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5日,2023年诺贝尔文学奖颁布。来自挪威的剧作家约翰·福瑟获奖。当大家的留意力都放在他的中文版作品将由上海译文还是译林出版时;作为绘本与童书爱好者的我留意到,约翰·福瑟的官方引见说:他创作了大量的戏剧、小说、诗歌、散文;同时,也为孩子们创作童书。这就对了!在网上搜索了一下,约翰·福瑟的童书作品不少,只是都还没有引进。比如Kant(《康德》),讲述一个对外太空格外着迷的小男孩克里斯托弗,和读着康德哲学书的爸爸,在睡前围绕着宇宙、存在展开了风趣的讨论。这本书还改编成了戏剧,剧照看梦幻极了。
还有一本是关于一个小女孩解救她爸爸的奇幻冒险童话Spelejenta(《游戏女孩》)。
我也留意到,为这本书配插画的,是进入过2014国际安徒生奖短名单的挪威著名插画家、漫画家厄伊温·图谢特尔。厄伊温·图谢特尔也是一位特别值得聊的挪威艺术家,我们出版了不少他的作品,比如《狗的鼻子为什么湿漉漉》《爸爸的臂弯像艘船》《咔嗒》《洞》。或许下次我们以后可以聊下北欧的绘本作家们还有获得了2007年德国青少年文学奖的Little Sister。德文版封面
其实,很多大作家,都是左手创作“成人的文学”,右手创作“孩子的文学”。盘点那些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们的绘本作品↓↓↓奥尔加·托卡尔丘克 201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2019年授予) 绘本:《遗失的灵魂》〔波兰〕奥尔加·托卡尔丘克/著〔波兰〕乔安娜·孔塞霍/绘 龚泠兮/译山东画报出版社2019年11月出生于1962年的奥尔加·托卡尔丘克,是波兰国宝级作家,也是诺贝尔文学奖历史上第15位获奖的女性作家。她的作品中,常常融合民间传说、神话、宗教故事等元素,灵异诡谲,深处却是对现代人生存形态的探究。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这样评价托卡尔丘克:方式……她的文风激荡且富有思想,流溢于其大约十五部作品中。”不晓得颁奖词所谓“十五部作品”能否包含了托卡尔丘克目前为止唯逐个本绘本作品:《遗失的灵魂》;从绘本的故事和文字风格看,是真·托卡尔丘克无疑。绘本讲述了一个寻找灵魂的故事。主人公杨丢失了本人的灵魂却浑然不知,直到有一天,他以为本人病了,后来经睿智的女医生点拨才晓得,本人只顾步履匆匆的赶路,却把灵魂遗落在某个地方。杨遵照了女医生的建议,在森林的一个小屋里耐心地等待,终于等来了不停追逐他的灵魂。不得不说,托卡尔丘克的文字,与波兰画家乔安娜·孔塞霍的图画,几乎是互相成就的灵魂伴侣!孔塞霍以阴霾疏离和奥秘色彩的插画,左右页面各表一支的视觉叙述方式,完满再现了灵魂和主人寻找彼此的过程。而这本书,还获得2018年博洛尼亚最佳童书奖提名,法国女巫奖和德国白乌鸦奖。 鲍勃·迪伦 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绘本:《在茫茫的风中》《人为百兽命名》《永远年轻》《如果狗狗们自在奔跑》等鲍勃·迪伦,20世纪最伟大的歌手,201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词为“他对伟大的美国歌曲传统创造了全新的诗意表达。”那是历史上最有争议的一次诺贝尔文学奖,但正如当时《纽约时报》的评论所言:一位流行音乐人博得世界文学界最高荣誉戏剧化地重新定义了文学的边界,引发了对歌词能否与诗歌具有同样艺术价值的讨论。鲍勃·迪伦的数首诗歌,包括《在茫茫的风中》《人为百兽命名》《永远年轻》《如果狗狗们自在奔跑》《假如不是为你》,都由画家配画制造成绘本;森林鱼引进了这一系列绘本。在2021年4月我们的诗歌绘本主题书单里,我们特别推荐了其中的《在茫茫的风中》(戳书名回顾),由凯迪克奖获得者琼·穆特配画,中文版余光中先生翻译。 莫言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绘本:《大风》莫言/著 筱箫/改编 朱成梁/绘麦克米伦世纪童书/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21年8月莫言,无需过多引见,2012年他获得诺奖时,举国同庆的盛况还历历在目。《大风》今年刚刚出版,由莫言的同名短篇小说《大风》改编而成,由获得BIB金苹果奖、丰子恺图画书首奖等重要奖项的画家朱成梁绘画。美丽壮阔的大自然,真诚深厚的祖孙情谊,被评价为一本“很有力度的绘本”。 若泽·萨拉马戈 199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绘本:《世界上最大的花》〔葡〕若泽·萨拉马戈/著 〔葡〕安德烈·雷迪亚/绘 张晓非/译蒲公英童书/贵州人民出版社2018年6月若泽·萨拉马戈(1922-2010),葡萄牙作家,是葡语世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第一人。萨拉马戈的作品,《失明症漫记》《修道院记事》等,都以隐喻关注人类的命运与世界的前途。诺贝尔授奖词说:萨拉马戈用想象力、同情心和反讽所维系的寓言,持续不断地触动我们。即便是专门写给孩子的绘本《世界上最大的花》,也是对生命、付出等“大命题”的关注。在静谧的土地上,小男孩像一只金翅雀尽情奔跑,他擦过树丛,来到河边,又爬上一座荒凉的小丘,看到了一朵孤零零的花,已经奄奄一息。小男孩下决心要解救这朵花,二十趟往返穿越,十万次月球之旅般坎坷,一双赤脚渗着血珠,花儿渐渐恢复了生机……
