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树枣文字网!

这些国际大奖和诺贝尔一样火爆(附绘本界最全国际大奖历年书单)

树枣文字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10月10日晚7点,诺贝尔文学奖揭晓,获奖者为波兰作家奥尔加·托卡尔丘克(Olga Tokarczuk)和奥地利作家、编剧、导演彼得·汉德克(Peter Handke)。

诺贝尔文学奖不断备受关注,接下来小编来给大家引见童书领域有哪些大奖以及相关评定规则,下面一起来看下吧!

我们经常听说的“获大奖绘本”,通常是指全球儿童绘本三大奖:国际安徒生奖美国凯迪克奖英国凯特格林纳威奖。经常给娃买书的家长对这些名字肯定不会陌生,因为在引进童书中,有很多都印着各种国际奖项的名字,然而在简单粗暴的宣传背后,很多读者却忽略了奖项之间的内在差异——这些国际童书奖评选的范围、看中的因素均不尽相同,有的专攻绘本,有的则偏好儿童文学,有的强调作品的审美格调,有的的立足于作品的启蒙教育意义……

在挑选童书之前,了解不同童书奖项的定位,正在成为家长们新的必修课。今天就为大家引见三大奖项以及19年获奖作品,并附上历届获奖书单。

凯迪克大奖

美国凯迪克大奖(The Caldecott Medal)是由美国图书馆学会(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 ALA)于1938年创立的奖项,是为了留念十九世纪英国最大的绘本插画家伦道夫·凯迪克(Randolph Caldecott 1846-1886)而设立。主办单位美国图书馆协会。

伦道夫·凯迪克(1846-1886)

每年美国图书馆协会,邀请教育学者、专业人士和图书馆员,组成评审委员会,由一个15人组成,从当年度出版的数万本书籍(儿童图画书)中,选出一名首奖和二至三名杰作,颁赠凯迪克金牌奖和银牌奖,在得奖图书的封面上皆会贴上印有凯迪克著名插画“骑马的约翰”的奖牌,金色代表金牌奖,银色代表银牌奖。 获奖者必须是美国公民或者居民,其作品必须是艺术家的原创,且作品在上一年出版。当两个艺术家共同创作了一部出版作品时,两人共同获奖。此类艺术家不必写故事内容。该奖评选最强调的是插图,而不是小说或文本内容。每年一月份公布获奖者。

▲凯迪克大奖

作为家长与图书馆为儿童选书的最佳指南,凯奖更看重的是作品的特殊创意艺术层次。有的为孩子扩展了另一个思考空间,有的提出作者本身成长的经验,每一本得奖书都是一个新的理念,只为带给小朋友一些思考上的新激发,也让孩子的童年多一些想象,多一些色彩。

凯迪克大奖从1938年成立至今,共评出了347本获奖绘本,目前,国内有35个童书出版品牌出版过中文简体版凯迪克大奖绘本,总数为265本。

2019年凯迪克获奖作品

凯迪克金奖

《你好,灯塔!》

Hello Lighthouse

作者:苏菲·布莱科尔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这部来自凯迪克金奖得主苏菲·布莱科尔的抒情图画书,讴歌了希望、变化与时间的流逝等永久主题,它本人因而获得了不朽的力量。

凯迪克银奖

《小星星的大月饼》

A Big Mooncake for Little Star

作者:林珮思

出版社:中信·红披风

在这本星光闪耀的图画书里,纽伯瑞银奖得主格蕾丝·林用一个暖心的原创故事给小朋友们讲述了月亮阴晴圆缺的月相变化。

凯迪克银奖

《阿尔玛和她名字的故事》

Alma and How She Got Her Name

作者:胡安娜·马丁内斯-尼尔

出版社:Candlewick

在这本童书处女作里,作者胡安娜·马丁内斯-尼尔为那些猎奇本人名字由来或人生源头的孩子打开了一扇发现的窗。

凯迪克银奖

《谢谢您,阿嬷!》

Thank You, Omu!

