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树枣文字网!

漫谈“小而美”的儿童文学,它如皇冠上的珍珠

树枣文字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知名儿童文学作家张秋生的“小巴掌”童话,遭到了几代小读者的喜爱。那究竟什么是“小而美”的儿童文学?它的美学追求有什么不同?10月30日,上海儿童文学金秋笔会在浙江嵊泗举行。数十位儿童文学作家、评论家、编辑和出版人参加会议,共同漫谈“小而美”的儿童文学。本次笔会由上海市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上海教育报刊总社·学生媒体发展中心联合主办。

上海教育报刊总社副社长赵玉平在致辞中表示,中国的文学长河中,传统的文学作品都是凝练而简约的。他认为,文学创作是一个孤单但愉悦的过程,好作品的诞生与个人修为的积淀密不可分。作家与编辑有责任为儿童文学打造一片真诚、自在、纯粹的天空。他希望就像历史上留下了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和千古名篇《滕王阁序》的那两场浪漫笔会,各位儿童文学作家在多年以后,也能留下跨越历史长河的经典作品。

对于究竟什么是“小而美”的儿童文学?《好儿童画报》主编姜丽军从刊物视角出发,她认为“小而美”反映了创作者的故事构思能力和文字驾驭功底;“小而美”的作品是儿童文学多样性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是《好儿童画报》不断以来不断坚持的发展方向。

合影

“好的文学作品不是添字数,需要作者激发真正的写作才华、技展现平台,作者要扎实练就创作基本功,就像学书法练字、学舞蹈压韧带,而文学的“练功”就是从练习“小而美”的作品开始。作家谢倩霓回忆本身创作短篇儿童文学作品的经历,一次旅游时,她看到砖墙零落的画面,感到十分风趣,于是有感而发创作了童诗《换房子》,这是她与“小而美”的儿童文学作品的美好接触。

而对于青年作家慈琪而言,“小而有味、大而不空,不能为字数而写”是她不断坚守的创作准绳。关于“小而美”的儿童文学作品,她认为篇幅虽小,也需要作者用细腻的文字耐心地抚慰孩子的成长,这是儿童文学特有的使命。同样是青年作家,于佳琪分享了她从15岁写武侠网络小说到转型成为儿童文学作者的经历,她表示写网文的时候,总是不免要考虑市场、读者等因素,想写纯粹的小说会比较难,但她在开始写儿童文学后,才觉得本人内心真正想写的内容有了归属。

儿童文学出版人朱艳琴(左)和姜丽军

评论家梁燕则以一首描绘儿童心理的诗歌举例,认为要写出美的儿童文学作品,就必须了解儿童的心理和思维模式。作为出版人,朱艳琴则指出了一个问题,近年长篇故事童书市场比较火爆,很多成人作家转向儿童文学创作,也有不少作家会把创作重心放在长篇作品上。但是短篇创作不应该被忽视,文字虽少也能写出“大文章”。

“小而美”的儿童文学作品很可贵,就像皇冠上的珍珠,很考验作家的写作水平。上海市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主任、作家殷健灵在总结发言中如此表示。她提出了一个作家亟待认真思考的问题:一些著名作家当下面临着出版市场需求的“裹挟”,是投合市场需求?还是坚守初心,坚持纯粹的创作?她希望各位作家能够保持本真,创作出更多“小而美”的儿童文学作品,并将上海儿童文学界“笔会”的传统承继和延续下去,同时,有更多优秀的年轻人加入儿童文学创作事业,让儿童文学之花不断绽放。

新媒体编辑:张滢莹

配图:主办方图、摄图网

id : iwenxuebao

微信公号

新浪微博

@文艺速效丸

小红书

@41楼编辑部

小宇宙播客

2024文学报开启订阅

邮发代号3-22

周刊 / 全年定价:61.80元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