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一个老朋友给我抱怨:“有个权威的说法,说是,孩子越早阅读绘本,什么情商啊,智商啊,都会比不阅读绘本的孩子高好几个格,吓到我赶紧买了很多绘本,现在倒好,看了几本,孩子再也不情愿读了,真是愁人,白花钱。”。
“哪里有那样神奇,无非就是一个噱头,还是商家赚钱”,另一个家长说。
“我家的孩子就喜欢阅读绘本,还能讲给大人听,我觉得挺好呀”,还有家长说。
对于儿童绘本的阅读,大家说法褒贬不一,有的极力推崇,有的半信半疑。
最近调查人均每个月4千块钱左右收入的县城,县城内仅一家绘本馆,了解到其运营也不甚理想,上座率仅为10%,绘本馆担任人说,绘本普及率还不是很高,家长的认识还没有提升。
而对于邻市区的绘本馆进行调查,绘本馆上规模的就有十家以上,绘本馆上座率达到60%以上,家长普遍认为绘本在儿童成长发育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那么绘本阅读究竟在儿童成长期间发挥什么作用,绘本又该如何正常的阅读?
图片来自网络
心理学家西格曼博士指出:睡前十分钟的亲子共读除可协助入睡外,对孩子的免疫系统、倾听的技巧及想象力的发展都无益。
美国儿童批评家卢肯斯指出:孩子和成人一样,渴望依靠阅读摆脱现实的限制,探索世界,寻找自我,塑造全新的本人。
有材料显示:经常阅读绘本的孩子其言语表达能力,想象力,家庭中亲子关系都有较好的表现。
什么是绘本?
儿童文学家彭懿在他的新作《图画书阅读与经典》中指出:“绘本是用图画和文字共同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是图文合奏的。在绘本里图画不再是文字的附庸,而是图书的生命,甚至有的绘本甚至一个字也没有的无字书。”
可以看出,在绘本中“图画”是它的生命线,儿童凭仗图画来读懂一个故事,学到知识,而非插图,图画是故事的呈现方式。
培利.诺德曼在《阅读儿童文学的乐趣》说:“一本绘本至多包含三种故事:文字讲的故事、图画暗示的故事,以及两者结合后所产生的故事。”
从以上可以看出,绘本是区别我们一般的儿童读物的,用图画来讲故事,启发孩子的想象力,通过观察思考能体验到绘本里人物的情绪,就是阅读绘本的作用。
图片来自网络
成人通过阅读故事来总结现实生活中不能体验到的经历,故事是对现实生活事件发生的模仿再现,通过文字来实现。
绘本是儿童对现实生活的体验,而这种体验不是通过文字来表现的,是通过图画来实现。
这就注定了一本优秀的绘本需要有这种特性:图画必须会讲故事,不只要表现情节还要有故事背景,有明确的主题,有丰富的细节和内容等待孩子去发现,而且能够和孩子的现实生活产生连接,激发孩子阅读兴味,引起孩子共鸣。
绘本契合了儿童心理发展的什么特点?
0-3岁时婴幼儿期,也被称为天才期儿童。
有教授研究得出:婴幼儿的头脑,2岁比3岁好,1岁比2岁好,0岁比1岁好,越接近0岁接收能力越好,称之为才能递减法则。
阅读可以促进脑神经的发育,是左右脑开发的最好方式。
这个时期婴幼儿的特点是:
1、婴幼儿喜欢读书。有研究表明,1个月婴幼儿最早的阅读兴味来自色彩,特别是对色彩鲜明敏感,绘本的丰富颜色可以促进婴幼儿大脑和眼睛的发育。2岁前的婴幼儿对图画色彩的兴味大大超过文字。2-3岁是言语构成关键期,阅读可以促进言语发育,而且对动物出现表示极大兴味。
2、需要亲子阅读陪伴。亲子阅读过程中,婴幼儿的视觉、触觉、听觉都经过家长的辅助阅读转化为安全,惬意、深切的亲情。
从以上儿童心理发展程度来说,绘本以其丰富的色彩,众多的动物抽象,以及家长的辅助阅读等特性很好的满足儿童阅读的要求。
图片来自网络
绘本的正确打开方式是什么?
我朋友的孩子今年三岁,宝宝聪明可爱,对一切带有色彩的图画极其感兴味,朋友很高兴,在我的建议下买了几本推荐的绘本,性冲冲地开始给孩子阅读绘本。
一周下来,我再见到他的时候,他却说,哎,就坚持读了一星期,孩子也不情愿读了,我本人也烦,心急,原来孩子情愿读啊,怎样买了许多的绘本,孩子却不情愿读了。
我问他,你是怎样读的啊?