作者:欧吉·莫拉(Oge Mora)

出版社:Little Brown Books for Young Readers

这本充满爱的绘本向大家讲述了一个充满包容、感恩的甜蜜故事。

阿嬷特别慷慨,也很喜欢做菜。每次炖菜,香味都能飘很远,附近的游客都能闻到,他们一个接着一个跟随香味来到了阿嬷家,想要品尝她的美味炖菜。阿嬷宁愿本人饿肚子也不愿拒绝上门的街坊,这种善良和慷慨将协助孩子建立分享意识,学会关怀、关爱他人。而街坊们没有忘记阿嬷,走后纷纷给阿嬷送来食物,也教会孩子们要学会感恩。

凯迪克银奖

《走出荒园》

The Rough Patch

作者:布莱恩·莱斯(Brian Lies)

天略童书馆出品

这部由《纽约时报》畅销书作者、插画家布莱恩·莱斯创作的图画书,讲述了一个关于友谊、得到和恢复的故事,美丽、可亲而又带着深沉的个人情感。

历届获奖作品(引进版)

1939年

金奖:《美丽的新年》(中国华侨出版社)

银奖:《安迪和狮子》(爱心树)

银奖:《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山东文艺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1940年

银奖:《玛德琳》(爱心树)(启发文化)(湖南美术出版社)

1941年

金奖:《他们坚强而善良》(东方出版社)

1942年

金奖:《让路给小鸭子》(启发文化)

银奖:《一无所有》(《隐形狗》)(文心出版社)(山东文艺出版社)

1943年

金奖:《小房子》(爱心树)

银奖:《棉花糖兔子》(暖房子)

1945年

金奖:《孩子的祈祷》(耕林童书馆)

银奖:《在森林里》(蒲蒲兰绘本馆)

1947年

金奖:《小岛》(蒲蒲兰绘本馆)

1948年

金奖:《白雪晶晶》(爱心树)

银奖:《麦格池塘幻想曲》(连环画出版社)

银奖:《石头汤》(人民文学出版社)

1949年

金奖:《大雪》(耕林童书馆)

银奖:《小塞尔采蓝莓》(蒲蒲兰绘本馆)

1951年

银奖:《迪克·惠廷顿和他的猫》(耕林童书馆)

1952年

金奖:《小机灵和小迷瞪》(启发文化)

1953年

金奖:《那只大大熊》(蒲公英童书馆)

银奖:《海边的晚上》(蒲蒲兰绘本馆)

银奖:《暴风雨中的孩子》(奇想国童书)

1954年

金奖:《玛德琳的狗狗救星》(《玛德琳的救命狗》)(爱心树)(湖北美术出版社)

银奖:《绿眼睛》(蒲蒲兰绘本馆)

1955年

金奖:《灰姑娘》(蒲公英童书馆)

1956年

金奖:《青蛙娶亲记》(耕林童书馆)

银奖:《和我一起玩》(启发文化)

银奖:《乌鸦太郎》(奇观童书)

1957年

金奖:《树真好》(蒲蒲兰绘本馆)

1958年

金奖:《美好时光》(花木马绘本坊)

银奖:《字母B里的家》(爱心树)

1959年

银奖:《雨伞》(天略童书馆)

1961年

银奖:《一寸虫》(信谊)

1962年

金奖:《从前有一只老鼠》(爱心树)

银奖:《狐狸夜游记》(双螺旋童书馆)

银奖:《小熊探亲》(蒲公英童书馆)

1963年

金奖:《下雪天》(信谊)

银奖:《兔子先生和美好的礼物》(启发文化)

1964年

金奖:《野兽国》(《野兽出没的地方》)(蒲公英童书馆)(明天出版社)

银奖:《小黑鱼》(爱心树)

1967年

金奖:《莎莎的月光》(爱心树)(麦克米伦世纪)

1968年

银奖:《田鼠阿佛》(《大诗人小老鼠》)(爱心树)(东方出版社)

1969年

金奖:《世界第一傻瓜和他的飞船》(蒲蒲兰绘本馆)(麦克米伦世纪)

银奖:《太阳和月亮为什么住在天上》(奇想国童书)

