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著名作家,曾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名誉主席,民进第六、七届地方委员会副主席,第八、九、十届地方委员会名誉主席。
五四运动迸发后,正在燕京大学求学的冰心,迅速投入时代的洪流,开始发表开风气之先的“微型诗歌”。这种融入母爱、童真和自然等元素的新文体,就是后来被大家津津乐道的“冰心体”。
1923年,冰心赴美留学。她把本人旅途中的经历、在异国的生活,以及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用温柔亲切的笔调,写成了29封寄给小读者的书信,连续发表在北京《晨报》文艺副刊的“儿童世界”栏目。这些通讯,写的不只仅是“爱的教育故事”,也详细记录了冰心在美国的学习和生活。其中有对父爱、母爱的歌颂,也有对异国风光和大自然的赞誉。
1926年5月,《寄小读者》一书由北新书局出版。冰心题写书名,丰子恺创作了封面图画。此书一投入市场,立即销售一空。一年之间,再版4次。《寄小读者》是中国儿童文学的经典之作,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小读者。
1942年冬天,迁往重庆的冰心,断断续续写了4篇给小朋友的通讯。新中国成立后,冰心又写了10多篇新的通讯,她把这组新的通讯题名为“再寄小读者”。这些通讯次要是向小朋友们引见新中国的变化,激励小朋友们热爱祖国,学好本领,珍惜今天的和平与幸福生活。与20年前的“寄小读者”相比,“再寄小读者”多了一些哲理感悟和励志意味,字里行间弥漫着对新中国的欢欣、赞誉和骄傲感。
20世纪70年代末,年届80高龄的冰心又写出10篇“三寄小读者”通讯,表达了对新一代少年儿童的关爱与期望。这些通讯亲切、平和、热诚,充分体现了冰心一贯的爱心和责任感。这些通讯,在上海的《儿童时代》杂志陆续发表,1981年7月由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了合集。
冰心坦言:“这些寄小读者的通讯,是写得最自在、最率真和最快乐的。”郁达夫称赞冰心:“她散文的清丽,文字的典雅,思想的纯洁,在中国作家中算是独一无二的。”魏巍也认为:“冰心的光芒,将永远留在几代人的心里。”
(来源: 人民政协报,作者: 王剑)
上一篇:女作家冰心,所创作的儿童文学作品,为什么深受孩子们喜爱呢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