他就按照他读绘本的节拍和方法,给我演示了一遍,很快我就发现了问题。
一是把绘本当成了认字启蒙的书。在读绘本的时候,他认真的用手指着绘本上的字,朗读给孩子听,然后还煞有介事地组个词,这个念“爸,爸爸的爸”。面对图画,他却一步带过,丝毫没有说,孩子就是翻过这一页,心里啥都没有。
二是把绘本变成总结教材。绘本读完以后,来宝宝,给妈妈说说,这个故事讲的什么道理啊,对,讲了时间是宝贵的,小朋友不能撒谎,把绘本变成了人生启蒙的书。
三是问问题单一化。在阅读的过程中,家长在互动过程中,问问题单一,形不成多元化,思想容易受约束,受制约。
有很多家长,在亲子阅读中经常遇到这样的方法,几本绘本读后,孩子提不起兴味,本来孩子的专注力不够,三五下,马上被玩具吸引过去,家长心里动摇,坚持就成了浮云。
图片来自网络
绘本究竟要怎样读?
第一重中之重,就是一定是亲子阅读,高质量的亲子阅读不是为阅读而阅读,不是为要学到绘本里讲的道理而阅读。亲子阅读时光,是亲子关系探索修复加深的高光时辰。
这一时辰,你的耐心,你的爱心,孩子以本人极其敏锐的感觉都会体现出来,让孩子感觉到一起阅读绘本是一个人生甜蜜的时辰,当你全身心的投入到和孩子的阅读中,孩子会洞察到你的一切。
当我和孩子共同阅读《我的爸爸叫焦尼》的时候,孩子才三岁,当我读到,爸爸走了,狄姆又一个人在车站上等妈妈的时候,火车的声音越来越远,我的眼睛湿润了,言语里有点呜咽,这时候,孩子又向我身上靠了靠,而且用手抱了我。
这里面孩子敏锐地捕捉到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这样一个感情通过这个故事来呈现,虽然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没有这样的分别,可是,我们通过阅读绘本,而体验到了一种深情。
第二是要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孩子为主,家长为辅,启发孩子的发散思维。孩子婴幼儿事情天生对图画和色彩敏感,通过让孩子观察绘本中的人物表情,色彩搭配,让孩子体验到绘本中所体现出来的情感。
有一本绘本叫《小魔怪要上学》,色彩丰富抽象很饱满,人物的表情很到位,这时候,孩子会自动的本人发现,当你问到小魔怪的爸爸妈妈是什么样的人的时候,她会告诉你,很善良,很厉害,后来,小魔怪上学后,他的爸爸妈妈什么样子,她又会说,很善良,不吃小朋友了。
这些情感,家长无需多加干涉,想孩子讲授什么道理,讲解为什么不去上学,又去上学,要相信儿童的天赋能力。
第三要复述故事进行游戏。绘本是孩子的图书,也是满足孩子对未知世界体验的载体,在阅读绘本的时候,当完成阅读活动时,可以让孩子复述一下故事,同时可以把故事情节搬下来,家长扮演角色对绘本故事进行演绎。
《爷爷一定有办法》讲的是一个温情的故事,在现实生活中可以找到很多的物件,家长就可以让孩子来演绎小男孩,爸爸扮演爷爷,通过小小的复原,让孩子体验到其中的乐趣。
第四家长要投入感情,发挥演技。家长可以通过夸张的肢体言语、抑扬顿挫的语调。配合剧情做出逗人的效果。你在阅读绘本的时候,如果是平铺直叙,孩子可能会得到兴味,这就需要家长发挥演技,达到吸引孩子留意力的目的,能够加深孩子的理解和阅读。
绘本《我妈妈真厉害》那个袋鼠妈妈就很厉害,这时候家长通过夸张的表情和动作来表现妈妈的很厉害,家长和孩子角色互换后,愈加有意思。
归纳一点,亲子阅读绘本最重要的还是讲究一个阅读的深度,沉浸式陪伴,高质量陪伴永远比阅读更重要,所以,在文中的最初那,就祝福每一个家庭的爸爸妈妈都有一个和孩子高质量的亲子时光。
上一篇:孩子不喜欢阅读?带他感受阅读的多种快乐,或许很快就会爱上阅读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