1970年

金奖:《驴小弟变石头》(信谊)

银奖:《亚历山大和发条老鼠》(爱心树)

1971年

金奖:《故事的故事》(耕林童书馆)

银奖:《青蛙和蟾蜍》(信谊)

1972年

金奖:《晴朗的一天》(启发文化)

银奖:《讨厌黑夜的席奶奶》(启发文化)

1973年

金奖:《丢饭团的笑婆子》(耕林童书馆)

银奖:《蜘蛛阿南希:一个阿散蒂人的传说》(麦克米伦世纪)

银奖:《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启发文化)(麦克米伦世纪)

1975年

金奖:《飞向太阳的箭》(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1976年

金奖:《为什么蚊子老在人们耳边嗡嗡叫》(爱心树)

1977年

银奖:《会说话的骨头》(麦克米伦世纪)

1978年

金奖:《诺亚方舟》(双螺旋童书馆)

银奖:《绝妙的馊主见》(麦克米伦世纪)

1979年

金奖:《野马之歌》(启发文化)

银奖:《火车快跑》(信谊)

1980年

金奖:《赶牛车的人》(爱心树)

银奖:《魔法师的奇幻花园》(爱心树)

银奖:《宝藏》(麦克米伦世纪)

1981年

银奖:《灰袍奶奶和草莓盗贼》(蒲公英童书馆)

银奖:《再来一只老鼠》(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1982年

金奖:《英勇者的游戏》(爱心树)

银奖:《在那遥远的地方》(爱心树)

1983年

金奖:《影子》(爱心树)

银奖:《妈妈的红沙发》(启发文化)

银奖:《山中旧事》(蒲公英童书馆)

1984年

银奖:《小红帽》(童立方·森林鱼)

1985年

银奖:《亨舍尔和格莱特》(蒲公英童书馆)

银奖:《你看到我的小鸭了吗?》(信谊)

1986年

金奖:《极地特快》(爱心树)

银奖:《澡缸里的国王》(花木马绘本坊)

银奖:《亲戚们来啦》(蒲蒲兰绘本馆)

1987年

银奖:《侏儒怪》(蒲公英童书馆)

1988年

金奖:《月下看猫头鹰》(信谊)

1989年

金奖:《歌舞爷爷》(启发文化)

银奖:《金发女孩和三只熊》(蒲蒲兰绘本馆)

银奖:《梦幻大飞行》(耕林童书馆)

1990年

金奖:《狼婆婆》(启发文化)

银奖:《会说话的蛋》(启发文化)

银奖:《神奇变变变动物园》(柯林斯绘本)

银奖:《赫舍尔和光明节妖精》(奇想国童书)

1991年

金奖:《黑与白》(耕林童书馆)

银奖:《穿靴子的猫》(蒲公英童书馆)(麦克米伦世纪)

1992年

金奖:《疯狂星期二》(耕林童书馆)

1993年

金奖:《天空在脚下》(启发文化)

银奖:《臭起司小子爆笑故事大集合》(耕林童书馆)

银奖:《七只瞎老鼠》(启发文化)

1994年

金奖:《外公的旅程》(爱心树)

银奖:《在那小小的池塘里》(麦克米伦世纪)

银奖:《阿文的小毯子》(启发文化)

1995年

金奖:《烟雾迷漫的夜晚》(耕林童书馆)

银奖:《约翰·亨利》(启发文化)

银奖:《沼泽天使》(蒲公英童书馆)

1996年

金奖:《警官巴克尔和警犬葛芮雅》(启发文化)

银奖:《大家来听音乐会》(启发文化)

银奖:《上面和下面》(三之三)

1997年

金奖:《泥巴人》(奇想国童书)

银奖:《星际信使》(蒲蒲兰绘本馆)

1998年

金奖:《风铃草姑娘》(爱心树)

银奖:《园丁》(《小恩的秘密花园》)(启发文化)(麦克米伦世纪)

银奖:《有个老婆婆吞了一只苍蝇》(爱心树)

1999年

金奖:《雪花人》(启发文化)

