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树枣文字网!

科举传胪系列之:黄华关

树枣文字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虎卫关门壮,龙蟠岛屿平。山形雄压海,潮气湿连城。

白日鼋鼍出,高风雁鹜声。巍巍汤信国,威望此峥嵘。

---清.孙衣言<<登黄华关>>

黄华山:地处浙江温州与乐清交界瓯江口,其沿江滨处山峰连绵,每年深秋便会开满金黄色的菊花。古时‘花’与‘华’通假,因而被称黄华山。黄华山做为七百里瓯江第一关,犹如一道天然屏障,抵挡着江风海潮,抵御着倭寇(日本)、海盗的入侵。

天启二年(公元一六二二年)江南水患。被史书载称,十恶不赦的司礼秉笔太监(替帝王代批奏折)魏忠贤却颁布了一道德政。下令禁止内库收纳为皇家输送物品的江南专营户费用。明代内库早就养成了‘铺垫’和‘增耗’两种索财之道。‘铺垫’是指内库在接收物品时要收纳包装、垫衬费用。专营户若不肯交纳巨额‘铺垫’费用,所送物品就会被官员有意破损或弄污,使专营户完不成任务而被治罪。‘增耗’即收物品时比原定数量多收一部分作为损耗,这本无可厚非。但内库‘增耗’惊人,到万历年间‘增耗’竟然达到应收物品的十倍。

魏忠贤为督查执行此令,派礼部郎中周应期为福建兵备海道(提督军务兼巡抚地方)赴江南实查。周应期到任后惩治恶吏、善治地方,使“军安于伍,兵安于营,农安于野,商安于市”,被敬称为‘周四安’。

江南专营户因魏忠贤此道德政,请求浙江巡抚潘汝祯上奏明熹宗朱由校,为魏忠贤建造生祠。生祠建成明熹宗赐书‘普德’,以彰魏忠贤善举。

而被敬称为‘周四安’的周应期,在福建兵备海道任上,却在家乡永嘉黄华山上,为明王朝谋划建造了‘全瓯砥柱’的抵御倭寇、海盗第一堡--徐公堡。<<清史稿.地理志>>载:“黄华有关,迫临海口,为第一门户”。

周应期:字克昌,又字际五。生于明万历十四年(公元一五八六年)

世居浙江永嘉的周应期,为正统元年(公元一四三六年)丙辰科状元周旋第六世孙。明朝建立时,正值日本南北朝战乱。许多处于窘境的日本官员勾结武士、浪人、海盗,侵入明朝沿海各地实施盗抢。仅据<<岐海琐谈>>载:嘉靖三十一年初,倭寇偷袭黄华陡门,杀死四十五人,抢走大宗财物。同年二月倭寇又从黄华登岸,有永嘉三十余位懦夫与倭寇交锋而亡。同年十一月倭寇夜袭黄华,有一赵姓平民被杀…。周应期依据倭寇数度突破海防,从黄华登陆实施烧杀抢掠。认为“兵讯之防,尤重东北。东北之冲,无逾黄华”。而黄华山仅凭自然屏障,实难担负抵御倭寇功能。周应期上奏明熹宗朱由校,建议在黄华山建造御敌城堡。

崇祯二年(公元一六二九年)明思宗朱由检为表彰周应期驻守福建海防之功,特颁诏:授周应期中大夫(勋官,无实职,官界三品),加赠周应期亡妻董氏为淑人(官界三品)。升任江西布政使。(诏命原件现珍藏于浙江平阳县文物馆)但周应期于天启年间上奏明熹宗朱由校,建议在黄华山建造御敌城堡的奏折,至此时也未能得到回音。周应期将他的心愿告知了接任者温处兵备道徐成章,并留下了任职福建兵备海道数年俸禄。

崇祯五年海盗刘香率众海盗从黄华登岸,烧房毁宅虏掠财物,当地百姓惊惶奔逃。温处兵备道徐成章借机向浙江巡抚喻思恂报请,欲在黄华山修建城堡防御倭寇海盗。浙江巡抚喻思恂为官果敢刚正,曾因严词呵斥魏忠贤而名扬仕林。也曾闻听周应期留下俸禄待建黄华城堡之举的喻思恂,当即捐出自已俸禄,倡议集资修建城堡。得到浙江巡抚喻思恂应允,徐成章也捐出一百金,令黄华守备韦古生担任施工。温州、乐清官民也纷纷捐资出工参与城堡修建。

崇祯七年,一座城高三丈,墙厚十五尺,拥有四座城门,面积一里见方的石砌城堡在黄华山建成。崇祯八年春韦古生拜谒江西布政使周应期,请周应期为城堡取名并撰写碑文。周应期以自已世居永嘉、当为温处兵备道徐成章治下之民。为城堡取名:徐公堡。并撰写<<徐公堡记>>盛赞父母官爱民之举。据<<大清一统志>>、<<读史方舆记要>>载:徐公堡“骇为神力鬼工”,令倭寇、海盗望之丧胆,从此远遁不敢来犯。

清康熙二十四年开放海禁,徐公堡变为稽查商船海关。抗日和平时期日军战机倾倒百余枚炸弹,定点炸毁了徐公堡。徐公堡毁圯。

周应期任江西布政使之后,任山东布政使,右副都御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