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是留念屈原的日子。6月18日,农历五月初五,洪洞万安的娘娘庙却热闹非凡,原来万安人要在舜王殿举行盛大的庆典典礼。天空阴沉,雨点不时打在人们的脸上,万安村民没有散去的一点意思。大殿上悬挂着“道德始祖舜帝寿诞庆典”横幅,上面写着“孝感九天、端午祈福”。
盛大祭典准时举行
“从小到今,都晓得端午节要吃棕子,是为了留念屈原的。”第一次参加参加万安娘娘庙农历五月初五,给重华、舜帝祝寿的西姚头村民说。粽子是为留念屈原而流传至今的。当年屈原投身汨罗江之后,百姓莫不感叹哀伤,空有抱负的屈子就这样离开了楚国,实乃国家损失。所以百姓为免让鱼虾侵蚀屈子,就纷纷将米粮投入江中,希望鱼虾只顾吃这些米粮而不损伤屈子肉身。 而后,据古书记载,是屈原托梦百姓说,米粮投入江中实则被江中的蛟龙所食,如果用艾叶包裹,再绑以五色绳,则可以免遭蛟龙吞食;这才有了后来的粽子。屈原咋说也与三皇五帝时的舜帝挂不上边哟?
当地知名人士说,这也是为临汾举办旅发大会助力
鸣炮时孩子们的表情
祭典进入倒计时
而执着的洪洞万安人却说,五月端午节留念屈原不假,但这一天是舜帝的诞辰日也不假。“舜王从来不给本人过生日,要过就到昭阳宫,因为舜王是个孝子。万安东庙供奉的是舜王的父亲圣王和药王孙思邈,而且圣王与药王是同一天生日。”古稀老人陈保子引见。端午节万安人给舜帝祝寿,是千百年传下来的,到底有多少年了,没有人能说清楚。“原万安文物保护站刘宝山老人不断向后人传递这个信息是真实可靠的。”每逢端午节,万安人都不约而同前往娘娘庙舜王殿、昭阳宫献上本人的一份心意。
幼童也晓得用手机拍照
呈献祭祀用品
老人带着孙儿,让他们从小感受礼仪
祭典现场
主祭人在司仪引导下步入……
按说三皇五帝之一的舜帝与孙思邈不是同一个时期的人物。孙思邈(541年—682年),京兆华原(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人,唐代医药学家、道士,被后人尊称为“药王”。因为与舜帝的父亲同是一天生日,人们便把两人请到了一起。
主祭人敬香
副主祭入场……
洗浴是祭典必须的程序
敬酒
行祭拜礼
舜帝在万安人心中是国王,娥皇、女英是国母。而史书记载:舜帝“至孝笃亲、宽以待人、施仁教化、躬行礼乐”施行一系列仁政,达到天下大治。他体恤民情的传说深入人心,他的光辉业绩被后人传讼数千年,经久不衰载入史册。舜帝的孝德、公信、善仁的道德精神流传至今,对中华民族的影响巨大而深远。这说明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端午节万安人给舜帝祝寿与羊獬、万安、历山“走亲”活动一样,是尧舜在平阳大地“活化石”的佐证。这个佐证与襄汾陶寺遗址考古成果相呼应,也证明最早“中国”在平阳大地。
敬上传统寿糕
层层寿糕寓意深长
行跪拜礼
羊獬的亲戚也来祝寿
为保证活动效果,西安昏义国学执礼团队全体成员齐心协力,策划一次次改进,彩排一次又一次,当天活动取得了预期效果。剪纸万安姑娘的女儿武忠玲代表万安人民宣读了颂扬舜帝的颂文。“这个民间信仰是土生土长的,是原生态的,端午是留念屈原的,也是留念舜帝寿诞的”洪洞妫汭虞舜文化研究会担任人董小星与万安娘娘庙主祭人杜七斤说道。
观看祭典的群众与传统的二十四孝图墙
武老师动情地颂读
奶奶,我也跪拜了
老年扇子舞献给舜帝
祖孙三代行大礼
合影留念
上一篇:文字-“祝”-(百家姓)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