银奖:《大卫,不可以!》(启发文化)

银奖:《下雪了》(启发文化)(麦克米伦世纪)

2000年

金奖:《约瑟夫有件旧外套》(启发文化)

银奖:《7号梦工厂》(耕林童书馆)

银奖:《菲菲生气了》(启发文化)

2001年

金奖:《如果你想当总统》(爱心树)

银奖:《咔嗒、咔嗒、哞》(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

银奖:《奥莉薇》(启发文化)

2002年

金奖:《三只小猪》(耕林童书馆)

银奖:《霍金斯的恐龙世界》(启发文化)

银奖:《我有一个梦想》(童立方·森林鱼)

2003年

金奖:《我的兔子朋友》(启发文化)

银奖:《红豆与菲比》(启发文化)(麦克米伦世纪)

银奖:《蜘蛛和苍蝇》(耕林童书馆)

银奖:《诺亚方舟》(童立方·森林鱼)

2004年

金奖:《高空走索人》(爱心树)

银奖:《这样的尾巴可以做什么?》(启发文化)

银奖:《别让鸽子开巴士!》(爱心树)

银奖:《萨拉就要这样穿》(天略童书)

2005年

金奖:《小猫咪追月亮》(柯林斯绘本)

银奖:《小红书》(中国电力出版社)

银奖:《古纳什小兔:警世故事一则》(爱心树)

2006年

金奖:《神奇的窗子》(接力出版社)

银奖:《禅的故事》(爱心树)

2007年

金奖:《海底的秘密》(启发文化)

2008年

金奖:《造梦的雨果》(接力出版社)

银奖:《先有蛋》(启发文化)(麦克米伦世纪)

银奖:《古纳什小兔又来了:错认案例一则》(爱心树)

2009年

金奖:《夜色下的小屋》(爱心树)

银奖:《我怎样学习地理》(麦克米伦世纪)

银奖:《会唱诗的河》(梦溪今典)

银奖:《两个男孩的完满假日》(奇想国童书)

2010年

金奖:《狮子和老鼠》(奇观童书)

银奖:《我们的世界》(蒲蒲兰绘本馆)

银奖:《红色音符在树梢:多彩的四季》(麦田绘本馆)

2011年

金奖:《阿莫的生病日》(麦克米伦世纪)

银奖:《爱打岔的小鸡》(启发文化)

2012年

金奖:《黛西的球》(暖房子)

银奖:《停电以后》(蒲公英童书馆)

银奖:《格林爷爷的花园》(麦克米伦世纪)

银奖:《我……有梦》(暖房子)

2013年

金奖:《这不是我的帽子》(信谊)

银奖:《穿毛衣的小镇》(接力出版社)

银奖:《睡吧,像老虎一样》(天略童书)

银奖:《胡萝卜怪》(蒲公英童书馆)

银奖:《绿》(麦克米伦世纪)

2014年

金奖:《火车头》(北斗童书)

银奖:《不可思议的旅程》(爱心树童书)

银奖:《弗洛拉和火烈鸟》(海豚传媒)

银奖:《华夫先生!》(启发文化)

2015年

金奖:《小白找朋友:不可思议的奇遇》(小中信·凤凰阿歇特)

银奖:《山姆和大卫去挖洞》(信谊)

银奖:《奶奶的红披风》(小中信)

银奖:《就是这个词》(梦溪今典)

2016年

金奖:《寻找维尼:一只世界著名小熊的真实故事》(凤凰阿歇特)

银奖:《市场街最初一站》(小中信)

2017年

金奖:《发光的孩子》(漂流瓶)

银奖:《别烦我》(麦克米伦)

银奖:《刚果广场的自在盛会》(奇想国)

银奖:《这是什么?》

银奖:《他们都看见了一只猫》(未小读)

2018年

金奖:《我遇见了一只小灰狼》(小读客)

银奖:《大猫,小猫》(暖房子)

银奖:《爸爸的池塘》(北斗童书)

银奖:《大峡谷》(心喜阅童书)

银奖:《我也有皇冠》(森林鱼)

