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树枣文字网!

从川普推开黑山总统,谈中国古代的“座次”

树枣文字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自从美国总统川普登上美国总统宝座,关于他的话题层出不穷,其精彩程度让人目不暇接。如果川普参选期间的种种耸人听闻的言辞是一种选举策略,那么现在则是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本人的个性。无论是他在社交媒体痛骂媒体,还是握住他国领导人的手,故意用力显示本人的孔武无力,都让人不由侧目。

最近的一次有关他的旧事事件,更是让吃瓜群众惊诧不已。

川普去欧洲参加北约会议,因为黑山共和国总理马尔科维奇与其他领导人聊天说话,挡住了本人的高大威猛的抽象。他二话不说,一把就将马尔科维奇推开,目不斜视昂首走到前面,安然整理了本人的西装,其君临天下、不可一世的气概让其他国家领导人霎时石化,呆若木鸡。

虽然联合国宪章规定大小国家一律平等,但是人人都晓得这只是一种冠冕堂皇的说辞,认真不得的。但是历史发展社会进步,纵然内心有再多大国小国的等级观念,至多在电视镜头前,众目睽睽之下,大国元首还是会约束本人行为,不为别的,只为本人演的更像个谦谦有礼的正人君子,获得更多现实利益。就像川普总统这样,如此直接了当还是教人看的大不习惯。要晓得即便日本人占领大半中国,也要撺弄个南京伪国民政府,找个汪精卫推到前面,用以掩饰本人的侵略目的。

其实,从古到今次序从来都是建立在等级之上的。国家之间次序如此,一国之内的次序更是如此。虽然现代社会与古代社会关于平等观念不可同日而语,那也仅仅是在程度有所区别,而本质实际并未改变。尤其东方社会,对这种等级座次更是赋予颇多的政治内涵。譬如领导人的出场顺序;报纸上的版面大小;甚至合影照相都要四面环绕,居中凸显。

只是,古代的座次排位与现代相比还是有很大差别。《史记·项羽本纪》中关于“鸿门宴”的座次就诲人不倦的写到:“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这和我们现在看到的座次不一样。我们从北京故宫博物院太和殿中看到,皇帝龙椅高高在上,坐北向南。下面是臣子东西两列,而秦汉时期,座次与后来是有区别的。那时的座次有堂室之分,在室则以东向为最尊贵。

古代天子、诸侯、公卿、大夫、士人不管住的房子还是祭祀用的庙,大多都是堂室一体的结构。也就是说,它是有堂有室的。堂和室建立在一个堂基之上。堂基也会根据主人的地位尊卑,有高低的不同,甚至连台阶的多少也有差别。堂室上面被同一的屋顶所覆盖。堂在前,室在后。堂和室之间隔着一堵墙。墙外属于堂上,墙里属于室内。这堵墙,靠西边的有窗户,靠东边的是房门。所谓“升堂入室”就是指从这个位置进去。堂的的东北西三面有墙。东墙叫“东序”,西墙叫“西序”,南边面临院子,大开。容貌有点像我们今天看到的戏台。而堂的两头,一般有两根大明柱子。荆轲刺秦王,秦王绕柱跑,就是这种典型的堂间的大柱子。堂上一般不会住人,是官员们议事、会面、交际的地方。而室,则呈长方形。东西长而南北窄,面积也不是很小。室的座次一般显得随意,并不是有特别规制,随意性也大。譬如,韩信俘虏了广武君李左车,请他东向坐,韩信对面施礼求教。同样是骄傲的项羽,当年把王陵的母亲带到军中,王陵的使者来,项羽让王陵母亲东向而坐,打算用对王陵母亲的这种礼遇来招降王陵。

看来,当时的座次,在堂屋结构的室中,甚而在别的什么房间内,或者军帐里,只需不是堂上,其实一般都属于“室中以东向为尊”的类型。

当时的刘邦项羽的情形是室的座次。一间房子,靠着西墙铺席子,坐在上头面向东,这就是东向坐,为最高等级,也最为尊贵。其次是在北墙的前面铺上席子,面向南面而坐。再其次是在南墙前面铺上席子,面对北面而坐。最低级的是东墙铺上席子,面朝西边方向的位置。那么我们从中就可以看出来,当时鸿门宴的座次了,项羽和项伯朝东坐,为最尊贵。而项伯之所以可以向东坐,次要是因为他是项羽的叔叔,项羽不可能让本人的叔叔坐在低于本人的位置上。而亚父范增则是朝南而坐。地位仅次于项羽和项伯的位置。刘邦在项羽眼里连范增都不如,所以,干脆让他面北而坐。张良最惨,直接面向西方而坐,他是所有人中最卑微的位置。不过,这个最卑微的人协助刘邦安定天下,建立起汉朝几百年的基业,那就是后话了。而项羽自视甚高,以为可以用侮辱的座次将刘邦击倒,没想到多年后,本人竟然因他而自刎于乌江。

而在堂上举行各种礼节,就其座位来说,就不是“以东向为尊”了。虽然堂上的东向坐的座位,依然是个受尊崇的位置,但是南向位、西向位往往比东向位愈加尊重。比如,《乡饮酒礼》中的堂上的席位,主人在“东序”前西向而坐,宾客南向而坐,陪客则是东向坐。实际上看出来,主人和宾客的座次都比陪客的座次为尊贵。再比如《大射礼》中堂上的席位,西向坐的公,南向坐的宾,以及东南方北向坐的诸公,都比东向坐的大夫尊贵。由此可见,堂的礼节座次与东向坐为尊的说法不符。更精确的应该是室以东向为尊,而堂则以南向为尊。

乾隆年间,英国派遣使者来中国,当时面见乾隆。英国使者只愿按照觐见英国女王一样单膝跪地,不肯按照中国要求三叩九拜。乾隆大怒,认为这个“无知外夷”不懂礼数,搞不清楚本人的座次,天朝“无所不有”还用你一个小小英国来进贡,结果一顿申斥,最初闹得不欢而散。平等通使没成功,英国人四十多年后,便开始用坚船利炮觐见了。这个时候中国才明白,原来国家座次的等级,不只靠着嘴上的说辞,还需要背后那强大的军力。只是,当明白这一切的时候,已经晚了。听说现在又到了一个重排座次的历史时期,高估本人固然无知,低估对方更是愚笨。但是有一点,千万不要学川普的座次,因为,得到的比得到多得多!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