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岁时开始读《小熊宝宝》、《亲亲小桃子》、《小兔子米菲》,三岁时读《乖乖兔》系列、《大卫上学去》、《我爸爸》、《我妈妈》,六岁时读《小猪唏哩呼噜》、《米小圈上学记》,七岁时读注音版《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八岁时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老人与海》、《小王子》,九岁时读《冰心全集》、《开心男孩》、《开心女孩》……
如今九岁的安安,读过的书,远不止这些,毫不夸张地说安安的阅读量已经远远超过我。她不停地从书中去获取阅读的乐趣,我也很乐意不断地为她提供和选择阅读书籍,或买或借或交换。
爱读书的孩子最可爱
培养阅读习惯,营建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从安安一岁开始,我们就在坚持,不断坚持到现在,也将长期坚持下去,相信这一习惯也会让安安小朋友受益终身。
有人说“对孩子来说,家庭的氛围非常关键。父母为他创造的是阅读的氛围,他就可能喜欢上阅读;父母为他创造的是看电视的氛围,他就可能喜欢看电视。” 在我们家电视机是禁止开放的,书架是永远敞开的。
《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一书中提到“如果家长引导孩子一个星期读一本书的话,孩子一年就可以读50本书。一个三年级的孩子,如果他所读的书是平均每本一万字的话,那他每年的阅读量就有50万字”。
从安安1岁的时候,我就无意识地开始买低龄绘本,从最简单的《小桃子》系列,《小熊宝宝》系列绘本到《不一样的卡梅拉》、《小兔子米菲》等等,从那时候起激发了安安读书的热情。同一本书读的多了,不识字的小朋友也能跟着图画完整地说出书上的内容,绘本真是很奇妙的读物。
购买的第一批启蒙绘本
一年级的时候学会了拼音,一开始碰到不认识的字,她需要拼读一下,慢慢的拼读越来越熟练,已经不影响她的阅读速度了,于是注音的书对她来说完全可以自主阅读,《小猪稀里呼噜》、《一年级的小豌豆》、《米小圈上学记》,这些书她爱不释手。也正是从一年级开始,阅读品种完成了绘本向纯文字书籍的转换。
强烈推荐给一年级的小朋友
但上一年级后的时间变得很忙碌,早上7点到校学,晚上回来又各项作业、还要练钢琴,在学
校的午休时间得不到保证,晚上要让她早点睡觉。经常她还想看会书时,被我们打断了,“明天
再看吧,太晚了,赶紧睡觉吧!”
于是安安开始在做作业之余,见缝插针地看书。有的时候周末去叫她起床,发现小家伙正在房间看书,而且很骄傲地说“我早就醒了,看了好多了页书,你们大懒虫了吧!”
从二年级开始阅读各种名著,我开始尝试让她读名著,一开始仅仅是尝试,担心她看不懂。给她读的第一本国外名著是《老人与海》,看完之后我问她看得懂吗?她说当然看得懂啊,书里渔父圣地亚哥特别坚持不懈,从来不轻易放弃。
于是渐渐的《小王子》、《钢铁是怎样样炼成的》、《列那狐的故事》包括四大名著、《资治通鉴》、《隋唐演义》等都开始出现在安安的书架上。
书的来源:买占一部分,另一部分是在图书馆和绘本馆里借。我们家附近有家绘本馆,办了绘本卡后每次给弟弟借几本绘本,同时也给安安借适合她的名著来读。
疫情期间,不方便去绘本馆,家里很久没有新书出现了。有一天,安安问我:妈妈,可不可以给我买冰心的《我的童年》?原来三年级的课本中有冰心的文章《肥皂泡》,她开始对冰心写的书感兴味。在买书这件事情上,我一向很大方,不只把《我的童年》买了,索性买了冰心儿童文学全集,并作为六一礼物送给了她。
送给安安的六一礼物
在我上小学的时候,家里也没有多余的钱的买书,也许正是买不起,我学会了用一本去换N本来读。用手上仅有一两本故事书,去跟同学换书看,只需看见同学手上有课外书,就两眼放光,厚着脸皮去换或者借。
也正是小学阶段的阅读量高,我的语文成绩不断在班上前列,作文经常被老师拿来当范文读。然后上大学后,忙于学习、忙于各种社团活动,反而没有好好利用大学图书馆这样一个得天独厚的的资源,工作后有读书的心也有了买书的钱,可买回来的书往往被闲置在书架上。
在物资条件有很大改善的当下,尽可能给孩子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与此同时也能相互鼓励,做为家长本身也应该多读书多学习多提升。
上一篇:名家散文欣赏 冰心《童年杂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