《世界上最大的花》的绘者,是大家都很熟悉的安德烈·雷迪亚,他和父亲合作的《假如我是一本书》博得了很多人的喜欢。而安德烈·雷迪亚凭仗《世界上最大的花》获得了博洛尼亚插画奖。 托妮·莫里森 199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绘本:《大箱子》《来吧,露易丝》等 托妮·莫里森(1931-2019),美国当代重要作家,也是一位黑人女性作家。她的作品多与美国黑人的严重历史事件相呼应,如蓄奴制、南北和平、民权运动等等;也非常关注女性、儿童的处境。耶鲁大学文学公开课讨论的第一本作品,即是她的《最蓝的眼睛》;“那不勒斯四部曲”的作者埃莱纳·费兰特发布的“40本最喜欢的女作家作品”中,就有她的《宠儿》。托妮·莫里森与儿子斯莱德·莫里森一起,创作过几本绘本,比如《来吧,露易丝》(蒲蒲兰引进)《大箱子》(魔法象引进)。诗意绘本《来吧,露易丝》阐释阅读这一永久话题,与书相伴,一生受益。
也特别推荐《大箱子》,它以一个神奇的大箱子隐喻孩子与自在、成长命题。美国画家吉丝莉·波特的画面完满诠释了托妮·莫里森“阴霾而富有诗意”的行文风格,给人冷静思考的空间。 约瑟夫·布罗茨基 198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绘本:《小拖船之歌》 〔美〕约瑟夫·布罗茨基/著 〔俄〕伊戈尔·奥列伊尼科夫/绘 王忆南/译贵州人民出版社2019年11月约瑟夫·布罗茨基既是一位跨越英语和俄语世界的杰出诗人,也是一位了不起的诗歌批评家,深信言语的最高境界就是诗歌。1972年,他被剥夺苏联国籍,驱逐出境,但他终生坚持用俄语写诗;同时,他从1977年起加入美国籍,从零开始学习英语,成为英语世界杰出的散文大师之一。布罗茨基已经自我评价说:我是一名犹太人,一名俄语诗人,一名英语散文家。1987年,由于作品“跨越时空限制,无论在文学上及敏感问题方面,都充分显示出他广阔的思想和浓郁的诗意”,布罗茨基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这年他47岁,成为最年轻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小拖船之歌》是布罗茨基一首动人的思乡与感怀之作,1962年初次发表于一本儿童杂志。借小拖船之口,讲述了港口里平凡的拖船默默奉献的一生,文字平淡克制,却涌动着深沉的情感。绘本《小拖船之歌》由国际安徒生奖插画家奖得主伊戈尔·奥列伊尼科夫画画,既有开阔雄浑的现实场景,细腻动人的细节,又有纵横天地的想象力,无力呈现了诗歌的质地,又延伸出更广阔的意境。 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 1978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绘本:《山羊兹拉特及其他故事》〔美〕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著 〔美〕莫里斯·桑达克/绘 肖毛/译贵州人民出版社2017年6月辛格是一位美国犹太作家,出生于波兰。1935年,去美国纽约从事记者工作,已经把希伯来语、德语、波兰语图书译为意第绪语。辛格被誉为20世纪“短篇小说大师”,出版过多本多篇小说集;他也创作过多部童书,其中《快活的一天:一个在华沙长大的孩子的故事》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山羊兹拉特及其他故事》《恐怖的小旅馆》与《施勒米尔去华沙与其他故事》获得美国纽伯瑞儿童文学奖。绘本《山羊兹拉特及其他故事》包含了7篇故事,如《傻瓜的天堂》《奶奶讲的故事》等,由同为波兰裔犹太人的杰出绘本作家桑达克配画。听说,1965至1966年间的一天,桑达克无意间在哈铂公司某位编辑的桌子上看到了《山羊兹拉特》的手稿,立刻提出要为敬慕已久的辛格的作品创作插画。这绝对是一本1+1>2的绘本杰作!桑达克的画,与辛格的文字,可谓天作之合,将犹太民间文化中的机智、幽默、辛辣,表达得淋漓尽致。《学校图书馆杂志》评价说:如果孩子的年纪太小,那就为你本人购买它吧! 聂鲁达 197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绘本:《给一颗星的颂歌》 〔智利〕巴勃罗·聂鲁达/著 〔西〕埃琳娜·奥德里奥索拉/绘 范晔/译99童书/人民文学出版社2020年4月智利诗人聂鲁达,13岁发表诗作,20岁时凭仗“二十首情诗”享誉全国。1971年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词说:他的诗篇具有自然力般的作用,复苏了一个大陆的命运与梦想。《给一颗星的颂歌》,是一首关于爱的诗歌,探讨的是关于独爱还是博爱。绘本里,聂鲁达优美的诗歌与西班牙画家奥德里奥索拉的插画完满地结合。