凯特·格林纳威奖

凯特·格林纳威奖(Kate Greenaway Medal)是英国儿童图画书的最高荣誉,跟美国凯迪克大奖和国际安徒生大奖齐名,并列为“世界图画书领域三大奖”

这是由英国图书馆协会(CILIP)于1955年为儿童图画书创立的奖项,次要是为了留念十九世纪伟大的童书插画家凯特·格林纳威女士所创设。

凯特·格林纳威(1846-1901年)是英国儿童书籍插图画家,她的水彩画作品常常以蓝色和绿色的纤细阴影为特点,并以优雅而善意的幽默而著称。她被誉为英国维多利亚时代最贴近儿童心灵的艺术家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格林纳威女士已经与兰道夫·凯迪克等人合作出版彩色图画书,他们一起对推动插画艺术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

格林威奖由英国图书馆协会发起,设有“格林威大奖”、“荣誉奖”和“提名奖”,大奖获得者除了可以得到奖牌,还有资历为图书馆挑选总价500英镑的绘本。自从2000年起,得奖者还可另外获得5000英镑,这笔奖金是由柯林米尔斯(Colin Mears)所提供。柯林米尔斯是一名会计师,他珍藏了许多童书,死后把遗产捐赠给英国图书馆协会,作为格林威大奖的奖金。

凯特·格林纳威奖的评选标准十分严苛,不只要求作品内容要打动人心,更是高标准把控书中的插图质量!比如第一届没有好书,索性金奖空缺。其次,每届金奖只选一个。

格林纳威奖和凯迪克奖一样,都有个早于它设立的儿童文学奖,每年与其同时颁奖。美国那边是纽伯瑞奖,英国这边是卡内基文学奖。

同时获得纽伯瑞金奖和凯迪克金奖的作品,至今还没有;但同时获得卡内基和格林纳威大奖,目前已经有了一本,那就是派崔克·奈斯和吉姆·凯合作的《恶魔呼唤》。

同时获得凯迪克金奖和格林纳威金奖的也有一部,就是:《这不是我的帽子》,来自绘本界新锐乔恩·克拉森

格林威奖虽然是英国儿童绘本的最高荣誉,但得奖者却不只限于英国国籍的插画家,除鼓励英国本土的创作人才之外,评委们也不忘兼顾国际其他优秀画家,这也使得格林威奖格外具备高端大气国际范儿的气质。

2019年凯特格林纳威获奖作品

2019金奖

《消失的词汇》

原名:The Lost Words

绘者:Jackie Morris

作者:Robert Macfarlane

出版社:Hamish Hamilton

历届引进版获奖作品

1955年至今,格林纳威奖共评出金奖66部,其中1955年、1958年、2006年空缺,1959年、1969年、1975年和1982年获奖的都是同一作者的两本书。

1956年

《提姆寻亲记》

(收录在《小水手提姆系列》)

1962年

《ABC字母书》

(收录在《色彩大师双语认知纸板书》)

1963年

《宝儿》

1969年

《我家宠物是条龙》

1970年

《和甘伯伯去游河》

1973年

《圣诞老爸》

1983年

《大猩猩》

1987年

《聪明的变色龙》

1988年

《你睡不着吗?》

1992年

《动物园》

1996年

《宝宝不想睡》

1998年

《南瓜汤》

1999年

《爱丽丝漫游奇境》

2000年

《我绝对绝对不吃番茄》

(收录在《查理与劳拉》)

2002年

《小仙人》

(收录在《一看再看 第二辑》)

2004年

《格列佛游记》

2005年

《大灰狼》

2008年

《恐惧的大书》

2009年

《哈里的大脚》

2010年

《哈里和小狗跳跳》

(收录在《世纪花园绘本 第二辑》)

2012年

《恶魔呼唤》

2013年

《大黑狗》

2014年

《这不是我的帽子》

2015年

《极地重生:沙克尔顿南极史诗之旅》

2016年

《睡美人与魔纺锤》

2017年

《一个部落的孩子》

2018年

《等爸爸回家》

国际安徒生大奖

国际安徒生奖(Hans Christian Andersen Award)于1956年设立,由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资助,以童话大师安徒生的名字命名。国际安徒生奖为作家奖,一生只能获得一次,表彰的是该作家一生的文学造诣和建树。

