主任医师荀平更是自动放下本人的小家,投身抗疫一线,援助传染病院。看着科室里仍然积极积极要前往一线的医护人员,尚怡君主任安慰道:“战疫不分前后,赶赴前线固然光荣,但守护家门、保障正常医疗运转也同样重要。留守在医院,同样是前线。我们的职责,就是要做前线的坚强后盾。”

于是尚怡君主任带领余下的医护人员坚守在守土的岗位上,科室刘展睿医生更是自动承担了科室急诊的全部工作。由于科室重患较多,病情不稳定需要重点看护,尚怡君主任带领剩下的医护人员执行24小时值班,全力保证患者安全。

请缨战疫情 守土我能行

随着吉林市疫情情势逐步严峻,吉林市中心医院成为吉林市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全院各病区开始转运患者,刻不容缓。

尚怡君主任按照病区患者病情危重程度,逐一逐批转运,带领科室医护人员协助患者收拾行李,保障患者转运安全。86岁的刘大爷是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心衰的患者,因为病情危重,需要持续吸氧,尚怡君主任就一边推着病床,一边按压着氧气袋,直至送到接诊医院的病床上,详细和接诊医生交接了患者病情和留意事项后才离开,走时她还给老人留下了本人的联系方式方便以后交流。老人被尚怡君主任的贴心和担任非常感动,而谁又晓得主任本人年迈的父母也躺在家里急需家人的照顾。

就这样,科室顺利地将所有患者安全转运。尚怡君主任立即向医院请战,要求第一批进舱接管病区。3月13日,尚怡君主任带领科室医护人员迅速集结完毕,担任新冠三病区。

新冠三病区成立后,仅一天时间就收满了患者。尚怡君主任为每一位新入院的患者进行评估,并与国家专家组沟通讨论医治方案,动态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和相关化验及检查……病区成立之初,各种事务性工作及诊疗救治工作不只量大且繁杂,尚怡君主任坚持亲力亲为,每一件事都亲身去协调处理,病区成立前三天,她几乎每天只能休息一两个小时。也正是这份担任和认真,病区在她的指挥下各项工作开始逐步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大家工作越来越熟练,病区的工作井井有序。

前不久,中共地方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吉林省省长韩俊分别来到吉林市中心医院视察抗疫工作情况,尚怡君主任作为医院新冠病区担任人,通过电话连线分别向两位领导汇报了在院患者的医治情况。

双心暖患者 双手擎希望

“主任,你怎样还不去休息,有我们在呢,放心!”护士长潘娜看着满脸憔悴连日奋战在病区的尚怡君主任,话语中尽显指摘和心疼。“我还可以坚持,你们比我更辛苦。” 尚怡君主任努力睁了睁红肿的双眼,说道。“现在最难得不是我们,是这些需要救治的患者,他们不只仅承受病痛,还要承受内心的恐惧。我们不只要治身,更要治心。” 她吩咐医护人员们要“双心”医治医治患者心脏疾病的同时,更要治愈患者的心结。每天查房的时候,医护人员们一句句暖心的问候和关怀,对患者犹如冬日的阳光,身暖心更暖。

在病区众多治愈出院的患者中,有这样一位特殊的患者,他的安全出院不只让医护人员们看到了打败疫情的希望,也是对他们无数个日夜坚守的最大肯定。

这位高龄患者入院时就引起了医护人员们的格外关注,由于基础疾病非常严重且生活不能自理,尚怡君主任及护士长潘娜叮嘱大家一定要留意患者病情变化,做好巡视。为了能够保证时辰关注患者变化,护士对老人实行24小时责任制护理。每天护士们为老人换尿布、翻身、擦拭身体、喂饭、喂药、注射,这些护理操作平日里就十分繁重,更别提是在穿着厚重的防护服下进行了。一套护理操作下来,汗水早已打湿了内衫,但她们没有一句怨言。老人每天面对护士们暖心的护理和贴心的照顾,总会报以热情的浅笑

疫情面前,非有旁观者,更无局外人。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七科在尚怡君主任的带领下,勇挑重担、扛责在肩、万众一心、共克时艰,医护人员用医者大爱暖了患者的心也融了江城的雪。让我们共同期待,春暖花开时,曙光重现日。

图文来源 吉林市卫健委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