特别说说埃琳娜·奥德里奥索拉,她获得了2021年BIB金苹果奖。
我在7月书单里推荐过的《2022博洛尼亚国际插画展年度插画作品集》的封面插图,就是由埃琳娜·奥德里奥索拉所绘制。
约翰·斯坦贝克 196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绘本:《人鼠之间》 〔美〕约翰·斯坦贝克/著 〔法〕海贝卡·朵特梅/绘袁蓉/译后浪/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22年8月《人鼠之间》是奠定斯坦贝克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至关重要作品,讲述了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两个底层小人物乔治和伦尼的友谊、梦想和命运。这不只是一部关于小人物的悲剧,也是一个关于人类生存的寓言故事,正如书名所示:人也罢,鼠也罢,最如意的安排也不免常出不测。2019年,“法国绘本天后”海贝卡·朵特梅决定将《人鼠之间》这部经典作品图像化,历时一年多,将其变为420余页的图像小说。海贝卡结合本人的理解拓展了画面,比如书中巨大的双页装饰、以老鼠指代男人的虚构广告、充满戏剧性的场景等。2020年,绘本版《人鼠之间》在法国一经出版即售罄,被称为“2020法国最美的图画书”。喜欢斯坦贝克的文学爱好者,和喜欢海贝卡的绘本爱好者,绝对可以在绘本《人鼠之间》里找到共鸣! T.S.艾略特 194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绘本:《老负鼠的实用猫经》〔英〕T.S.艾略特/著〔美〕爱德华·戈里/绘 包慧怡/译读库/新星出版社2022.10英国诗人、评论家、剧作家T.S.艾略特,是世界现代诗歌史上当之无愧的领袖,他的诗集《荒原》《四个四重奏》蜚声国际。1948年艾略特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词为“对于现代诗之先锋性的杰出贡献”。艾略特的绘本作品,源于他1939年创作的儿童诗集《老负鼠的群猫英雄谱》。这些猫的诗非常不“艾略特”,言语简单易懂,诙谐幽默又发人深省;1977年,英国剧作家韦伯将它们改编成享誉世界的音乐剧《猫》。《老负鼠的实用猫经》由风格华丽怪诞的插画大师爱德华·戈里配图并担当装帧设计。 泰戈尔 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绘本:《云与波》《孩童之道》印度诗人泰戈尔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授奖词为:由于他那至为敏锐、清新与优美的诗;并由于他本人用英文表达出来,使他那充满诗意的思想业已成为西方文学的一部分。乐乐趣出版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经典童诗绘本”系列,包括了泰戈尔的两首诗:收录于《新月集》的《云与波》与《孩童之道》,分别由青年插画师老老老鱼和老墨配画。 拉迪亚德·吉卜林 190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绘本:《如果》 吉卜林是英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诗人、作家,被誉为“狄更斯承继人”“英国的巴尔扎克”;同时,他也凭着《丛林故事》《原来如此的故事》在儿童文学领域享誉盛名。《如果》是吉卜林写给儿子约翰的诗,将他对为人处世的理解,面对自我与世界的分寸,化成简练而隽永的文字。《如果》曾数次被画家制成绘本,在今年4月的诗歌绘本主题书单中,我们推荐了由意大利画家乔瓦尼·曼纳配画的绘本版《如果》。画家用柔软而无力量的画笔,把童年的天真和吉卜林诗句间传达出的激励人心的情感,完满地融为一体。在8月的新书书单中,我们还推荐了《如果》的另外一个版本,由青年插画师张帆配图,属于乐乐趣“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经典童诗绘本”系列。作为获得了文学界最高荣誉的诺奖得主,他们的绘本作品,是不是也代表了绘本的最高水准?诚实地说:真不一定。但我仍然认为,这些作品非常值得一读。读他们的绘本,既是了解这些作家一个更轻松的方式,(比如《遗失的灵魂》之于托卡尔丘克,也特别推荐这一本);也因为有图画的加入,这些文字作品可以呈现更丰富的面貌(就像绘本版《小拖船之歌》、《人鼠之间》)。还是那句话,无论是何种方式,文学,总能给予我们人生最深处的照亮!- e n d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