该奖每两年评选一次,以奖励世界范围内优秀的儿童图书作家和插图画家。获奖者将被授予一枚金质奖章和一张奖状。从1965年起,也授予优秀的插图画家。

奖励准绳

1.是“作家奖”而非“作品奖”

IBBY(International Board on Books for Yong People)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国际少年儿童文学读物理事会的缩写。安徒生儿童文学奖同诺贝尔文学奖一样,一生只能获得一次,一旦获得了,就拥有了终生的荣誉。它所表彰的是该作家一生的文学造诣和建树。从没有授给年轻作家的先例。

2.关怀儿童的艰难处境

安徒生奖的评奖标准中,理所当然地注重人文关怀,注重给孩子讲述什么是幸福,什么是富有,什么是和平和饥饿。它注重儿童心灵最易蒙受的创伤问题,比如社会动荡与家庭破碎的不幸,协助孩子去“发现用别的办法发现不了的东西”(林格伦语)。所以,那些读起来没有艺术感、没有深层内涵的作品,是不能被评委会一致首肯的。

3.提倡文体的多样性

安徒生大奖倾向于授给在一种以上的文体创作方面都有建树的作家。如罗大里既有诗歌名作还有人所共知的童话名著《洋葱头历险记》等。

4.作家对儿童能否专注

B·怀特,虽然他从《纽约客》幽默随笔专栏作家转身而为童话作家,童话作品虽只三部,却迄今都代表着美国童话的最高成就,根据他的童话拍摄的电影则屡创美国电影的票房奇观,但安徒生大奖并未授给他。

历年获奖作家

1956

依列娜· 法吉恩(英)

Eleanor Farjeon

1958

阿斯特丽德·林格伦(瑞典)

Astrid Lindgren

1960

埃利希·凯斯特纳(德)

Erich Kastner

1962

门得特· 德琼(美)

Meindert DeJong

1964

勒内· 吉约(法)

René Guillot

1966

托芙·扬松(芬兰)

Tove Jansson

1968

詹姆斯· 克吕斯(德)

James Krüss

Jose Maria Sanchez-Silva(西)

1970

贾尼· 罗大里(意)

Gianni Rodari

1972

奥斯利特· 普雷斯勒(德)

Otfried PreuBler

1974

玛丽亚·格里珀(瑞典)

Maria Gripe

1976

塞· 伯德克尔(丹)

Cecil Bodker

1978

保尔· 福克斯(美)

Paula Fox

1980

博哈米尔·里哈(捷克)

Bohumil Riha

1982

布咏迦·努内斯(巴西)

Lygia Bojunga Nunes

1984

克里斯蒂娜·涅斯特林格(奥)

Christine Nostlinger

1986

帕· 赖特森(澳)

Patricia Wrightson

1988

安妮·M·G·斯密特(荷)

Annie M·G·Schmidt

1990

托摩脱· 篙根(挪)

Tormod Haugen

1992

弗吉尼亚·汉弥尔顿(美)

Virginia Hamilton

1994

窗满雄(日)

Michio Mado

1996

尤里·奥莱夫(以色列)

Uri Orlev

1998

凯塞琳· 帕特森(美)

Katherine Paterson

2000

玛丽亚·马萨多(巴西)

Ana Maria Machado

2002

艾登·钱伯斯(英)

Aidan Chambers

2004

马丁·瓦德尔(爱尔兰)

Martin Waddell

2006

玛格丽特梅喜(新西兰)

Margaret Mahy

2010

大卫·阿尔蒙德(英)

David Almond

于尔克·舒比格(德)

Jürg Schubiger

2012

María Teresa Andruetto(阿根廷)

2014

上桥菜惠子(日本)

Nahoko Uehashi

2016

曹文轩(中国)

2018

角野荣子(Eiko Kadono)(日本)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